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新疫苗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试验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是一种在感染、免疫、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充满矛盾和挑战的慢性传染病.1882年德国科学家Koch就已分离出结核病的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菌);1921年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BCG)研制成功,但半个多世纪的应用结果表明,BCG预防成人肺结核无效[1];能有效杀死或抑制结核菌的多种抗菌药物已广泛应用了半个多世纪,但至今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一些发达国家也因AIDS、移民和贫困等社会问题,导致结核病发病率回升,故结核病仍是全球感染性疾病的第一"杀手"[2],且结核菌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严峻.   

其他文献
观察左氧氟沙星(0.1g,每日2 次静脉滴注)对氨茶碱(0.25g 静脉滴注,0.2g 每晚口服)血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可使氨茶碱血浓度(均值12.405±3.08m g/L)较对照组(均值1
目的 探讨在低温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RNA转录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再灌注损伤早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经过90 min低温缺氧处理后培养4 h和8 h,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评估相关基因的RNA转录变化;通过细胞粘附实验来检查纯化的单核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早期粘附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吞噬内皮细胞膜的情况.结果 经低
丹·奥勃良是爱尔兰顶尖智库——国际与欧洲事务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同时,他也是都柏林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以及爱尔兰最大的媒体——独立新闻集团的专栏作家和经济分析员。  在奥勃良的职业生涯中,绝大多数时间担任经济学人报业集团的分支机构——经济学人智库的高级经济学家和编辑,亦曾担任爱尔兰时报的经济学编辑。他所任职过的其他机构还包括欧洲委员会、联合国与爱尔兰政府机构佛法斯。  在七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