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说最近一个多月台湾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林益世贪腐案”了。笔者近日在台湾期间,打开台湾报纸,头版大都是有关“林益世贪腐案”的新闻和评论,电视政论节目也是围绕这一主题,民进党当然要穷追猛打,国民党也必须面对。台湾“检方”8月7日再度提讯林益世,并传唤地勇公司负责人陈启祥等人,首次让林益世、陈启祥当庭对质一个多小时;陈委任律师高涌诚指出,感觉案子快结了。
2006年10月,林益世在引用国际反贪腐组织“国际透明组织”公布的“全球行贿指数报告”文字后写到:“世界各国正刮起一股反贪腐旋风,人民意识也逐渐觉醒,亟欲摆脱那些贪污贿赂的风气,但调查证明,世界依然是依照原本的脚步进行,贪腐贿赂仍是各国的通病。”2010年6月11日,林益世于其“联合报部落格”发表《从政第一要件,清廉!》一文,批判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贪腐,并阐述他本人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与从政的信念。
2011年竞选连任期间,林益世在造势场合请来前卫生署长杨志良,一起在舞台上挥刀劈砍象征贪污的猪只。2012年6月29日,林益世再度强调:“个人风誉一时,人格清白长远,对品格操守的坚持,益世从政以来从未改变!”
遗憾的是,林益世终究没能出淤泥而不染,甚至把那一套黑金的老把戏,玩得“青出于蓝”。林益世案件再一次验证了英国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地使人腐化”,他的教训对于两岸三地都有现实意义。
那么,这一案件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对台湾的政局又有什么影响呢?
被“一刀毙命”的林益世
2012年6月27日,据台湾《壹周刊》报道,时任“行政院”秘书长的林益世遭人检举于民意代表及国民党政策委员会执行长(俗称“大党鞭”)任内,以协助中钢下游协力厂商“地勇选矿公司”续约为由,于2010年在凤山家中收取193万美元现金(依当时汇率折换,约合新台币6300万元)的不当利益。林担任“行政院”秘书长后,又趁合约即将到期之时机,再度企图强索新台币8300万元。《壹周刊》同时公布了林益世对厂商索贿时的言论(主要以台语发表,夹杂国语):
“中联董事长的人事,是上上礼拜我批出去的,现在换这个姓郑的,人事是我决定的,我批的。就像是换人一样。不要一发生事情,马上想要换人。要把他的权限从三项砍到两项,从两项砍到一项,砍到他会害怕,他不敢碰了,才能随心所欲换人。两年不是顺利完成了?不要用粗俗的方式处理事情。一定处理到让你很舒适(妥适之意)。”而且坚持要8300万,不准议价,林说:“我运用的角色和角度,可以安抚好每一个人,我做事情很细腻,别人去做,绝对不会安抚得那么仔细,角度不同,我不是无行情。我的角度、我的角色,我抓在哪边我知道,所以都没有人会来给我乱(扰乱之意),没人敢来跟我乱什么!”
由于此事件极为重大,台湾“检察总长”黄世铭审核后签分为“特他”字案,交检方特侦组检察官,把林益世列为“重大贪污犯罪”被告侦办。针对此案,台检方特侦组迅速展开侦办,并将陈启祥、林益世均列为被告。在对陈启祥进行询问后,台“检方”于7月1日兵分多路搜索林益世位于台北、高雄的住所以及台湾中钢、中联、中耀、地勇等多家公司,并传唤林益世夫妇到案说明。
6月29日案情急转直下,原本“坚守岗位”的林益世,请辞秘书长一职,火速获准。7月2日清晨4时10分,等到林益世被特侦组约谈时,一听到录音,立刻向特侦组检察官承认部分罪行,林益世委任律师赖素如指出,林益世坦承自己索贿,做错事,觉得对不起家人、长官及社会大众,表示交出全部不法所得,并愿意以后为社会多做公益活动以赎罪,检察官以触犯贪污治罪条例的“违背职务收贿”、“对于职务上行为要求贿赂”等罪,认定林益世犯罪嫌疑重大,改列“特侦”字案件,并以“有串证、湮灭证据之虞”,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请羁押禁见,召开羁押庭7小时。7月2日22时合议庭裁定收押禁见两个月。8月7日特侦组再次提讯林益世,并传唤地勇公司负责人陈启祥等人,首次让林益世、陈启祥当庭对质一个多小时。
