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作为批评范畴的话语,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系统里一直处于边缘位置,与“言志”、“缘情”、“意象”、“意境”、“神韵”等相比,只起敲边鼓作用。至于客观现实一面,因为它被吸附在诗话、词话等感悟式、印象式、抒情式文学批评中,始终与主观情感捆绑在一起,所以较少指涉客观世界。只是到了近现代,中国近现代生死存亡危急的现实语境才催生了“真”的客观性内涵.使它急速上升为居主导地位的文学批评话语。它迅速地越过抒情文学传统,与现实主义挂钩,其内涵直指“人生”、“平民”等文学的“普世价值”,成为批评艺苑中一道主风景线。但是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