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改变传播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9年,微博进入国人的视野。短短一年间,微博凭借其庞大的应用群体,简单易用的操作模式以及本身所具有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迅速崛起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微博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微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
  【关键词】微博 信息 大众传播
  
  “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网络与现实的纠结在中国有了一个更集中的展示平台:微博……这一年,Google退出中国、王家岭矿难、南平杀童事件、玉树地震、富士康连环跳、宜黄血拆、上海火灾……无数的新闻背后,人们在微博上分享信息、PK观点,一个话筒搭上了另一个话筒,无数的声音开始激荡……”①在一年一度的《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人物评选中,“微博客”被评选为2010年“年度人物”。从出现到流行,微博在网络沟通中写实中国,也在写实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大众传播,形成了具有“微博特色”的传播模式。
  
  一、微博成为大众传播的新渠道
  
  微博客,又称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的互动平台。微博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或其他应用平台访问微博并发布不超过140字的文字信息,支持图片、视频发布,并可实现实时分享。
  我国微博的创意来自于美国的Twitter。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成为国内首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随后,搜狐、网易、腾讯等都推出了自己的微博,百度、人人网、开心网也提供了微博类服务。创新工场董事长兼执行官李开复评价微博为“与人交流的最快、最方便的网络传播平台。”
  Twitter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曾说:“即使是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微博同样如此。在过去的2010年,微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国内外多起事件的报道,成为大众传播的新渠道并被广泛运用。
  2010年1月,谷歌退出中国大陆的消息在微博上迅速传播开来;3月,山西疫苗案曝光,微博成为调查取证及情况公布的平台,同月,王家岭矿难发生,微博掀起相关讨论并直播了救援全过程;4月,玉树地震,国内平面媒体借助微博,把消息从闭塞偏远的灾区传播到全国……这些还只是2010年微博参与报道的一部分,但也不难看出微博在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
  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5000万,用户平均每天发布2500万条微博内容。②《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卫视等传统媒体都注册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开始重视并广泛利用这种有效的信息传播平台。从传统媒介的发展史看,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这种发展态势是史无前例的。
  当下,微博早已脱离了个人化信息发布与交流工具的范畴,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黏合剂。正如李开复所言:“没有任何一种曾经的媒体形式,能像微博这样,只消140个字,就能深入人心,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微博独具信息发布的新优势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复杂且碎片化的信息充斥其中,微博正是信息碎片化时代的产物。概括地说,“微博=社会化的收件箱 社会化即时通信 社会化媒体”。③
  从信息中产生,服务于信息的生产与消费,微博具有天生的传播欲。微博的出现,使得信息的发布更为简单迅速,来源更多、传播更广,使得碎片化的信息得以整合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微博独具信息发布的新优势。
  1、微博是简单易用的工具
  传统媒体的传播往往是单向的,信息的生产者也往往局限在少数人之中。而微博不同,它是简单且易用的传播工具。
  首先,微博140个字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内容发布的门槛。与在报纸等媒体上发布消息不同,微博内容的发布既没有版面的限制,也没有语言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特性大大拉近了专业作者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其次,多种应用平台使信息发布更加便利。微博支持多种发布手段,可以是手机,可以是电脑,只要该设备支持微博服务,用户都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及时更新信息,使得信息的发布不费吹灰之力。
  2、微博是平民化大众化的媒体
  因为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可能被关注,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形成自己的信息消费群落。一定意义上,每个人在微博上都是一个“媒体”,而这个“媒体”的影响力取决于被关注数量的多少,即“粉丝”数。
  在微博的世界里,倘若微博主拥有数以万计的“粉丝”,那么他的影响力不亚于地方性报纸的传播能力。“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某Twitter用户通过微博在14时35分披露了这一消息,其快速的传播速度远超其他传统媒体;2010年10月,“嫦娥二号”顺利升空,腾讯网首次利用腾讯微博与网友报道团,全程互动直播了本次奔月活动。在这些事件中,普通网民像新闻记者那样,直接参与了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并利用其“粉丝”间的相互关注,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能力和影响范围。
  人人都是“自媒体”。当我们发微博、写微博时,我们扮演着记者的角色;而当我们转发他人的微博时,我们更像一位编辑。微博时代,个人具有了媒体传播源的特征。
  3、微博具有特殊的人际影响力
  微博信息的传播借助于人际间的相互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大小既决定了信息的传播能力,也作用于受众的类别和规模。
  一方面,微博信息的传播通过基于信任关系的关注与被关注来实现。人际传播经历了口语、文字等阶段。单一的口语传播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息来源可靠,但传播渠道单一,传播速度慢,影响范围有限。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且信息量大,但对信任关系的依赖程度降低。而微博则结合了二者的优点。以每人100个“粉丝”计算,一条有吸引力的信息发布之后,可能会被10%的“粉丝”转载,转载后,就会增加1000人看到该信息。随着不断被转载,信息得以在不同的信息群中传播,最终影响的受众数将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另一方面,微博信息的人际影响力更加随意化、自由化。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大量的复杂信息中进行“个性化定制”,可以选择接受某一信息源的影响,也可以选择忽略。另外,信息的发布者也是自由的,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发布者不需要考虑信息所影响的受众群体。
  