7月3日,国民党中央考纪委员会议议决,林益世长期受党栽培,身居党政要职,竟犯下大错,严重损害党誉,林益世本人虽表示愿自动退出国民党,然依据党章规定,经中央考纪委员会议决议:林益世予以开除党籍处分。
林益世在《壹周刊》刚爆料时先全盘否认,宣称与当事人地勇选矿公司负责人陈启祥夫妇不熟,《联合报》接着公布照片显示两人于中钢公司之子公司“中联公司”并肩谈笑,并非初识。林又说如果有他提到“‘行政院’秘书长可以如何如何”的录音,纯粹只是因为乡亲提问,问他的官位与前高雄县长,现任政务委员的杨秋兴有什么不同,他只是向乡亲稍作解释,却遭到有心人士录音,移花接木,意图陷害。当晚至TVBS电视台的《全民开讲节目》林继续强硬否认,还说欢迎赵天麟把所谓的索贿录音带交予检、调,让他“一刀毙命”。
言犹在耳,现在再看林益世的这些言行,实在是大有一番反讽的意味,真是“一刀毙命”了。
受到重创的马英九当局
那么,林益世究竟是什么人呢?林益世于1968年8月19日出生,台湾省高雄县茄萣人,政治门第出身,台湾省议会议员林仙保之子,台南一中、台北医学院(今台北医学大学)牙医系毕业,台湾中山大学高阶公共政策硕士,妻子为主播彭爱佳。
1998年林益世参选第四届民意代表,首次当选;2001年与2004年连任第五、六届民意代表;2005年12月3日,代表国民党参选高雄县县长,遭民主进步党提名的杨秋兴击败;2008年1月12日,参选第七届台湾地区民意代表,在高雄县第二选区代表国民党当选,原为中国国民党籍,历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立法院”国民党党团副书记长、国民党政策委员会执行长(俗称大党鞭)等多项重要党职,一路获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提拔、重用,台湾媒体称其为“马系大将”。
林益世担任“大党鞭”前期,吴敦义是国民党秘书长,二人每周固定向马英九报告,开始合作关系;2012年1月14日,林益世参选连任第八届民意代表,在高雄市第二选区代表国民党参选,遭民主进步党邱志伟击败。1月31日下午,台湾“行政院”新内阁名单公布,民意代表落选的林益世担任“行政院”秘书长。2012年2月1日,被拔擢出任陈冲内阁的“行政院”秘书长,被视为“总统府”派往“内阁”的监军。至7月2日前并为“行政院”中央廉政委员会委员。林益世对自己平步青云甚为得意,自夸是马当局的“第三把交椅”,还曾不止一次对陈启祥强调自己和吴敦义的好交情。 所以,林益世案件出来以后,对于马英九执政以来视为生命的清廉形象不说是致命的也是严重的打击。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深陷油电双涨、美牛进口等公共政策的风波之中,民调一路下滑,林益世案件更使得他的民调跌至从未有过的15%。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对于林益世涉贪案,马英九表示此事“使整个行政团队蒙羞”。他感到震惊、更多的是痛心,但在痛心后,必须拿出决心与行动加倍努力,捍卫清廉的价值。马英九表示,反贪主要是在减少政府机关内部对政府公信力的腐蚀,人民的信赖是政府最大的资产,贪腐就是对这种信赖最强的腐蚀剂,虽然要把害虫、毒瘤铲除,但最后还是要为民谋福利,所以最后目标还是在兴利,不要因为防贪的工作,使得公务员动不动就怀疑是否有图利他人之嫌而不敢做事。
对马英九来说,再多的震惊与自责都已于事无补,自己清廉并不能解决问题,痛定思痛之余还是要拿出魄力和具体的办法,严办到底只是最起码的要求,如何在制度上建立起一个不可、不能、不敢、不会贪的环境,充分落实阳光法案的规定,这才是当务之急。
林益世贪腐案件的成因
林益世是国民党最年轻的副主席,马英九对他一路栽培重用,不仅看重他的家族在地方的实力,也看重他形象清新。但此次曝光的案情,让人诧异不已。此事看起来颇具戏剧性,但是它的发生也并非完全偶然。
首先是台湾政坛政商勾结的顽疾。在国民党的威权体制时期,政商勾结与黑金体制就是一个一直被人诟病的弊端,每年数百亿台币的公营事业费被内外上下齐手,雁过拔毛,当时有人把金权交易的模式分成八大类:“五鬼搬运型”、“承包工程型”、“掮客买办型”、“利益护航型”、“共存共荣型”、“人头租用型”、“声东击西型”及“暗渡陈仓型”,直到2000年国民党被在野党一路追打,黯然交出政权。经过政党的二次轮替,国民党的黑金形象在马英九的领导下被褪去了很多,而一向以廉洁自居的民进党在执政8年之后,反而因为陈水扁的贪腐案件被拖累丢失了大位,也因为迟迟不能切割无法取信于民。此次的林益世案就明显符合“掮客买办型”,穿梭在公营事业和私人企业中“乔事情”,扮演掮客,收取不正当利益。
