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不睡看日剧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_we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姑娘过了12点必须回家,因为魔法失效;日本小白领过了12点也必须回家,因为要看深夜剧。
  坦白交代,一提到深夜剧,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AV?色情?暴力?限制级成人专区?廉价制作?……如果你只能联想到这些,那么我只能脱帽致哀,并且奉劝你最好把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认真读完。虽说深夜日剧的确是有这种东西的,不过深夜剧也并非全都如此。除去造价过于低廉的零点深夜剧不算,优秀的深夜剧还是多如牛毛的。
  书归正传,所谓“深夜剧”,一般是指在晚上11点以后播出的电视剧,通常情况下,单集长度在30分钟左右。有讲究的一毕竟过了午夜嘛,按照正常人的生物钟,是该睡觉的时候了。另外,过了午夜大家的精神比较涣散,所以深夜剧的情节比一般日剧更加紧凑、极致。剧情方面,深夜剧往往比较“二百五”一些,或用一个专业名词“撒狗血”,主要是因为演员表演都比较夸张,动作和表情更接近于小品和漫画形式,镜头尺度也放宽了很多,比如暴力色情方面一一毕竟这个时间段的小朋友都写完家庭作业该上床睡觉了,一些不安分的家长大朋友,还有一些夜猫子的成年人,不想早早上床,又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好,这个时候不妨打开电视看看日本的深夜剧。
  其实,中国也有所谓的深夜剧,好多卫视为了打通24小时的播出时段,特别喜欢在零点过后播放电视剧,一直播到凌晨5点。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没有自己的深夜剧,因为中国所播的深夜剧,但仅仅是时段凑巧而已,绝大部分都是热播剧的二轮播放,或者一些制造粗劣,没有明星出演,内容又乏善可陈的鸡肋剧,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治疗失眠,或帮观众催眠。
  一个国家的电视剧产业是否丰饶,数据只是一方面,产业链的完整的细部的精致化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日本的深夜剧,正是特意为深夜这个时段量身打造的,唯有如此,才能体现诚意。不过,话又说回来,诚意不是免费的一一从2000年朝日电视台率先以一部经典之作《夜叉》拉开深夜剧的帷幕之后,经历了《圈套》《OL栈道》《导游小姐》等火爆一时的优秀剧集的洗礼,深夜剧的题材类型越来越多,收视也越来越高一一当夏季日剧《Life人生》达到14.5%的收视率之后,午夜档的高收视已经不再是设想一一不过,高收视毕竟是个例,绝大部分的深夜剧收视率都不高,基本都在8%以下。日本这么多电视台,真正参战深夜剧到今天也就四家。包括把深夜剧带入黄金年代的朝日电视台,深夜剧的创始台富土电视台,以及总是小成本只喜欢玩零点档的东京电视台和ABC电视台。
  日本只有NHK一家国营电视台,其他300多家全部是民营电视台,各自为政的结果是群雄争霸互不相让,却也极有默契地各开互不;中突的日剧时间档,比如朝日电视台和富士电视台都有星期六深夜档,但为了错开时间,富士电视台故意安排在晚上11点,因为朝日电视台周六深夜档是零点之后。因为朝日电视台这几年的努力,他们成为日本深夜剧中的霸主,虽然不算是搞什么垄断,但朝日深夜剧早已深入人心,在富士电视台去年开播周六深夜剧档之前,深夜剧收视排行榜前十的作品全部都出自朝日电视台,由此就可见一斑。但黄金档的巨头,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朝日电视台在深夜剧中横行无忌所向披靡呢?于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深夜剧档从去年4月开始推出,富士电视台正式问鼎高收视深夜剧,一举粉碎了朝日电视台永久称雄的美梦。
  看来,“深夜劇”虽然不是大蛋糕,却是兵家必争之地。本期的“搜索”推荐的都是口碑和收视皆不错的深夜剧,大部分都可以在网络上观赏,我好奇的是,你会选择在什么时间段观看呢?
