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入射角度和周期对系泊船舶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水运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MIKE 21 Mooring Analysis系泊分析软件,模拟研究在不同周期和入射角度的不规则波作用下系泊船舶运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系泊船舶运动量随波浪入射角度和波浪周期的变化相互影响.在不同周期波浪作用下的系泊船横移、横摇和升沉运动量均随波浪入射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横摇运动的共振效果随着波浪入射角度远离90°方向逐渐减弱,升沉运动量在波浪入射角度靠近90°或0°方向时基本不变.当入射波浪周期较长时,纵移和回转运动量随着波浪入射角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一般在波浪60°入射时产生峰值.
其他文献
采用一种镍系催化剂,在管式平推流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气与环戊二烯的摩尔比(简称氢烯比)与液态空速对环戊二烯选择性加氢生成环戊烯的影响;建立了幂函数表示形式的宏观动力学方程,以龙格-库塔微分算法和列文伯格-马夸尔特法优化算法拟合估值得到参数,并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50℃,反应压力1.6~2.0 MPa,氢烯比2.0~3.0,液态空速2~3 h-1.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接近,在实验条件下显著可信,可用来进一步指导工业应用.
近年来防波堤越浪方面的相关研究,分别在越浪影响因素、越浪量计算公式推导论证、越浪数值模拟与越浪量标准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已有成果表明:1)越浪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集中于常规因素,包括波高周期,堤顶高程,坡肩宽度,护面块体,而对水流、风速、波浪谱以及水的性质等其他因素研究相对较少;2)越浪量计算公式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影响越浪量因素和越浪量公式比选以及公式推导3个方面;3)在数值模拟方面,研究多以RANS方程、RNG k-ε的湍流模型、VOF方法为基础,运用FLUENT等成熟软件对越浪过程进行模拟或进行越浪量预
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引航管理模式,分析引航行业特殊属性,结合各国相关法规对于引航的界定,阐述美国、英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引航管理模式,提出促进我国引航体制改革的建议:不断推进我国引航事业与国际接轨;探索从法律层面确定“一港一引航”制度;坚持企业化管理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引航人员的福利保障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针对常规固定分辨率曲面滤波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多分辨率曲面的多波束滤波方法.在地形变化较大的陡坎和细小目标突起物等测量环境下,多分辨率曲面根据地形坡度变化,对有特征地形或地物的局部区域,自动增强多波束水深曲面的分辨率,从而得到更精确的水底表面模型.基于该表面模型可进行自动滤波,从而保留更加完整的水下地形特征和细小目标物,并经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绝大部分的噪点都得到有效滤除条件下,地形特征和细小目标物保留的完整率能够达到98%以上.构建的多分辨率曲面和滤波算法可有效提高多波束滤波精度.
在近岸浅水波浪分布的研究中,格鲁霍夫斯基给出适用于深水波至破碎波的整个浅水域(相对水深η>2)的波高经验分布公式,但该式在波浪发生破碎后的适用性研究欠缺.基于FLOW-3D软件对深水不规则波传播到斜坡地形上波浪发生破碎进行模拟,验证波高沿程分布与试验值的一致性,并模拟在1:30斜坡地形条件下波浪从有限水深传播到近岸破碎区的沿程波高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在该坡度相对水深η<2.75情况下,格鲁霍夫斯基经验分布公式出现较大误差,不再适用;破碎区各累积率波高与平均波高的比值随相对水深变小呈递减趋势,经验公式值与之
受海水介质环境复杂、桩体倾斜以及测量误差大的影响,水下圆柱桩位置的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率确定一直是港口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波束点云的水下圆柱桩及桩间距高精度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多波束测量实现桩体及海床点云数据低成本、高效获取.考虑桩体属性信息、点云法向量和高程等几何信息,利用一种综合阈值分割方法实现了桩体点云的有效提取.还提出了顾及桩体形态、测量误差的桩体中心位置综合确定方法,实现桩体相对位置和桩间距的高精度确定.该方法得到了实际工程验证,取得了优于5 cm的桩体相对位置和桩间
针对新型附带消浪板桩基透空堤消浪性能,对波浪作用下该新型透空堤的反射系数、透射系数以及波能分布进行研究.采用FLOW-3D数值模拟方法,得出消浪板的开孔率、相对入水深度以及倾斜角度变化时透空堤反射系数、透射系数以及波能分布.结果显示:1)该新型附带消浪板桩基透空堤具有较好的消浪性能,开孔率越小,其反射系数越大、透射系数越小;2)消浪板开孔率为10%,相对入水深度为0.85,倾斜角度为-15°的设计方案效果最佳,该新型透空堤透射波能占比仅约为17%.
斜坡式护岸顶高程的确定,往往会对护岸工程总体造价产生较大影响.依据工程实例,根据理论公式进行护岸顶高程分析,重点分析了越浪量控制标准.根据越浪量控制标准确定护岸顶高程后,进一步分析越浪水舌作用距离.最后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越浪量以及越浪水舌作用距离理论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斜坡式护岸顶高程,应根据护岸实际掩护功能的需要确定合理的越浪量控制标准;2)同时应分析越浪水舌作用距离,以便为护岸后方的场地布置提供依据.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建立连云港港LNG码头选址涉及相关港区船舶进出港全过程仿真模型,对拟选址的LNG码头船舶进出可能产生的远期通航影响进行定量评估,并与已有选址相关研究结论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航道条件、选址与后方城市距离、通航影响等多要素,提出在现行通航规则和港口规划条件下的连云港港LNG码头推荐港址.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结论可为区域LNG码头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简述美国国防部UFC规范关于船舶撞击能的计算公式,并比较其设计参数选取和计算结果与英标BSI规范和我国规范的异同,着重分析偏心系数Ce和虚拟质量系数Cm.结果表明,UFC规范在Cm中考虑了船底相对水深对船舶撞击能的影响,且此时Cm的计算结果与船模试验结果较为接近;船舶撞击能的计算结果,UFC规范>英标>我国规范;Ce、Cm在不同船型中基本为常量,不随吨级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