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建工程所面临的的市场风险也骤然增加,如何规避风险成为了每个工程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介绍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市場风险类型,分析规避风险的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市场风险;工程造价;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建设工程的投资也进一步加大。我国加入WTO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被确立和完善,经济效益突飞猛进增长的背后,是随之而来的大量市场风险要素。工程造价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工程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规划,合理规避市场风险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是每个工程监管这责任和义务。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的介绍,试图分析提出规避风险的几点措施和手段。
一、主要的市场风险
(一)合同风险
1、谈判阶段的风险
在工程建设合同的谈判过程中,由于本企业谈判策略泄密以及忽略了重大问题或在重大问题上做了不适当的让步,都会失去合同谈判的先机,让对方掌握主动,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报价使本方被动接受,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工程合同的谈判过程中,谈判团队的组建结构一定要合理,要有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外以及谈判经验丰富的财务、技术、审计、法律等人员,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参与进来。另外在谈判时要及时的总结之前相关报价细节,对工程的报价有准确的定位,保证谈判时的主动性。①
2、合同文本细节
当前,大部分工程的合同都是由业主起草的,为了规避合同中自己所承担的风险,业主一般会聘请专门的人员起草合同主要条款,这其中往往会包含不利于承包商的条件,例如法人法人没有独立的项目运作资金和相应的管理能力,工程面临随时被迫停工的风险;合同没有明确双方具体的权、责、利的关系,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没有合理的预测,一旦事故发生,将会大大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工程造价增加激化合同双方矛盾,最终导致工程进度和质量的下降。
(二)投标风险
1、投标风险
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国内工程建设市场逐步规范和完善。打破了原有的地区和行业保护,企业可以跨行业、跨地区流动并承揽工程,加剧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一些企业为了确保中标概率,通常会提前游说业主,包括压低报价和各种贿赂行为,这些到最后都会间接的转移到工程的总体造价上,增加工程建设成本。
2、低价中标
由于业主一般会选择标价较低的企业,因此在竞标时,企业会故意压低自己的报价,对成本、利润缺乏科学的计算分析,隐含了一些不可见的让利因素。现在的施工企业一般会设计高出工程标准造价15%的让利幅度,有的甚至降到40%以上。现在的业主都是实行固定总价包干,因此这种报价方式势必会造成施工企业的损失,工程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三)社会环境和经济风险
社会环境的主要指由于国际、国内的经济政治的波动(如战争、政权更迭、政策的变化、内乱、外汇汇率的涨落等),或者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工程风险。这一类风险属于社会大环境下的自然风险,损害性较大,几乎无法弥补的风险。经济风险指由于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经济因素(例如价格、税收、工资等)的变化,而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风险。
二、规避风险措施
(一)风险管理过程
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保证科学应对工程潜在的市场风险。具体流程如下图:
风险规划:是项目风险管理的整套计划,主要包括设计项目组及成员风险管理的行动方案及方式,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法,确定风险判断的依据等。
风险识别: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市场环境,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特征及类型。
风险估计:对已经确定的风险,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破坏程度。
风险评价:是对项目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项目风险分级排序的过程。
风险处理:就是综合考虑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
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估计、评价、规划、识别、应对全过程的控制和监视,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②
(二)合同控制与招标控制
对于业主提供的合同,施工方应该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合同而对内容、形式进行仔细的审阅,尤其是合同中规定的工程计价方式以及合同文本的细节,对合同的履约流程进行详细规划,确保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利,避免日后纠纷造成企业工程造价的增加。
同时,制定标书的时候,要科学的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避免过分压低标价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培养风险控制人才
企业的风险规避,说到底是依靠具备熟练风险控制能力的人才完成的,因此,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选拔。要选择一批素质高、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技术管理队伍;二是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三是制定积极地激励机制,明确各级技术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四是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造就人,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氛围。企业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能避免许多风险的出现。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市场风险严重影响着工程造价,必须认真控制合同细节,合理投标,培养具有风险控制能力的管理人才,按照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对工程的建设进行风险监管。
参考文献
[1]吴立勇.基于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
[2]孙亨杰.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及过程分析[J].科技视界,2012(12).