  圈套
  《电视指南》点评:
  日本的深夜剧有一类题材亘古不衰,那就是恐怖 鬼怪。最出名的就是《鬼来电》,后来还被翻拍成电影。但这类题材毕竟受众太窄,可恐怖剧那种神神叨叨的气质又悬念十足 充满猎奇。怎样才能取长补短呢7《圈套》交出满意的答案。
  这是部讲“神通”的搞笑悬疑剧。该剧英文名字叫《Trick》按照字面的意思.trick解释为诡计似乎更为恰当 些。但是刁蛮小民耍尽手段骗得的不过是区区钱财,而倘若一个社会连政府都整日想方设法利用政策剥夺老百姓的养老钱 医疗费 学费,甚至于你几乎被那种种条款搞得云里雾里不知东西 乖乖掏钱还一副感恩戴德的心情.用“圈套”这个词真是非常恰如其分。一个国家的良心已经坏掉了,和耍trick的骗子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每集其实都有杀人事件,像一个另类的推理片,根太就没有冷场的时候。《圈套》一直遵循着日本人偏爱的密室杀人案推理路线,上演着愚昧和轻信的闹剧.以及笼罩在种种骗局Z上的神秘主义。在这所有一切之后,是日本人挥之不去的对死亡主题的迷恋。如果《古畑任三郎》可以用传统意义上经典的推理剧模式来概括,《金田一》就是少年对成人世界的蔑视和宣战,那么《圈套》便市井得多,它嘲弄金钱和权威,在匪夷所思的剧情里,观众无须投入给角色过多的同情或者憎恶切都在情节的转移中被颠覆了,它没有经典的煽情桥段,没有深刻挖掘人内心隐秘的意图,观众只需要“享受”剧作者的恶作剧和制作群体的绝妙创意。它是平民版的死亡盛宴,普及本的世纪末预言。
  马赛克日本
  剧情简介:
  剧中的男主角是一个文弱、低调的典型日本男青年常末理市,因为公司裁员而回到家乡,在家人的威逼利诱下进入了一个神秘的集团GALAXYZ,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个专门制作成人影像的公司,犹如经典系列剧《世界奇妙物语》一般荒诞的“成人之旅”由此展开……
  《电视指南》点评:
  日本的晨间剧和大河剧都跟中国的《雍正王朝》这样的剧类似,正儿八经地普及一下历史知识,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散发着正能量,月九这类剧的商业气息比较浓,紧跟当下潮流,人物装扮时尚,话题轻松。日本的深夜剧,简直就是日本电视界的良心,在非黄金时间,用略浮夸的表现形式探讨着一个又一个敏感又晦涩的问题。我承认,一开始我是带着略猥琐的心来围观这部剧的,但是看完才知道,不愧是《东京爱情故事》的编剧,用这样一部感观冲击很强的剧表现了自己批判社会的野心。第一集一上来就各种呻吟,各种露点,看得观众肾上腺素飙升得厉害。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才发现,这是披着情色外衣的大尺度纯爱剧。   曾经创作《东京爱情故事》《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等纯爱经典的编剧坂元裕二仿佛脑洞大开,用一部《马赛克日本》彻底颠覆了自己以往文艺、清新的风格路线,转而选择挑战成人话题的深夜档,仿佛从一个极端跳入另一个极端,亲身践行着日本人“近乎变态”的世界观。坂元裕二和老搭档水田伸生利用深夜档的强大优势,尺度全开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疯狂的产业内幕,《马赛克日本》里的情色行业注定是被扭曲、夸大的,但是创作者的态度也由此可见一斑。从主人公常末理市的视角看去,他所理解的“特殊行业”是变态的、不正常的世界,然而这个公司里的每一个人,甚至小镇的居民,都已经对此麻木不仁,因为这个行业可以赚钱,可以带来丰厚的收入和盈利,于是人性退而求其次。因此观众在一开始,想必也都与主人公样,对很多情节难以接受,甚至产生“不适感”。
  片子之所以叫“马赛克日本”,我想是因为这个“马赛克”并不是打在小电影上的码,而是打在社会上的一层遮羞布。社长对“马赛克”的解释很有意思打了马赛克就可以当做事实上什么都没有发生了吗?卖淫被禁止了还有红灯区,赌博被禁止了还有柏青哥店,意思就是改变一下方法就行得通——说到这儿,寓意已经非常明显片子从AV的马赛克引申到肮脏现实中的利益链条,暗讽了那些表面耻于不堪画面实则乐此不疲的人们。在社长看来,马赛克就是一层虚伪的假面,自欺欺人。但是他又必须戴着这层面具,为的是在这个社会生存。在编剧循循善诱式的叙事技巧下,短小精湛的《马赛克日本》却给人留下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首先在日本人的脸上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又用温暖细腻的人性解读着这个看似“丧心病狂”的行业,挖掘女优背后的辛酸泪,犀利地解读人们对待成人录影带的各种看法,最终回归到“食色性也”的基石之上。主人公在一次次震惊之后,发现原来自己也身在其中、难以独立,甚至最后选择了守护公司,完成了“从屌丝到英雄”的艰难之路,让人不禁失笑。这到底是温情,还是讽刺?
