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来源 :山东审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h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两高”虽然通过司法解释明确了非法证据予以排除的指导思想,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侦查机关非法取证问题仍比较严重。本文作者以法官的视角,通过反思我国现有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不足,对如何重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确定非法证据排除的适用范围、分配举证责任、明确证明标准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论证。 Although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excluding illegal evidence is clarified through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the actual result is not satisfactory and the problem of illegal forensics by the investigating organ is still rather serio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dge,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exclusionary system of illegal evidence in our country, and discusses how to reconstruct the system of exclusion of illegal evidence in China, determine the scope of exclusion of illegal evidence, assign the burden of proof, clearly prove the standards and related supporting systems , For some argument.
其他文献
在一定市场半径内,将原来医疗资源重组为有一定密度的、生存发展由市场决定的“企业”,是可以降低这类产品和服务存在的信息费用的,自然也能解决看病难问题。目前看来,政府如此组织市场比管制价格好。    今年的“两会”上,看病难成了会议代表的焦点话题。从人大代表关心的问题可以看到社会大众遇到的主要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观察到中国市场化进程中遭遇的问题,已经由浅入深。所谓深,在经济学看来是信息费用高的那类活
法治建设需要法官建立一种职业共同体,而这种共同体的灵魂就是司法范式。司法范式规定了法官处理纠纷的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通过司法权处理纠纷有两大途径,即审判和
企业常年排污“有术” 数十万人遭遇饮水威胁    “看似责任在企业,实际根源在当地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政府不作为’是导致污染事件的根本原因。” 9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岳阳县砷污染事件直言不讳。  9月8日,岳阳县新墙河的饮用水污染被确认为是砷污染。此时,国家环保总局派出的工作组赶赴涉嫌肇事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初步认定这起污染事件是由涉嫌企业常态性排放所致。  那么,企业常态性排放为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虽然进一步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但与国际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应在建立严格的司法审查制度、增强律师在侦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