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信 体验成功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心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情绪感受。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抱有信心;二、不断地让学生在解题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鼓励性评价、激励性语言,培养学生自信心;四、自信心的培养要坚持不懈、强化巩固。
  关键词:自信;喜悦;鼓励;巩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是人格的核心。自信心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情绪感受。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掌握了那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会解决哪些数学问题,还要关心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才能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真实流畅地、自然放松地表达情感,从而逐步养成自我负责、开拓创新和积极进取的个性,最终导致数学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与提高,使学生终生受益。
  数学课堂不仅是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题技能,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主阵地,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抱有信心,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要给予他们较多的自主权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就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给出问题后,要把问题和时间一并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交流、归纳、整理。教师只要做好引导、点拨、总结就可以了。课堂上教师不能怕浪费时间或怕学生解不出来,从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丧失了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二、不断地让学生在解题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
  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设置中一定要符合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要尽可能地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平时要多给那些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创造机会,设置一些“起点低、坡度小”的问题,让他们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尽最大力气挖掘他们的潜能,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
  数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的心底都种下自信的种子,并促使它生根、发芽、茁壮生长。
  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鼓励性评价、激励性语言,培养学生自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他们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识会好一些。反之,他们会产生厌恶、逃避学习数学的现象,甚至会产生无所谓的、自暴自弃的阴暗心理。有一次我在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节时,给出一道简单的工程类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大部分学生给出我理想中的结果;这时有一名成绩不好的学生站起来,从另一角度分析、列出不同的正确方程,我并没有做出任何评价,导致这名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伤害,对他以后学习数学有莫大的影响。
  教师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方法有很多,形式也多样。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鼓励性语言。
  四、自信心的培养要坚持不懈、强化巩固
  特别是一些易于反复的学生,当他们每取得一点进步或成功之后,教师都要及时鼓励、强化、巩固。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侯添添,是名女同学,数学基础一般,对学习数学失去了自信心。她问我:“老师,我数学学不好了,怎么办?”我多次找她谈心,课堂上经常鼓励她,使她的自信心提升,逐渐提高了数学成绩。现在她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数学成绩上来啦,我一定能学好。”
  总之,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变革教学观念和革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注意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让学生拥自信,用自信心撑起求知的翅膀,去搏击知识的蓝天;让学生拥有成功,用成功去展示自己的自信!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占城中学)
其他文献
下篇自强不息海师人    郭力华,女,汉族,祖籍吉林省吉林市,博士学历,1963年5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长大。1984年,郭力华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并志愿到青海高原工作,她因主动申请支边的事迹而被选入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组织的“志在四方艰苦创业”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告团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在青海师范大学工作期间,郭力华在教书育人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思考  前不久南通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刘桥小学轰轰烈烈地召开,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怎么才能做到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是指导行为的准则,但是俗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样在我们的教学中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平衡的砝码呢?  二、误区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
摘要:本文从信仰对道德的作用出发,阐述政治信仰教育的德育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视道德规范而忽视政治信仰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以构建德育工作新理念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德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
42年教师生涯,她的课堂里永远是座无虚席;57载人生岁月,她的脸上总是阳光灿烂。  她的第一学历是初中,如今却是“985”高校湖南大学的博导。她不是辅导员,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心理老师,更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大批学生粉丝,聆听她吟唱唐诗宋词,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享受着她源源不断注入的正能量。  学生对她有许多尊称:“美女博导”“妈妈老师”“湖大一姐”“心灵导师”“育人大师”。  “其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传奇,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史上,再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文豪,他璀璨夺目的光亮照亮了整个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星空。他既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连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也是他的门下,并且终生执弟子礼;又是豪放派词的伟大开创者与最高典范;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作家,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同时,他又是大书法家,名贯“苏(苏轼)、黄(黄庭坚)、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兵团十二师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近几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十二师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实现了新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后成为乌鲁木齐市德育达标学校、兵团级文明单位、兵团高中新课改实验样本学校、乌鲁木齐市示范性高中。这些都凝结着全校教职工们的辛勤付出,也凝结着工会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我校工会通过认真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学思结合,鼓励学生自主自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坚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机智捕捉生成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引导,辩证生成新的教学增长点。真正实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仅需要教师有效的方法策略引导,更要有生成的辩证思想。下面通过一道问答题的讲评来诠
随着英语课程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好英语,已成为许多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自尊心、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强的特点,采取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相互竞争、相互监督的状态中学习,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一、利用竞赛巧妙引入新课  要想上好一节课,引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比较好的一种引入方式是要学生
一、“踏入中职是你明智的选择”  “选择职业教育一样有精彩成功的人生,踏入中职是你明智的选择”——这是我们为每位刚入校新生准备的第一堂德育课的内容。中职学校的生源多是初中毕业生中的成绩在中下游水平的学生,甚至是品行有问题的学生,在学习上,他们也就相应地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精力全不在学习上,进而形成“品行差—学业差”的恶性循环。正因为我们的中职学校学生入学的门槛相对较低,因此要通过主题报告、校刊、
摘 要:在幼儿园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评价”往往只属于教师,而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教师独断、片面的评价也影响了幼儿的自主评价,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如何让幼儿自主地参与评价活动,如何通过日常的评价活动培养幼儿民主、独立、公正的评判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教师单方面评价的现状和幼儿所表现态度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优化解决的策略,探讨如何促进教师和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