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水质的水资源调配模型及其解法

来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水库群-河网系统中水量水质的联合调配问题,以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河网环境需水和供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建立了水库群-河网水资源联合调配模型.通过水质模型计算河网达到不同目标功能水质的需水量,将该需水量作为用水需求反馈给水库群系统进行水量水质协调优化.水质模型求解采用非线性迎风差分格式,水库群-河网模型迭代求解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对偶迭代技术.应用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可行有效,并已成为区域水量水质联合调配的重要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一、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得更明确:"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摘要】长征期间,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创造了大量红军长征歌谣,这些歌谣主要宣传了党的政策和抗日主张,展现了红军不屈的革命战斗意志。歌谣的广泛传唱,影响极大,在鼓舞红军士气、坚定群众革命信心、打击敌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遵义作为长征重要的节点,期间创作的歌谣被众多凸显的更多的红色信息所淹没,研究红军长征期间创作的歌谣对研究整个长征意义重大。  【关键词】遵义革命 红军长征 歌谣  【中图分类号】D23
植物的截留观测可以分为林冠截留观测与地面枯枝落叶层截留观测两方面,对林外总降雨量、林下透落雨量、枯落物截留量、树干茎流量以及植被特征等各具体相关观测项目的观测方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58-01  一、背景  地理课上,通常是一个教师讲,全班学生听,以课本章节顺序有计划地向下进行。或是教师讲授,或师生互动。或进行讨沦,这可以说是几十年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以这种方式从事教学,也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活学体现在哪里?地理学活了没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到底有没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