其次是地方权力的派系化。国民党1949年赴台后,曾把与地方势力结盟作为一个重要的策略,在每一个县市至少扶持两个以上的派系存在,以达到派系间的制衡与控制,同时给予地方派系特殊的经济利益,换取其在选举时基层动员的支持。只是后来地方派系尾大不掉,把派系利益凌驾在党的利益之上,步步做大。在高雄县本来就有红、白、黑三派。林益世出身政治世家,是高雄红派少主,一路仕途坦荡,事实上,不仅林益世,蓝绿地方人物都多少脱不了这种政治生态。
马英九一直对地方派系不感冒,主要是因为地方派系藉着掌控县市政府、议会和农、渔、水利会,长期垄断地方资源,地方派系的桩脚政治,就是黑金、贿选和政商勾结的温床。在李登辉时期,马英九出任“法务部长”时期就是因得罪了派系,被纵容黑金政治的李登辉拔除。于是,当马英九掌握党政大权,立刻把矛头对准了地方派系,把摆脱派系、清除黑金,视为改造国民党的一项重任。
可是,既然地方派系一直就是马英九着力打击的对象,那为何有鲜明派系背景的林益世,却“意外”成了一路被提携的对象呢?
因为选举的需要,也因为派系和政治扯不清、理还乱的复杂关系,马英九对国民党内长期形成的游戏规则又不可能全然漠视,对于实力强劲的地方派系,他只能一手打压限制,另一手还得分化利用。高雄红派“少主”林益世,就是马分化利用地方派系的产物。马英九重用林益世,当然有看上他“形象不错”、能力出众的一面,同时在马的人事布局中,林益世是未来接替王金平成为“立法院长”的后备人选,或成为国民党角逐南台湾政坛的干将。
虽然林益世已被国民党开除党籍,马英九、陈冲都已公开道歉,但明显没有止损。马英九一直把“清廉”作为最高的标准,但用人却如此不慎,国民党如果一直切割不了这个弊案,重建清廉形象,蓝营军心涣散,2014年台地方“七合一”选举和2016的大选将十分危矣。
2006年10月,林益世在引用国际反贪腐组织“国际透明组织”公布的“全球行贿指数报告”文字后写到:“世界各国正刮起一股反贪腐旋风,人民意识也逐渐觉醒,亟欲摆脱那些贪污贿赂的风气,但调查证明,世界依然是依照原本的脚步进行,贪腐贿赂仍是各国的通病。”2010年6月11日,林益世于其“联合报部落格”发表《从政第一要件,清廉!》一文,批判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贪腐,并阐述他本人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与从政的信念。
2011年竞选连任期间,林益世在造势场合请来前卫生署长杨志良,一起在舞台上挥刀劈砍象征贪污的猪只。2012年6月29日,林益世再度强调:“个人风誉一时,人格清白长远,对品格操守的坚持,益世从政以来从未改变!”
遗憾的是,林益世终究没能出淤泥而不染,甚至把那一套黑金的老把戏,玩得“青出于蓝”。林益世案件再一次验证了英国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地使人腐化”,他的教训对于两岸三地都有现实意义。
那么,这一案件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对台湾的政局又有什么影响呢?
被“一刀毙命”的林益世
2012年6月27日,据台湾《壹周刊》报道,时任“行政院”秘书长的林益世遭人检举于民意代表及国民党政策委员会执行长(俗称“大党鞭”)任内,以协助中钢下游协力厂商“地勇选矿公司”续约为由,于2010年在凤山家中收取193万美元现金(依当时汇率折换,约合新台币6300万元)的不当利益。林担任“行政院”秘书长后,又趁合约即将到期之时机,再度企图强索新台币8300万元。《壹周刊》同时公布了林益世对厂商索贿时的言论(主要以台语发表,夹杂国语):
“中联董事长的人事,是上上礼拜我批出去的,现在换这个姓郑的,人事是我决定的,我批的。就像是换人一样。不要一发生事情,马上想要换人。要把他的权限从三项砍到两项,从两项砍到一项,砍到他会害怕,他不敢碰了,才能随心所欲换人。两年不是顺利完成了?不要用粗俗的方式处理事情。一定处理到让你很舒适(妥适之意)。”而且坚持要8300万,不准议价,林说:“我运用的角色和角度,可以安抚好每一个人,我做事情很细腻,别人去做,绝对不会安抚得那么仔细,角度不同,我不是无行情。我的角度、我的角色,我抓在哪边我知道,所以都没有人会来给我乱(扰乱之意),没人敢来跟我乱什么!”
