政治传播中的微博报道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媒介生态,对政治事件的传播也影响极大。2016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对其进行了报道。本文选取《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2016两会”话题下的所有微博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政治传播中的新媒体报道。最后总结出新媒体的政治传播要注重议程设置,提高舆论引导力,把握新闻重点,加强政策解读,改变沉闷风格等经验。
  关键词:政治传播;《人民日报》;两会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方法
  在重大政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以微博为媒介进行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传播方式。本文选取《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中,“2016年两会话题”相关微博为研究样本。《人民日报》是我国主流媒体的代表之一,是国内媒体的风向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无需赘言。《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传承了其母体的定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各大媒体官方微博的表率。“它以权威声音、清新表达、主流价值为目标定位,以参与、沟通、记录时代为责任和使命。”而新浪微博开通较早,运营成熟,活跃度高,因此选取《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
  二、对2016年两会话题的《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内容分析
  1.报道时间与数量
  (1)时间与数量。2016年全国两会于3月3日召开,3月16日结束。《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对两会的报道均插入话题“#2016两会#”,因此通过在《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内搜索“2016两会”即得到有效样本,自2016年2月25日起,至2016年3月16日止,共计181篇微博。
  (2)报道极值。从极值上看,转发量最多的样本微博发表于3月8日,博文为“#2016两会#【重磅!‘十三五’中国要上的100个大项目】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高铁、核电、‘万人计划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100个大工程、大项目,与你未来5年的生活有关!转发、收藏!”并配有九张以“中国要上的100个大项目”为题目的长图。评论量最多的微博是3月17日的微博。
  由上可见,受众对国家大事和民生热点问题都十分关注,并且,点赞量最多的微博报道形式是直播。据统计,两会直播点赞数均超过2000。
  2.报道形式
  (1)报道形式。报道形式是报道题材内容的载体,是报道的重要呈现方式。《人民日报》微博一般采用如下几种发布形式:博文加配图、博文加长微博、博文加视频、博文转发旧博文,博文加链接等多种形式或几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在2016年两会微博的样本中,博文加配图共149条,配图内容多种多样,有静图也有动图,有生动的人物、场景图片,也有后期制作的文字内容图片。博文加视频形式的微博共计22条,视频主要以微博直播为主,使用“秒拍”工具进行现场报道为辅,博文加长微博有一篇,转发旧博文有8篇,其他有一篇,主要内容是受众调查。
  (2)话题功能。《人民日报》两会话题中对微博“话题”功能的使用也值得一提。2016年《人民日报》两会话题相关的微博共启用了两个话题,其一为“#2016两会#”,这沿袭了往年的惯例,例如2015年两会时,《人民日报》微博也使用了“#2015两会#”作为关键词或标签,这便于受众进行搜索和参与讨论。
  3.报道内容
  (1)标题。样本中的181条微博全部配有標题,这沿袭了报纸新闻的特点,同时还有所变化,不与报纸新闻的标题完全相同。这些标题有的凝练主题,有的极富吸引力,符合新媒体受众的需求。例如,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过程中的一个标题,【李克强谈中美关系:共同利益不断扩大,远远大于分歧】,高度凝练内容主题,新闻性极强。
  (2)报道内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两会话题下的内容较为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类为关于两会内容的消息和报道,共计146条;第二是对两会内容的解读和总结,以便受众更好地理解两会内容,共计14条;第三类属于知识科普型,对两会的常用词语进行解释,还有对新词热词的翻译进行知识普及,共计13条;第四类是对报道两会的记者和媒体进行的报道,共计4条;第五类是其他,包括调查等,共4条。
  (3)报道语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开通后,力求打造草根舆论场,话语风格上清新生动,亲切活泼,利用网络语言,极富表现力。例如,“部长来了”、“干货”、“好声音”、“你们这么拼,网友知道吗”,“什么样?”、“大盘点”等网络语言的运用,使得表达方式突破了报纸新闻刻板庄重的固定框架,换上了生活化人性化的风格。
  三、总结和反思
  1.注重议程设置,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见《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十分注重对两会话题议程的设置,早在两会开幕前,就逐渐引入该话题,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可见,在传播政治事件中,进行适当的议程设置,有利于引导舆论风向,增强传播效果。
  2.注重新闻重点把握,加强政策解读
  在两会话题下的微博报道中,重点无疑是两会的内容,不仅以硬新闻的方式呈现,还以解读、总结等方式进行整合,有利于受众更好的理解两会内容。这种解读和总结的加强,体现了《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媒体,在报道政治事件中,注重对方针政策的解读,承担传播党政政策的责任。
  3.改變风格,注重互动
  《人民日报》虽为官方媒体,但其微博风格亲切灵动,虽然报道对象为我国重大政治事件,但依然活泼而不失庄重,自然而不失大气。同时语言风格也注重互动,引导受众进行评论和转发,这符合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可见,报道政治事件,也可以改变严肃沉闷的风格,结合新媒体传播特征进行有效传播。
  虽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报道政治事件中表现出了其专业、进步的一面,但尚有进步空间。例如如何更好地塑造政府形象,如何借势塑造领导人形象,如何使得硬新闻更加活泼生动,都可以进一步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曹焕荣.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创办一周年[J].新闻战线.2013.(8)
  [2]宋友谊.人民日报新浪微博文本分析[J].新闻战线.2014(11)
  [3]郭雨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国家领导人形象建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二氧化钛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且应用广泛。然而带隙较宽、只能吸收紫外光这一性质限制了其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为此科学家们围绕通过金属或非金属掺杂来改善其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质做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染料配体到二氧化钛的光致界面电荷转移是制约太阳光量子效率的关键步骤,因此界面结构和光致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之间的构—效关系是该领域的关键问题。由于二氧化钛的结构复杂,存在大量缺陷和表
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的储能装置,因拥有较高的工作电压、较长的使用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优势,而被普遍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但是,在现在这个物联网时代,随着无线射频技术、感应器、智能衣服、智能包装等兴起,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已达不到要求。过渡金属氧化物拥有较高的理论容量、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特别是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不同金属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容量的进一步提升,被广泛的认为是最有应用价值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
本文采用水热/溶剂热法制备了一些重要的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微米晶,通过调节反应原料的比例、溶剂的种类、溶液的pH值、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成功的实现了对产品的形状和
本文利用不同分子量(200,600,1000,2000)的聚乙二醇(PEG)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预聚体,然后将其接枝于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粒子表面,并用二甲胺气体进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