  谜之转校生
  《电视指南》点评:
  刚看完马赛克,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就是编剧岩井俊二的加盟。这是曾经执导过《情书》《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 切》《燕尾蝶》等经典电影的日本电影导演岩井俊二首次担纲电视剧编剧,噱头十足,岩井俊二自《情书》以来 直拥有 批死忠的文艺粉,所以不管是在黄金档还是深夜档,都不会影响拥趸们观赏,再说了好像文艺青年更喜欢熬夜追剧吧?
  和《来自星星的你》一样,《谜之转校生》也是讲述外星人的故事。该剧由创作过《被狙击的学园》《穿越时空的少女》等作品的眉村卓1967年在学年别月刊学习志上连载的同名小说改编,曾在1970年的NHK“少年电视剧系列”中被搬上银幕。此次翻拍成电视剧,依然获得不少科幻粉的青睐。和电影相比本次电视剧将保留原作的世界观但将主人公设定为高中二年级学生。
  201 4年注定是娱乐产业的科幻年好莱坞集中生产了一大批科幻大制作《星际穿越》《超体》《彗星来的那夜》《银河护卫队》《超验骇客》,韩国的软科幻爱情剧《来自星星的你》其受欢迎程度我就不再赘述:中国没有自己的科幻剧,但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科幻小说也收到空前的追捧和热爱,卓越和当当曾 度脱销。日本在2014年的科幻代表作有电影《机器人大爷》和电视剧《谜之转校生》。
  和其他科幻剧相比,《谜之转校生》风格非常鲜明和个人化。毕竟是岩井俊二的脚本,导演又是文艺青年长泽雅彦全剧都是采用不可思议的全胶片拍摄晃到晕眩的长镜头,还有各种诡异莫测的视角,傲娇的对白,肖邦的配乐……综合在一起就是这部岩井风肆意狂卷飞扬跋扈的《谜之转校生》。
  娘王
  剧情简介:
  过着普通生活的女大学生藤崎彩(北川弘美饰)因为父亲经营的小公司的破产,生活开始有了大转变。为了替父亲偿还债务,彩决定下海从事赚钱最多的女公关职务。恰逢这时,号称夜总会之王的六本木正在举办名为“Rl”的第一女公关的比赛,奖金为5000万日元。彩为了获得高额奖金,开始了征战六本木第一女公关之路。而她所面对的对手是来自四处的优秀女公关,毫无经验的彩最初四处碰壁,但坚守住的彩能否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娘王呢?本剧改编自同名漫画,是小说家仓科辽<霓虹街》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分别为《夜王》《女帝》。该剧还汇集了眾多日本AV女优的加盟。
  《电视指南》点评:
  《西崎:不要把自己的真心交给别人,在这个夜生活的世界里。
  彩:为什么?
  西崎: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到最后。
  彩:我没有其他东西了,能给予客人的就只有真心了。
  西崎:正是因为交付真心,才让你自己伤心。
  彩:但是因为伤心才证明有了重要的感情。我,不能丢掉这种重要的感情。
  西崎漂亮的话留在白天再说吧。
  听了这番对白,大概也知道这部戏的主题了吧。其实,这也算是职场剧了吧。讲述女公关(或日陪酒女)的生活和职业,在软色情的包装下,走的其实还是励志剧的老路子。女主角的意志就是:“我不认输,不管是什么事。即使是实现不了的事情,我也要让奇迹发生。我会实现奇迹给你看的。”
  但是你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部戏——一个聪明女人不了解男性群体的思维模式、欲望与观念,怎么能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获得成功?有时候不得不说,最了解男人的女人还真是这些风月场的女子。《娘王》至今已经拍了三部,或许它在艺术上并没有太大的贡献,但一部剧能接连拍三部至少说明它的受欢迎程度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对题材的猎奇心理。