由于此事件极为重大,台湾“检察总长”黄世铭审核后签分为“特他”字案,交检方特侦组检察官,把林益世列为“重大贪污犯罪”被告侦办。针对此案,台检方特侦组迅速展开侦办,并将陈启祥、林益世均列为被告。在对陈启祥进行询问后,台“检方”于7月1日兵分多路搜索林益世位于台北、高雄的住所以及台湾中钢、中联、中耀、地勇等多家公司,并传唤林益世夫妇到案说明。
6月29日案情急转直下,原本“坚守岗位”的林益世,请辞秘书长一职,火速获准。7月2日清晨4时10分,等到林益世被特侦组约谈时,一听到录音,立刻向特侦组检察官承认部分罪行,林益世委任律师赖素如指出,林益世坦承自己索贿,做错事,觉得对不起家人、长官及社会大众,表示交出全部不法所得,并愿意以后为社会多做公益活动以赎罪,检察官以触犯贪污治罪条例的“违背职务收贿”、“对于职务上行为要求贿赂”等罪,认定林益世犯罪嫌疑重大,改列“特侦”字案件,并以“有串证、湮灭证据之虞”,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请羁押禁见,召开羁押庭7小时。7月2日22时合议庭裁定收押禁见两个月。8月7日特侦组再次提讯林益世,并传唤地勇公司负责人陈启祥等人,首次让林益世、陈启祥当庭对质一个多小时。
7月3日,国民党中央考纪委员会议议决,林益世长期受党栽培,身居党政要职,竟犯下大错,严重损害党誉,林益世本人虽表示愿自动退出国民党,然依据党章规定,经中央考纪委员会议决议:林益世予以开除党籍处分。
林益世在《壹周刊》刚爆料时先全盘否认,宣称与当事人地勇选矿公司负责人陈启祥夫妇不熟,《联合报》接着公布照片显示两人于中钢公司之子公司“中联公司”并肩谈笑,并非初识。林又说如果有他提到“‘行政院’秘书长可以如何如何”的录音,纯粹只是因为乡亲提问,问他的官位与前高雄县长,现任政务委员的杨秋兴有什么不同,他只是向乡亲稍作解释,却遭到有心人士录音,移花接木,意图陷害。当晚至TVBS电视台的《全民开讲节目》林继续强硬否认,还说欢迎赵天麟把所谓的索贿录音带交予检、调,让他“一刀毙命”。
言犹在耳,现在再看林益世的这些言行,实在是大有一番反讽的意味,真是“一刀毙命”了。
受到重创的马英九当局
那么,林益世究竟是什么人呢?林益世于1968年8月19日出生,台湾省高雄县茄萣人,政治门第出身,台湾省议会议员林仙保之子,台南一中、台北医学院(今台北医学大学)牙医系毕业,台湾中山大学高阶公共政策硕士,妻子为主播彭爱佳。
1998年林益世参选第四届民意代表,首次当选;2001年与2004年连任第五、六届民意代表;2005年12月3日,代表国民党参选高雄县县长,遭民主进步党提名的杨秋兴击败;2008年1月12日,参选第七届台湾地区民意代表,在高雄县第二选区代表国民党当选,原为中国国民党籍,历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立法院”国民党党团副书记长、国民党政策委员会执行长(俗称大党鞭)等多项重要党职,一路获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提拔、重用,台湾媒体称其为“马系大将”。
林益世担任“大党鞭”前期,吴敦义是国民党秘书长,二人每周固定向马英九报告,开始合作关系;2012年1月14日,林益世参选连任第八届民意代表,在高雄市第二选区代表国民党参选,遭民主进步党邱志伟击败。1月31日下午,台湾“行政院”新内阁名单公布,民意代表落选的林益世担任“行政院”秘书长。2012年2月1日,被拔擢出任陈冲内阁的“行政院”秘书长,被视为“总统府”派往“内阁”的监军。至7月2日前并为“行政院”中央廉政委员会委员。林益世对自己平步青云甚为得意,自夸是马当局的“第三把交椅”,还曾不止一次对陈启祥强调自己和吴敦义的好交情。 所以,林益世案件出来以后,对于马英九执政以来视为生命的清廉形象不说是致命的也是严重的打击。