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篾匠的手艺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嘉靖年间,徽州古城小北街上开着十几家竹行,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老洪竹行。这老洪自己的手艺过硬不说,带出的徒弟也多,所以他家的竹行成了徽州的金字招牌,别的竹行只能仰其鼻息。谁要是不长眼抢了老洪的生意,就甭想在小北街混下去。
  这年春天,老洪竹行对门的“老潘木器店”忽然摘下招牌,挂上了“潘家竹行”的老招牌,重操旧业了。
  知情的人见状都悄悄议论:五年前,这潘家竹行的老板潘冬林,为请名医救治重病老母,情急之下降价处理了一批竹器,却不知道他的临时降价,害得老洪少赚了很多银子。从此老洪就盯上了潘家竹行,派人专门去挑他们店里竹器的毛病,然后四下宣扬。没过多久,潘家竹行的生意便一落千丈,只好摘下竹行招牌,转行卖木器混口饭吃。
  这回,潘家竹行难道是想东山再起?
  奇怪的是,潘家竹行并不急着在店里摆上竹器,只是在店门口摆了个摊,一位长相俊俏的小篾匠在摊上断竹取料、剖竹刮皮,然后开始编徽州人烘茶用的焙兜。
  这种焙兜做工非常讲究,黄竹面料的外圈要结实美观,里面青竹面料络成的焙兜顶更要匀称结实,坡度不能太陡也不能太平稳,一般的篾匠师傅一天工夫只能编一个。
  可这小篾匠真是好本事,这太阳还没落山,他就把两个焙兜编好了,不但样式好看,用手里外一摸也不带一个竹刺儿,实在无可挑剔。
  对着老洪竹行编制竹器,还真有点班门弄斧的意思,自然引来众人围观,大家看了小篾匠编的焙兜,都夸他手艺棒。
  对门店外这么热闹,老洪又岂能坐视不理?在众人的夸奖声中,老洪竹行的伙计王胖子挤上前去,酸溜溜道:“这焙兜倒是看得过去,就怕不够结实,中看不中用啊。”
  小篾匠望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说:“焙兜结不结实,胖大哥你站到顶上试试,不就知道了?”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惊呆了。以往的确有爱显摆的篾匠,编好焙兜后,让小顽童站到顶上来个“金鸡独立”,展示焙兜的结实。可孩童一般只有四五十斤重,王胖子足有两百斤,让他站到焙兜顶上,这不是请人打脸吗?
  王胖子求之不得,抬脚就往焙兜顶上站。出乎意料的是,直到王胖子颤抖着腿勉强来了个金鸡独立,焙兜仍然纹丝未动。围观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夸小篾匠的手艺真是到家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小篾匠仍在潘家竹行店门口编制各种竹器,竹筛、竹篮、竹箱、竹席,一件件精美的竹器展示在大家面前,好多围观者都要出钱购买。潘冬林却在一旁拱手道:“承蒙各位错爱,这些只是样品,大家想买的话,小店过几天就有大批竹器上货。”
  有人问潘冬林这手艺高超的小篾匠是从哪里请来的,他一脸自豪地说:“这是我儿子潘俊峰!”
  大伙这才明白,潘家父子二人这几年来卧薪尝胆,就是要争回之前那口气。
  整个徽州城都在夸赞小篾匠潘俊峰的手艺,对门的老洪终于坐不住了,叫来手艺最好的徒子徒孙,轮番跟潘俊峰比试手艺,到最后老洪还亲自出马,却一一败下阵来。
  老洪像斗败的公鸡,眼睁睁地看着潘家竹行东山再起,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但潘家父子不像老洪,并没有仗着名气欺行霸市。好几次,有外地客商来订购竹器,因为数量太多,潘冬林还把客商介绍给老洪和其他竹行,有钱大家赚。
  潘家竹行的名头越来越响,外地客商来徽州进竹器,首选就是他们家。屈居第二的老洪自然不甘心,可是不论他压价卖货,还是让徒子徒孙帮忙拉生意,都比不上风头正盛的潘家竹行。
  没过多久老洪便抑郁成疾,把竹行生意交给儿子小洪打理。小洪为人圆滑,知道斗不过潘家竹行,便处处向潘家父子示好。

  这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潘冬林父子正要关门打烊,小洪忽然带着一个挎刀的大胡子壮汉走进店里,大胡子掏出一张图纸递给潘冬林,皮笑肉不笑道:“听小洪老板说,你们竹行的篾匠小师傅手艺顶呱呱,不知能不能编出刀枪不入的竹盔甲来?要是编成了,我要一千副,每副给你们五两银子!”