  剧中有一个情节:知识女性到风月场所声讨那群卖笑女人的一番慷慨陈词,最后被女主柔情说教瓦解。且不说说教的内容,这种创意和切入的视角非常犀利。至少在女性这个群体里来说,仍然是多样化的,女人间的误解也从未消除过,觉得主角舞其实代表着一种女性魅力的综合,既能在风月场上展示自己的魅力,同样又能在白日的都市协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所谓的“分母人”(指能轻易融入各种群体与场合,而不显得格格不入的人),不难看出,这是日本社会最为推崇的女性形象与价值观。   表面看,女主角很傻很天真,我却深以为她大智若愚。那三寸不烂之舌见人说人.见佛说佛,一路有贵人相助,虽然最后在实力上还差Top一段距离,但积累的人脉与人气已经足够她下半辈子受用了。很多人都忽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成为娘王,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色相,而是情商。情商高也不是宫斗戏里的尔虞我诈,事实证明这些伎俩一次或许有效,用多了就是玩火自焚。《娘王》这次制作突出的并非简单的天真与道德就能荒诞地在夜世界里胜出,而是那种大智若愚的圆滑,杏藤舞的圆滑连她自己都骗过了,所以显得自然未经雕琢。日本社会崇尚勤勉、圆滑,能带领团队、不过分突出自己的成功者。日本的电视人能有这么一支独树一帜、不拘一格且认真执着探讨社会问题,人性欲望与黑暗面的制作团队,真是令人羡慕。
  我的确要说,很佩服戏里演得用力用功的那些AV女优。要知道,普通人没有经过正规舞台剧训练与长年的实物模仿,在镜头前是很难配合时间轴且表达得自然到位的。虽然仔细看很多地方她们眼神飘忽、面部僵硬,动作不自然,但我却惊喜地发现她们有能够融入人物的表演天赋。比如苍井空,不愠不火,入木三分,估计是年龄到了,多了份成熟。
  夜王
  《电视指南》点评:
  电视剧的开篇,便是 个充满磁性嗓音的魅惑旁白:“新宿,歌舞伎町,在这条街上,即使没有学历和金钱,只要努力的话就会有成果,只要成功就能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景色 能够抓住这般景色的人,被称为‘夜王’,召唤着传说般的男人。
  《娘王》讲的是女公关的故事《夜王》讲的则是男公关的故事。两者遥遥相对,颇有些互文。但是,如果要以色情眼光看这部剧,恐要大呼上当,因为该剧虽以红灯区男女为叙写对象, 却无关色情,剧中所谓牛郎,主要靠陪酒陪聊赚钱,定位为男公关更为合适。《夜王》和《娘王》的异曲同工之处正在于都是以情色为噱头,重弹日剧经久不衰的旧调——励志。
  先说经营理念。能在生存状态恶劣的歌舞伎町站稳脚跟,跻身一流必须有独特的经营理念。用老板的话来说,就是既能赚钱又能让所有女性感到幸福。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获利,但是没有高远的眼光和崇高的追求,固步自封无心进取,所谓满足客户真正需求也就无从谈起企业的发展也将囿于一隅 止步不前说到“滿足”,绝非情色满足那么简单尤其是服务对象为女性,所以不能以性福”为唯一指标,而是切要以“幸福”为第一要义。所以除了关照身体,还要照顾到客人的内心世界,致力于解开顾客心结,而非以暂时的欢娱来逃避烦恼。牛郎这一职业 下子被提升到与心理医师比肩的位置,在陪人娱乐之外史添加了情感沟通、疏解情绪等内容,虽说也是拿钱办事,但在铜臭之外透着一层温情脉脉的气息,主客双方的感受与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相比,自然大为不同。
  “你敢小看牛郎,对于牛郎而言,结果就是 切。八年来 我没有让任何人动摇过我第一的地位你知道为什么吗?女人和金钱划等号。是凭着这个信仰到现在的。你觉得你的天真能得通吗?”虽然说牛郎把女人和金钱划等号,但是,除了尊重那些一掷干金的大客户,也要照顾到那些囊中羞涩的小散户。如果只做到前者,优点是省时省力 节约成本 缺点是对单个客户过于依赖,容易丧失独立性和主动性,一旦失去客户 便将面临灭顶之灾。
其他文献
罗晋身上,生动地演绎着一句话,他的感性和痴情是刻在骨子里的。  罗晋身上,生动地演绎着一句话,他的感性和痴情是刻在骨子里的。他笑起来的时候很腼腆,细心发现的话,有对浅浅的酒窝。平易近人、温和有礼、又很有趣,是他给我最直观的感受。他饰演的角色多少带着他生活中的影子。近日,由他主演的《锦绣未央》,自开播以来,话题热度便持续走高,微博热搜频频能够出现他的身影。  拓跋浚  是与我最接近的一个角色  在《
DC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大片《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于3月25日公映,3月11日,蝙蝠侠本·阿弗莱克、超人亨利·卡维尔和导演扎克·施奈德来到中国,在北京举办了亚洲发布会,开启影片全球巡礼第一站。发布会一开始,超人和蝙蝠侠二位本尊就摆出了海报中的对视Pose,看起来火药味十足,但对话中却能看出两人的默契。对于如何打造好一个关注度如此之高的作品,施奈德表示他在遵循原作漫画的同时也有自己的风格,而两位
