溏心蛋,真的安全吗?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wy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去日本旅游,会发现当地有种“温泉蛋”,就是将鸡蛋泡在温泉中,30—40分钟后可以拿出来吃。这种鸡蛋的蛋黄微微有凝固状,而蛋清像豆腐脑一样嫩滑。
   在正宗日本料理吃“寿喜烧”(类似火锅)的时候,店家会给你一个生鸡蛋。外行人可能以为是放到锅里煮着吃的,但实际上它就是蘸料。有人感到困惑:吃这种生的或半生的鸡蛋就不怕得病吗?
   鸡蛋为什么会带菌
   鸟类的生理结构和哺乳动物相比比较落后,它们的生殖和排泄系统没有完全分开,撒尿、拉屎、下蛋需要经过同一个出口(泄殖腔)。
   这导致各种致病微生物可以从鸡屁股一路逆行進入其体内,当然也包括输卵管,因此鸡蛋不仅外面可以带菌,内部也可能被污染。除此之外,如果致病菌污染了饲料、饮水或养殖环境,也可能导致鸡的感染,进而污染鸡蛋。此外,鸡蛋在储存过程中,随时间推移,外部的细菌也可以侵入鸡蛋内部。
   巴氏杀菌蛋
   如果喝过低温鲜奶,对“巴氏杀菌”一定不陌生。这是一种对食物进行杀菌的方式,用相对低的温度将致病菌杀死,“温泉蛋”实际上用的就是巴氏杀菌的原理。温泉水的温度在60℃—70℃,虽然不能让鸡蛋完全凝固,但里面的致病菌也扛不住,因此这种半生鸡蛋确实可以吃。
   在工业领域,鸡蛋的巴氏杀菌技术已经很成熟。比如有些鸡蛋是去掉蛋壳做成蛋液出售,包括蛋清液、蛋黄液和全蛋液,还有些鸡蛋会被加工成蛋粉出售。
   尽管国内消费者很少看到这样的产品,但在食品工业和餐饮业已经不稀奇了。比如在餐饮业,制作凯撒酱、冰激凌、荷兰酱、蛋奶酒、蛋糕等食物可能会用到生鸡蛋,使用巴氏杀菌的蛋液、蛋粉显然更加安全。
   清洁蛋
   如果鸡蛋没有经过巴氏杀菌,能不能吃生的或半生的呢?原则上来讲,不建议吃,但如果你一定要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鸡蛋本身是有一定的抗菌能力的,新鲜鸡蛋在一周以内很少会让致病菌繁殖起来,即使常温储存。但如果鸡蛋储存时间过长,有可能内部细菌繁殖,外部细菌侵入。因此建议尽可能选择新鲜的鸡蛋,且不要买太多,以一周吃完为标准,买回家之后冷藏储存,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判断鸡蛋是否新鲜,可以把蛋打在盘子里,新鲜鸡蛋的蛋黄隆起,浓蛋清和稀蛋清之间界限分明。
   其次,规范的鸡蛋企业会从育苗、饲料、饮水、养殖环境等各方面控制致病菌的污染。鸡蛋表面还要经过清洗、紫外消毒、涂膜等工序处理,因此污染致病菌的概率远远小于普通的散养鸡蛋(土鸡蛋)。
   如果你要做溏心蛋,建议选择有品牌的盒装清洁蛋。日本寿喜烧或牛肉饭用的生鸡蛋,其实就是未经巴氏杀菌处理的清洁蛋,并不是绝对安全。
   最后,煎煮鸡蛋的时候火力小一点,适当延长加热的时间,这样可以让鸡蛋的受热更均匀。如果起锅后感觉鸡蛋太生,可以利用饭菜或汤的余温捂一会儿,相当于做个巴氏杀菌。
   至于很多人喜欢的农村收上来的散养土鸡蛋,建议还是不要吃半生的,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孩子。
其他文献
脑白质弥漫性过度高信号(diffusive extensive high signal intensity,DEHSI)是指在T2加权磁共振影像(T2-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T2WI)上,双侧脑室周围及皮层下白
夏天已经以蚊虫增多的方式宣告它的到来,那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想必很多人都会提供各种千奇百怪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抓一抓;有的人抓完了还不算数,还得再划个十字;还有的人涂口水……   蚊虫送了“红包”,应该如何应对?   蚊虫送我们的“红包”,其实是虫咬性皮炎的表现。   虫咬性皮炎的概念很广,昆虫的种类上百万种,只要被昆虫叮咬后皮肤发生的炎症,都可以称之为“虫咬性皮炎”,而不单单是我们常见的蚊子、跳
期刊
很多家长都知道,摄入过多的盐分对孩子没有好处,小朋友一岁之前的食物不用额外加盐,几乎是一个共识。有的孩子甚至到 2、3 岁都还没有试过吃加了盐的食物。   但这样做就是对的吗?盐真的越少越好?   为什么要吃盐?   我们平常所吃的“盐”化学名为“氯化钠”,而钠是人体正常工作所需的元素,因为钠的作用包括:帮助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渗透压的平衡、帮助传递神经冲动、保持正常细胞功能。   但当饮食中的钠
期刊
Parkes-Weber综合征(PW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脉管畸形,以毛细血管畸形、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软组织及骨骼过度增生肥大为特征,RASA1基因是其主要致病基因。本文报告1例新生
吃饭这个事儿可以说是千年难题.rn对于一位妈妈而言,比“今天吃什么”这一灵魂拷问更难的,是“孩子不吃饭怎么办”!rn有娃一族里,很多妈妈都是“谈吃饭色变”,今天三招带你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