  小洪在一旁赔笑说,自己没那手艺接,只求潘老板生意做成后,别忘了他的好处。
  潘冬林问要这竹盔甲干啥,大胡子皱起眉头道:“不该问的你别问,反正到时候不差你银子便是。”说完他掏出一锭白银往柜台上一按:“这是定金,三天后我来看样品。”说完他带着小洪转身就走。
  潘冬林愣了愣,伸手去取大胡子留下的银锭,却发现银锭已陷入柜台板。这大胡子絕非善类呀!可这是一单大生意,要能做成,潘家竹行就更上一层楼了。
  潘冬林把图纸拿给儿子看,问他能不能弄出这样的竹盔甲来。潘俊峰看了看图纸,说:“我试试吧。”
  三天后的傍晚,大胡子如期而至。潘冬林赶紧拿出儿子编制的竹盔甲,大胡子却让他穿在身上。潘冬林依言穿上竹盔甲,大胡子突然冲他连砍了几刀,结果竹盔甲四分五裂,潘冬林倒在了血泊中……
  潘俊峰一早出去收购毛竹了,等他回到竹行时,发现竹行的招牌被人砸碎,父亲早已气绝身亡,地上全是沾血的碎竹片。不用说,凶手就是那该死的大胡子。潘俊峰正想去报官,大街上忽然传来阵阵厮杀声,接着便听见有人惊呼:“强盗来了,官府都被砸啦!”
  过了几天,潘俊峰才晓得这次闯入徽州烧杀抢掠的是一帮倭寇,那大胡子壮汉竟是倭寇头目。他去老洪竹行质问老洪父子。
  可老洪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小洪指天发誓,说他也不知道大胡子竟然是倭寇头目,只是听他的要求苛刻,就把他带来潘家竹行,想让潘俊峰出出丑。
  老洪听儿子这么说,长叹了一声,为证清白,他拖着病体亲自将小洪押去了官府。潘俊峰见状,也只能作罢。
  不知道是胆小怕事,还是太过伤心,潘俊峰关掉潘家竹行,给父亲烧过满七后,竟然不告而别,失踪了。
  潘家竹行大门紧闭,老洪竹行的生意马上红火起来。可奇怪的是,老洪一点也不开心。
  三个月后,小北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天上午,一直店门紧闭的潘家竹行忽然店门大开,小篾匠潘俊峰终于露脸了,接着一队官兵敲锣打鼓送来了徽州知府亲题的“潘家竹行”招牌。
  大伙这才知道,小篾匠是去找他的师父一起研究竹盔甲了。研究成功后,他们赶制了一千多副竹盔甲,悄悄送到前线,无偿送给了抗倭将士。穿着这些轻便灵巧、刀枪不入的竹盔甲,抗倭将士们英勇杀敌,打了不少胜仗。
  大家纷纷向潘俊峰竖起了大拇指,就连死对头老洪也带着儿子小洪前来祝贺。
  没想到潘俊峰却向老洪深深鞠了一躬:“洪师傅,谢谢您!要是没有您鼎力相助,我和师父也编制不出刀枪不入的竹盔甲来。”
  众人忙问何故,潘俊峰却说这是机密,不可外传。
  只有他和老洪心知肚明,当初潘俊峰去求师父帮忙研究竹盔甲,忙了一个多月都没成功。就在他们束手无策时,老洪忽然带着增强竹片韧性的祖传秘方找到他们,说了八个字:“竹节最硬,竹根最牢。”潘俊峰他们这才用老竹根竹节部位的竹片,成功地编出了刀枪不入的竹盔甲……
  (发稿编辑:赵嫒佳)
  (题图、插图:谢颖)
其他文献
大志住在黑沟村,从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市局做刑侦工作,跳出了农门。大志的父亲贺老闷松了口气,二十多年没开晴的脸上有了笑模样。村里人纷纷起哄,让他摆两桌给大伙儿沾沾喜气。贺老闷爽快应下,定下时间后列了个名单,想把关系好的都叫来。这天大志下班回家,见父亲正对着名单发呆,手中的笔在一个名字上画着圈,连儿子进屋都没察觉。大志一看,圈里写着“大孟”,他好奇地问:“爸,大孟是谁呀,让你纠结成这样?”贺老闷吓
早年间,有个村二十里外的蛤蟆乡要建水库,让全县所有村支持,每村出三个壮劳力,三个月换一次。村里的老徐犯了难,这次轮到他去了,可他却出不了门。为啥?他家里穷得叮当响,全家五口人只有一床棉被,晚上睡觉,三个半大孩子和两口子挤在一起睡。老徐去建水库,就得住在工地上,这大冬天的,必须带铺盖卷儿,可家里只有一床棉被,怎么分?他带走了,老婆孩子就得挨冻;要是不带,晚上他在工地上不冻死,也得冻残废。就在老徐左右