  三、微博成为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介
  
  2010年12月6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金庸去世的消息。基于“关注”与“被关注”的信任链条,这条微博一传十、十传百,在网络上快速蔓延开来。当日20:00左右,《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布了类似消息,在网络上激起千层浪。然而随后《中国新闻周刊》又发出更正和致歉微博,证实“金庸死亡”属于谣言。
  一个“莫须有”的事件,最终变得沸沸扬扬,微博在其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传播的新兴力量,我们在关注其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要适时发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其成为高效的传播媒介。
  1、充分发挥微博的传播优势
  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简便易用的特点,这也是其发挥传播作用的优势所在。因此,媒体应充分利用优势,通过注册官方微博或在官方网站上开设微博服务,扩大自身的传播效力。
  通过微博,媒体可以获得海量的信息源。微博用户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也没有纯粹的新闻发布意识,因此,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网上发布任何消息。媒体可以及时发现并筛选信息,从而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同时,由于微博内容短小,也使得传统媒体借助微博信息挖掘真相的力量得到更多的延伸。
  通过微博,媒体可以大大发挥自身的传播效力。由于媒体注册的经认证的微博具有官方权威性与可靠性,因此,其拥有的“粉丝”也较多,影响力也较大。媒体发布的信息,可以通过媒体的“粉丝”以及“粉丝”与其他用户的“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2、注重微博内容的价值
  微博内容的价值首先体现为内容的真实性。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应该是真实的,这是受众的基本要求,也是媒体本身属性所决定的。微博同样如此。充分发挥微博的传播影响力,必须始终坚持内容的真实性,为受众提供可靠权威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微博传播效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微博内容的价值性还体现为内容的趣味性,即微博的内容必须对受众有足够的吸引力。微博平台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传播必须依靠一定数量的“粉丝”才能进行,同时,微博内容更新速度快,如果信息得不到及时关注,就很可能被埋没在海量信息中。
  3、加强对微博内容的监管和引导
  微博内容的发布者是多元复杂的,难以进行有效控制,但鉴于微博的传播影响力,对其发布的内容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管。
  一方面要做好对机构或组织官方微博的监管。官方微博所代表的权威性使其信息发布的影响力更加强大,因此,官方微博必须对自身发布的言论负责,减少乃至杜绝以私人身份在官方平台发布信息的情况发生,严禁他人乱用、滥用官方微博,必要时可采取先审核后发布或身份认证检查的监管机制。
  另一方面,微博服务提供方要加强对本平台内微博的管理,对于不负责的言论、危害国家社会安全的信息以及其他非法信息进行必要的屏蔽和删除。
  当然,就像互联网没有取代报纸、广播、电视一样,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同样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微博给大众传播带来的,是更加便捷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的传播效力,更加新颖独特的传播理念。微博影响并正在改变着大众传播。
  
