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筋草总生物碱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IL-17A、TGF-β水平的影响

来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4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伸筋草总生物碱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大鼠采用皮下注射弗氏佐剂的方法复制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伸筋草低剂量组、伸筋草高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10只.伸筋草低、高剂量组大鼠每日分别灌胃4 mg/kg和8 mg/kg的伸筋草总生物碱,甲氨蝶呤组每日灌胃0.5 mg/kg的甲氨蝶呤溶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1 d后,取各组大鼠脾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细胞增殖法(体外分离模型组大鼠脾脏中淋巴细胞,设空白组、伴刀豆球蛋白组、伸筋草25μmol/L组和伸筋草12.5μmol/L组)测定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脾细胞上清液中IL-17 A和TGF-β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伸筋草高、低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大鼠脾脏组织结构轮廓清晰,红髓充血、白髓增生减少,炎性浸润减少.细胞增殖实验显示,伸筋草25μmol/L组和伸筋草12.5μmol/L组脾脏淋巴细胞增殖OD值均明显低于伴刀豆球蛋白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伸筋草高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IL-17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伸筋草高、低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TGF-β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伸筋草总生物碱可以明显抑制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脾脏组织淋巴细胞增殖和炎性细胞浸润,其作用与部分恢复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动态平衡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并总结相关文献,对国内外RA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RA的发病机制包括炎性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和自身抗体的介导及细胞内信号传递.RA的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GCs)、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传统合成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csDMARDs)、生物类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bDMARDs)和靶向合成类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tsDMARDs)等.结论 近年来,将csDMARDs与bDMARDs或tsDMARDs联用取得
目的 阐述近年来中药咀嚼片制剂工艺的研究进展,为其研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与总结近年来中药咀嚼片制剂工艺的相关文献,包括粉碎、提取、分离纯化和成型等关键制剂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结果 中药咀嚼片制备中粉碎和提取工艺方法多样,分离纯化常采用加热浓缩工艺,成型工艺常用辅料为硬脂酸镁和甘露醇;常见压片方法有湿法制粒和粉末直接压片法.结论 随着制剂设备的升级与新型辅料的应用,中药咀嚼片制剂工艺将更加合理、稳定,制剂质量也将进一步提升.
目的评估扩散加权序列及对比增强MRI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活动组、稳定组及对照组的意义,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ADC值、T1强化率与临床活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的筛选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组32例、稳定期24例,健康对照组20例。MR检查测量骶髂关节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T1强化率(ΔSI),炎性活动指标:Bath强直性脊
目的分析难治性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随访的确诊CD患者,根据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定义难治性CD,包括激素依赖和(或)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AZA/6-MP)治疗效果欠佳,回顾性分析难治性CD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实验室检查等特征,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共纳入确诊的CD
目的 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76例轻中度湿热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炎症相关因子[血清白细胞介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和主要抗原表位及其应用,为临床诊断及生物技术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分析H.pylori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和主要抗原表位及其应用.结果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层析技术是H.pylori的主要体外检测技术.H.pylori特异性抗原是基于免疫反应H.pylori检测的关键,也是相关疫苗开发的关键.尿素酶(Ure)、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L(CagA/L)、空泡毒素相关蛋白A(V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