王平是个顺风车司机。这天深夜,他在街头开了好几圈,一直没有生意。因为前段时间有个女孩坐顺风车出事了,现在深夜打车的女孩很少,都是一些喝醉酒的男人。王平不愿意接待那些酒鬼,拒载了两个客人,其中一个投诉到平台,平台警告王平,他积攒的信用积分快被扣完了,若继续拒载,以后就开不了顺风车了。就在这时,王平接到了一个单子,他开车到了指定地点,远远地观察了一下。这是一个长头发女孩,上身穿着运动服,下身穿着长裙,
刘大胜退休后,对收藏产生了兴趣。这天,他听说滨河市最近正在举办古玩展销会,就坐高铁赶了过去。在一家古玩店转悠时,刘大胜突然腹痛不已,店经理孙江是个热心肠,当即将他送到了医院。原来刘大胜是急性肠胃炎发作,孙江见他人生地不熟的,就在医院里照顾了他一夜。第二天出院时,刘大胜想回到孙江的店里,买几件东西。孙江笑着说:“大胜,我知道你想买几件东西答谢我,你的心意我领了。你呢,赶紧回家调养,我这就送你去高铁站
金老大在景区旁建了家温泉酒店,开业一段时间后,人气却不旺,他就印制了一批VIP会员卡,想搞点促销。这天,金老大的一个朋友高铭来找他喝茶,金老大递上一张卡,说:“老弟难得来一趟,给你张至尊金卡,可以终生免费泡温泉,以后多带点朋友过来哟。”高铭很高兴,收下了卡。一天傍晚,金老大正发愁没客人,就见一个土里土气的大叔走进了酒店。大叔大大咧咧地来到前台,自豪地掏出一张卡:“我来泡温泉!这是高铭给的卡,我是他
這天,刘冲锋的爷爷遗体要送去火化,孝顺的刘冲锋想到爷爷一辈子节俭,便下决心要给爷爷买一个最好的骨灰盒。在火葬场的商店里,刘冲锋最终挑选了那只最贵的紫檀木骨灰盒,付了钱,说好等仪式结束后就取走。简短的仪式结束后,爷爷的遗体被推去了火化间,刘冲锋赶紧来取骨灰盒,到了商店他却傻眼了,因为工作人员说这个骨灰盒不卖了。“钱都交了又不卖了?”刘冲锋怒发冲冠,非要讨个公道。商店的经理闻讯很快赶来了,解释道:“紫
曲曉海刚和郝春贤处对象时,喊郝裁缝郝叔,见了几次面后,把“郝”字省去,直接叫叔,显得亲热又随意。郝裁缝是细心人,嘴上不说什么,一到换季,准保给曲晓海做件新衣服。曲晓海感动得鼻子发酸,背地里和郝春贤说了几次:“你爸真是个好人。”两个人春天开始处对象,转过年,又到了春天,两家的长辈——郝春贤爸和曲晓海妈,就张罗让他们结婚。婚礼上有个步骤是改口。郝春贤已经鞠完躬,喊过了妈,红包也揣进了怀里;曲晓海鞠了躬
這天,老安出差回到家,已是半夜。老婆早睡下了,听到声音,迷糊中和老安拥抱了一下,却像被蜇了一下般飞快地推开了他,然后厉声问道:“你去哪儿鬼混了?”老安说:“开什么玩笑?我这不是刚出差回来吗?”老婆却一副不肯善罢甘休的架势,说:“不要以为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嗅觉迟钝,我能迟钝到认不出我自己男人的味道吗?”老安生气了,说:“你累不累啊,有话直说!”老婆说:“你倒厉害起来了,心虚了吧?说,你身上哪来的香水
◆ 如携带单肩笔记本电脑包,请在背包正面寫上“同城速递”;◆ 如携带中型手提旅行袋,请写上“管道疏通”;◆ 如携带大型拉杆行李箱,请写上“专业保洁”;◆ 如携带大量纸箱,请写上“商务快餐”;◆ 钱包上要写“消毒面纸”;◆ 胸前MP3裹上一层纸,上书“速效救心丸”;◆ 身上如携带更贵重的东西,最好抱只鸡,写上“小心禽流感”;◆ 如携美女同行,请在其脑门上贴“人妖”。(推荐者:卧龙城主)幽默驿站◆
小刘的故事临近年关,正是这一年最寒冷的日子。天寒地冻,呼出的白气让眼前的场景有些模糊,坐在驾驶室里的小刘望着远处的露天矿坑,正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小刘201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平朔,成了一名司机。矿上实行24小时三班倒制度,这是他在坑下作业的第三个二班,外面的气温是零下29摄氏度,风力6级,可谓是滴水成冰!可是他顾不了这些,始终专注地操作着设备,直到设备运转暂时稳定、可以歇口气的时候,才想起衣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