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深陷油电双涨、美牛进口等公共政策的风波之中,民调一路下滑,林益世案件更使得他的民调跌至从未有过的15%。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对于林益世涉贪案,马英九表示此事“使整个行政团队蒙羞”。他感到震惊、更多的是痛心,但在痛心后,必须拿出决心与行动加倍努力,捍卫清廉的价值。马英九表示,反贪主要是在减少政府机关内部对政府公信力的腐蚀,人民的信赖是政府最大的资产,贪腐就是对这种信赖最强的腐蚀剂,虽然要把害虫、毒瘤铲除,但最后还是要为民谋福利,所以最后目标还是在兴利,不要因为防贪的工作,使得公务员动不动就怀疑是否有图利他人之嫌而不敢做事。
对马英九来说,再多的震惊与自责都已于事无补,自己清廉并不能解决问题,痛定思痛之余还是要拿出魄力和具体的办法,严办到底只是最起码的要求,如何在制度上建立起一个不可、不能、不敢、不会贪的环境,充分落实阳光法案的规定,这才是当务之急。
林益世贪腐案件的成因
林益世是国民党最年轻的副主席,马英九对他一路栽培重用,不仅看重他的家族在地方的实力,也看重他形象清新。但此次曝光的案情,让人诧异不已。此事看起来颇具戏剧性,但是它的发生也并非完全偶然。
首先是台湾政坛政商勾结的顽疾。在国民党的威权体制时期,政商勾结与黑金体制就是一个一直被人诟病的弊端,每年数百亿台币的公营事业费被内外上下齐手,雁过拔毛,当时有人把金权交易的模式分成八大类:“五鬼搬运型”、“承包工程型”、“掮客买办型”、“利益护航型”、“共存共荣型”、“人头租用型”、“声东击西型”及“暗渡陈仓型”,直到2000年国民党被在野党一路追打,黯然交出政权。经过政党的二次轮替,国民党的黑金形象在马英九的领导下被褪去了很多,而一向以廉洁自居的民进党在执政8年之后,反而因为陈水扁的贪腐案件被拖累丢失了大位,也因为迟迟不能切割无法取信于民。此次的林益世案就明显符合“掮客买办型”,穿梭在公营事业和私人企业中“乔事情”,扮演掮客,收取不正当利益。
其次是地方权力的派系化。国民党1949年赴台后,曾把与地方势力结盟作为一个重要的策略,在每一个县市至少扶持两个以上的派系存在,以达到派系间的制衡与控制,同时给予地方派系特殊的经济利益,换取其在选举时基层动员的支持。只是后来地方派系尾大不掉,把派系利益凌驾在党的利益之上,步步做大。在高雄县本来就有红、白、黑三派。林益世出身政治世家,是高雄红派少主,一路仕途坦荡,事实上,不仅林益世,蓝绿地方人物都多少脱不了这种政治生态。
马英九一直对地方派系不感冒,主要是因为地方派系藉着掌控县市政府、议会和农、渔、水利会,长期垄断地方资源,地方派系的桩脚政治,就是黑金、贿选和政商勾结的温床。在李登辉时期,马英九出任“法务部长”时期就是因得罪了派系,被纵容黑金政治的李登辉拔除。于是,当马英九掌握党政大权,立刻把矛头对准了地方派系,把摆脱派系、清除黑金,视为改造国民党的一项重任。
可是,既然地方派系一直就是马英九着力打击的对象,那为何有鲜明派系背景的林益世,却“意外”成了一路被提携的对象呢?
因为选举的需要,也因为派系和政治扯不清、理还乱的复杂关系,马英九对国民党内长期形成的游戏规则又不可能全然漠视,对于实力强劲的地方派系,他只能一手打压限制,另一手还得分化利用。高雄红派“少主”林益世,就是马分化利用地方派系的产物。马英九重用林益世,当然有看上他“形象不错”、能力出众的一面,同时在马的人事布局中,林益世是未来接替王金平成为“立法院长”的后备人选,或成为国民党角逐南台湾政坛的干将。
虽然林益世已被国民党开除党籍,马英九、陈冲都已公开道歉,但明显没有止损。马英九一直把“清廉”作为最高的标准,但用人却如此不慎,国民党如果一直切割不了这个弊案,重建清廉形象,蓝营军心涣散,2014年台地方“七合一”选举和2016的大选将十分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