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寻找机械通气自动管道补偿模式(ATC)下自主呼吸试验(SBT)过程中准确预测拔管成功的呼吸参数。
方法前瞻性地选择符合撤机准入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共105例进行60 min ATC模式下的SBT。SBT中持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1、30、60 min时记录分钟通气量(VE),呼吸频率(RR),自主呼吸潮气量(VT),计算呼吸浅快指数(RSBI)及各时点间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如ΔRSBI60_1和ΔRSBI60_1/RSBI1)。比较拔管成功组和拔管失败组的临床资料和SBT过程中各呼吸参数,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呼吸参数对成功拔管预测的准确性。
结果拔管失败组的机械通气时间(10.8±2.7)d较拔管成功组长(7.5±5.1)d(P=0.035),拔管失败率为17.1%。在拔管成功组,SBT开始后随时间延长RSBI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而在拔管失败组,RSBI则持续增加,ΔRSBI60_1和ΔRSBI60_1/RSBI1在拔管成功组和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16.6:12.1±38.9,P=0.001;-17±26:13±39,P=0.028)。RSBI60,ΔRSBI60_1和ΔRSBI60_1/RSBI1的AUC分别为0.75,0.73和0.72。ΔRSBI60_1/RSBI1≤0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1.0%、66.7%、78.5%。
结论在ATC模式下动态观察SBT过程中各项呼吸参数很重要,ΔRSBI60_1和ΔRSBI60_1/RSBI1对拔管成功有预测价值,RSBI60趋于稳定或逐渐降低,拔管成功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