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延时补光调控对巨峰葡萄春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种光质补光对巨峰葡萄春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完善广西巨峰葡萄春果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新梢展叶期至果实成熟期,应用白、红、蓝3种光质进行夜间非连续光照6 h(03:00—06:00和18:00—21:00)处理,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研究不同补光处理对巨峰葡萄春果新梢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及果实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在3种不同光质补光条件下,巨峰葡萄春果新梢基部粗度、1~10节总长度、叶长、叶宽、叶柄长和叶厚均高于CK;其中蓝光6 h处理的新梢基部粗度和1~10节总长度增量最大,分别较CK显著增加12.80%和27.00%(P<0.05,下同);白光6 h处理的叶长、叶柄长、叶厚和叶片长宽比等指标表现最优,分别较CK提高11.78%、55.90%、12.90%和1.85%;红光6 h处理的叶宽表现最大,较CK显著提高15.06%;相较于CK,在巨峰葡萄春果各生长期夜间补充白光6 h和红光6 h均能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光质补光处理的巨峰葡萄春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及果实单粒重、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而叶片胞间CO2浓度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现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在巨峰葡萄春果栽培过程中,夜间补充白光6h和红光6h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光照的不足.因此,可通过人工补光调节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果实品质.
其他文献
多孔板具有流体均布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设备设计开发中,对设备内部介质流动混合及整体性能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开孔率0.04≤ε≤0.21,孔数57≤n≤301的多孔板进行了阻力特性研究,旨在得出多孔板结构特征参数及介质流动工况对阻力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阻力系数均随开孔率和雷诺数的增加而降低,而后趋于稳定,且开孔率影响程度大于雷诺数.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此类型多孔板阻力系数的表达式,为后续深入研究及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对辣椒疫霉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和对辣椒的增产作用,旨在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辣椒疫病并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或有益的防控药剂,为辣椒疫病防控提供指导.[方法]以辣椒疫霉菌Ph2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15种药剂进行初筛;以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为候选药剂,辣椒疫病高发田块为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灌根法为主要施药方式,统计施药后不同时段辣椒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收获期测定不同药剂处理辣椒生长及产量指标,计算增产率;采集辣椒
站域合理的土地利用能够促进高端要素聚集、实现产业高级配置,推动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以日本东京为例,选取东京站、涩谷站、新宿站、池袋站等半径为1 000 m的站域,运用信息熵与均衡度模型、Weaver-Thomas组合系数及空间句法,分析了 1860、1916、1966、2016年站域的土地利用均衡性、主导性以及可达性的特征演变.研究发现:由于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与分散效应,四个站域土地利用的均衡度由上升转为下降,地区职能更加专一化;站域城市建设与站点开发的时序,将影响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结构中的能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