关键词:市场风险;工程造价;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建设工程的投资也进一步加大。我国加入WTO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被确立和完善,经济效益突飞猛进增长的背后,是随之而来的大量市场风险要素。工程造价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工程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规划,合理规避市场风险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是每个工程监管这责任和义务。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的介绍,试图分析提出规避风险的几点措施和手段。
一、主要的市场风险
(一)合同风险
1、谈判阶段的风险
在工程建设合同的谈判过程中,由于本企业谈判策略泄密以及忽略了重大问题或在重大问题上做了不适当的让步,都会失去合同谈判的先机,让对方掌握主动,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报价使本方被动接受,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工程合同的谈判过程中,谈判团队的组建结构一定要合理,要有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外以及谈判经验丰富的财务、技术、审计、法律等人员,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参与进来。另外在谈判时要及时的总结之前相关报价细节,对工程的报价有准确的定位,保证谈判时的主动性。①
2、合同文本细节
当前,大部分工程的合同都是由业主起草的,为了规避合同中自己所承担的风险,业主一般会聘请专门的人员起草合同主要条款,这其中往往会包含不利于承包商的条件,例如法人法人没有独立的项目运作资金和相应的管理能力,工程面临随时被迫停工的风险;合同没有明确双方具体的权、责、利的关系,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没有合理的预测,一旦事故发生,将会大大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工程造价增加激化合同双方矛盾,最终导致工程进度和质量的下降。
(二)投标风险
1、投标风险
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国内工程建设市场逐步规范和完善。打破了原有的地区和行业保护,企业可以跨行业、跨地区流动并承揽工程,加剧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一些企业为了确保中标概率,通常会提前游说业主,包括压低报价和各种贿赂行为,这些到最后都会间接的转移到工程的总体造价上,增加工程建设成本。
2、低价中标
由于业主一般会选择标价较低的企业,因此在竞标时,企业会故意压低自己的报价,对成本、利润缺乏科学的计算分析,隐含了一些不可见的让利因素。现在的施工企业一般会设计高出工程标准造价15%的让利幅度,有的甚至降到40%以上。现在的业主都是实行固定总价包干,因此这种报价方式势必会造成施工企业的损失,工程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三)社会环境和经济风险
社会环境的主要指由于国际、国内的经济政治的波动(如战争、政权更迭、政策的变化、内乱、外汇汇率的涨落等),或者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工程风险。这一类风险属于社会大环境下的自然风险,损害性较大,几乎无法弥补的风险。经济风险指由于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经济因素(例如价格、税收、工资等)的变化,而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风险。
二、规避风险措施
(一)风险管理过程
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保证科学应对工程潜在的市场风险。具体流程如下图:
风险规划:是项目风险管理的整套计划,主要包括设计项目组及成员风险管理的行动方案及方式,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法,确定风险判断的依据等。
风险识别: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市场环境,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特征及类型。
风险估计:对已经确定的风险,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破坏程度。
风险评价:是对项目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项目风险分级排序的过程。
风险处理:就是综合考虑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
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估计、评价、规划、识别、应对全过程的控制和监视,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②
(二)合同控制与招标控制
对于业主提供的合同,施工方应该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合同而对内容、形式进行仔细的审阅,尤其是合同中规定的工程计价方式以及合同文本的细节,对合同的履约流程进行详细规划,确保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利,避免日后纠纷造成企业工程造价的增加。
同时,制定标书的时候,要科学的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避免过分压低标价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培养风险控制人才
企业的风险规避,说到底是依靠具备熟练风险控制能力的人才完成的,因此,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选拔。要选择一批素质高、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技术管理队伍;二是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三是制定积极地激励机制,明确各级技术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四是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造就人,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氛围。企业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能避免许多风险的出现。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市场风险严重影响着工程造价,必须认真控制合同细节,合理投标,培养具有风险控制能力的管理人才,按照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对工程的建设进行风险监管。
参考文献
[1]吴立勇.基于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
[2]孙亨杰.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及过程分析[J].科技视界,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