2012年 乐视网高清影视2月排行榜    2月电视剧风云综述  在2011年尾,占据乐视网高清影视排行榜月榜单的《钱多多  嫁人记》和《你是我爱人》随着新剧的播出和更新,名次跌落到榜  尾。春节前点击率位居第三名的谍战剧《黑狐》凭借新颖的动作设  计和英雄式的角色魅力一举夺得2月月榜的冠军之位。与春晚失之  交臂的小沈阳主演的古装轻喜剧《怪侠欧阳德》则位居第二,也随  着春节假期,笼络了大量的人
“我个人觉得这个人物打动我的是他的信仰,从一个土匪一样的人成为共产党员,而且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这个过程让我很感动。”  ——林永健  大多数人最初认识林永健,源于他在春晚小品里的“天津大姐”形象,林永健的走红,恰恰和这个时代发展过程中,观众的审美趋向在变革有关。荧屏中从不缺少高大全的端正形象,但这样一个虽然长相差了些,但智商情商都不低,有喜剧天赋、善于调侃自己又不缺乏正能量,还能和现实生活中的
世间之事,大抵逃不过一个“缘”字。采访王超之前,本刊做了“中国电视剧名片”的盘点梳理,致敬优秀剧目。而我负责的部分是千禧年之后的梳理,恰巧王超的力作《历史的天空》《炊事班的故事》《重案六组》《二炮手》等剧目悉数囊括在内。我想面对这样一位熟悉的“有缘人”,采访起来必然是游刃有余的。虽然既定的采访时间是9点半,但是早早起来晨练然后送家中一年级“小豆包”上学的王超提前半小时抵达了约定地点。一身运动服、没
侯京健,85后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7年他正式出道,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反腐风云录》。2010年,他在历史题材电视剧《铁肩担道义》中饰演毛泽东;2013年,他出演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献礼剧《毛泽东》,在剧中饰青年毛泽东;2014年,侯京健在谍战剧《省港大营救》中担纲男一号叶家桐;2015年,主演职场励志情感剧《大猫儿追爱记》,同年参演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2017年,
“精品出东仑,活儿好不粘人”是东仑传媒的企业口号,而这句谐谑的公司理念,看似顽皮,实则真实地代言了乔柏华的时代和乔柏华的风格。  乔柏华,东仑传媒董事长。作为一名85后的年轻制片人,他入行已有十几年,他帮剧组买过盒饭,做过场记,凭借着骨子里的热爱和读书、阅片无数的“内容审美”,20岁单挑制片人一角,打造了《成家立业》大获成功,之后陆续推出了《媳妇是怎样炼成的》《别叫我兄弟》等都市题材作品,备受关注
“我所做的所有的努力和转变,都是为一件事情——演戏。我相信,虽然观众只能从镜头前看到你,但如果你真的把一切都做好了,观众会跟着你演的人物走。角色没有大小,每个角色都需要认真对待,我把演戏当成自己的生命,当成人生最宝贵的经历去珍惜它。”  ——林继东  这是一个最不以年龄论英雄的时代,对于演员更是如此,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这句话盛行的时代早已蒙尘,对于一个根本无法提前做出决断“谁能成就”的时代,有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夏至未至》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排同时段前三,居高不下。剧中对校园生活描写细致,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都极其真实,尤其是剧中的“反面人物”程七七,让观众又爱又恨。  最初,由柴碧云饰演的程七七就像青春时期很多闺蜜同伴一样,热情开朗、充满活力,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才发现她真实的一面。她敏感、孤独,所有的自信与气场,只不过是她脆弱心灵的伪装。她的存在就好像每
“能记得起的上一部比较火的情景喜剧大概也就是《武林外传》了。”老徐是一位酷爱情景剧的朋友,以上是他最近跟我吐槽说的话。问其对最近比较火的《爱情公寓》的看法,他无奈地说:“那个具体来说不叫情景剧,配的笑声特别的假。而且明显抄袭《六人行》。水土不服,骗骗刚看情景剧的幼齿还行,我这种资深情景剧的爱好者才不上那个当。”  想当初,《武林外传》的播出能跟当年的春晚叫板。追溯到最早的《我爱我家》更是引发狂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