  参考文献
  ①《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12月27日,第45期
  ②《新浪微博用户数超5000万》,
  http://tech.sina.com.cn/i/2010-11-
  16/10314870771.html
  ③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本科学员)
  实习编辑:汪冬冬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报业转型  不能以纸媒衰退为代价  越来越少的人看报纸,报业面临困境,报业转型成了业界学界的热门话题。  有人说,美国报纸错失了数字化的“黄金十年”,导致报纸错过了关键的“窗口期”,才出现现在这种报社纷纷倒闭,纸媒衰微的局面。  但笔者认为,纸媒的数字化实际上是在加速报纸的衰退,从报业开始拥抱新媒体到现在,大部分报业所做的与新媒体相关的举动都是以加速纸媒的衰退为代价的。  PDF电子版上网,为网民
坐在轿车里,目光一直停留在路边。越来越多的树木映入我眼帘,越来越多的分岔小道倒映在视网膜上,我知道,外婆家快到了。  到时,恰逢午饭时分,我兴冲冲地跑向厨房,看到熟悉的灶台,我笑了。当听说农村许多人家都改用煤气灶了,我就担心再也见不到它了。还好,它还在。可是,昔日本应有的忙碌情景呢?那老远就能看到的蹿动的火苗所映射出的光亮呢?我急匆匆地跑近灶台:原本洁白的瓷砖上已蒙上了一层灰,旁边用于通风的窗户也
【摘要】在现代市场机制中,广告为人们选择产品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消费的消费潮流。本文分析了产品、广告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认为广告为我们创造的消费概念和理由,不是人真正的需要,只是借助人们对意义的需求来生产商品之外的附价值,利用广告符号建立的价值和意义是市场竞争中利益关系的直接反映。  【关键词】广告 消费 牛奶广告 意义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可以称他为消费者。消
【摘要】栏目剧凭借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征服了众口难调的电视观众,它已经和收看电视剧一样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休闲方式,而且更成为人们通过电视手段来实现自己表演欲望的一种平台。栏目剧的发展,一要体现浓郁的本土特色,贴近百姓生活;二要进行自我创新,不断增加新的收视看点;三要立足频道资源,实现板块的带动效应。  【关键词】电视栏目剧 民生 本土化     栏目剧作为一种节目形态,在电视荧屏上活跃
【摘 要】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客观报道灾情、引导舆论和进行反思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雅安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出其报道策略,希望对新闻媒体今后的自然灾害报道有所借鉴。  【关键词】自然灾害 报道策略 新闻伦理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
【摘要】本文解释了何谓当今社会的“碎片化”,从经济、技术、心理等方面分析了其成因,同时从碎片化中发现“碎”之后的必然趋势——“重聚”,并从大众心理变化、信息环境变化及媒介生态变化等方面解释了重聚的可能性。最后,以微博为例,从微博在主体、方式以及内容方面之“碎”到微博利用话题、微群、标签等方式之“聚”进行了分析,借以回答如何可以在大众呈现碎片化的情况下将人们重新聚集起来,达到传播或营销等目的。  【
【摘 要】机遇和挑战,对都市报而言更多的是挑战。都市报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必须立足本土,扎根基层,创新方法、强化服务,为百姓办事,为群众解难。  【关键词】都市报 热线 创新  近几年,新媒体以其快捷、方便、海量等诸多优势,使得受众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而手持一部智能手機,几乎可以完成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与互动。“人人都是记者”已不再是纸上的理论,而是成了许多人每天自觉或不自觉的是实际行动。  新技术、新
【摘 要】面对新闻传播大环境的深刻变革,人物典型报道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转型。本文试结合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究人物典型报道的最新变化,从报道理念革新、报道手法转换、运作模式变化三个方面,对人物典型报道的转型路径作一轮廓式的勾勒。  【关键词】典型报道 转型路径 媒体融合 整合报道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传统新
流星在天空中划过,是美,却不及鸟儿在空中自由;礼花在绚烂中绽放,是美,但远不及鱼儿在水中畅快。你可曾想过,生命是一种享受?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在南美洲的一个热带雨林里,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旁边经过。森林里兽吼鸟鸣,好不热闹。有一群小小的蚂蚁正在四处觅食,然而,一场灾难正向它们靠近。一位游客手一抖,不慎将烟头丢进了草丛。烟头上的火星点燃了一片枯树叶,小小的火苗迅速蔓延,燃烧起来。火舌肆意地舔着整片森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我国传媒业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同时在传媒领域还掀起了一股娱乐化浪潮。本文以《羊城晚报》为个案,运用了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 表现 原因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在报纸、电视节目、广播节目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成为传媒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一、新闻娱乐化的概念  “新闻娱乐化”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