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单阳家庭性行为频率及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艾滋病性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调查地区HIV单阳家庭夫妇间的性行为频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由研究对象选择线上或线下填写,在2018-2019年对我国郑州市和柳州市的HIV单阳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及相关服务、行为信息.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402对HIV单阳家庭夫妇,在得知其配偶/同居者感染HIV后,有177人(44.0%)没有与其发生过性行为,118人(29.4%)性行为频率减少,106人(26.4%)性行为频率没有发生变化.无序多分类Logistic分析显示,与性行为无变化的人群相比,配偶/同居者感染年限越少(OR=0.831,95%CI:0.759~0.911)、结婚/同居在 10~20年(OR=2.154,95%CI:1.021~4.546)和20年以上(OR=3.953,95%CI:1.235~12.658)的单阳家庭阴性配偶(SNP)人群与其阳性配偶/同居者的性行为频率更可能会减少;年龄越大(OR=1.055,95%CI:1.008~1.104)、感染年限越少(OR=0.666,95%CI:0.595~0.744)、居住在郑州(OR=4.766,95%CI:2.145~10.590)、结婚在20年以上(OR=3.392,95%CI:1.024~11.241)的SNP人群更可能在得知配偶感染状态后不与其发生性行为.在最近一年有性行为的204对单阳家庭中,有181人(88.7%)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男性SNP、性行为频次≥1次/周的SNP人群更可能不能坚持在每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x2=7.425,P=0.006;x2=4.456,P=0.03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性行为频率高以及感染者为女性的单阳家庭的宣传教育,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采取更为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减少艾滋病在单阳家庭间的传播.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HIV/AIDS患者述情障碍与孤独感的现状,并了解HIV/AIDS患者述情障碍与孤独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TAS-20、UCLA-3对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相关性.结果 HIV/AIDS患者述情障碍总分为(56.025±10.738)分,外向性思维维度得分最高为(22.140±3.525)分,其次是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19.695±5.558)分,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维度得分最低为(14.190±3.335)分.患者述情障碍为中度水平,在文化程度、婚姻
目的 对恶性梅毒(MS)病例的临床、血清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等进行总结,为MS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在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10例MS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特点、组织病理学、治疗及转归情况,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为HIV抗体阳性的MSM,年龄在23~41岁,病程在3周到4个月之间;其最常见的表现是多部位的溃疡性斑块结节,中央附着蛎壳样结痂,可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实验室检查示TRUST滴度均≥1∶32,CD4细胞平均(332±240)个/μL.9例患者进行了苄星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