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根性撕脱伤治疗策略的探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guo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臂丛根性撕裂伤一直是世界难题,早在上世纪60年代Seddon[1]用神经移植的方法修复5例上臂从损伤的病例,有2例的屈肘功能得到恢复.又有1例用尺神经移植接驳3、4肋问神经移佗修复有效的屈肘功能的报道。

其他文献
浙江湖州市第一医院骨科夏增兵、王丹、袁永健来稿:分别选用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主干--升支为蒂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升支为蒂皮瓣、尺动脉远端一腕上皮支升支为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共18例.术中腕上皮支降支为蒂或主干升支为蒂的皮瓣切取时可带入2~3 cm宽筋膜蒂,保留浅层的筋膜血管网.修复手掌创面时,需于受区找到可供吻合神经与前臂内侧皮神经缝接。
期刊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骨组织外露是创伤外科的常见疾病,往往需要各种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已有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足内侧皮瓣、小腿内侧岛状皮瓣、胫后动脉内踝七皮支皮瓣等修复方法报道。
期刊
期刊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暨创刊30周年刊庆会于2007年10月12日在春城昆明召开,53位编委与会,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蔡丽枫副社长亲临指导。
期刊
在肢体离断再植的临床治疗中,经常因压砸、捻挫及撕脱等造成的合并有血管及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病例,单纯行血管移植,不能获得手术成功,在治疗中非常的棘手。
期刊
目的 研究大鼠腓总神经被切断桥接于胫神经后,再生的腓总神经纤维的来源. 方法 将大鼠右侧腓总神经在胭窝处剪除约5 mm后,将断裂的腓总神经近端和远端分别就近与同侧胫神经上的外膜窗施行端侧吻合,吻合口间距约10 mm;动物存活24个月后,将手术侧近端吻合口以上胫神经剪断,再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远段腓总神经干内,72 h后取材并经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显示脊髓L3-6节段神经元和L4、L5脊神经节细胞,同时
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静脉动脉化再植完全性离断拇指12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临床资料
期刊
目的 探讨闭合性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早期发现和采用显微外科手段治疗闭合性四肢主十动脉损伤34例,及时恢复了肢体血运,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34例患者中27例痊愈,功能良好,4例术后遗留有缺血性肌肉挛缩行跟腱延长术,2例因足下垂畸形而行踝关节融合恢复行走,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2%. 结论 早期发现及采用显微外科手段及技
目的 探讨(足母)甲瓣切取术后供区修复的方法,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足母)甲瓣切取术后25例(足母)趾创面,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其中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9例,采用足背或足底局部带蒂皮瓣修复12例,采用第二足趾皮甲瓣修复4例.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其中2例游离皮瓣在术后6个月进行二期削薄,外观和功能满意.第二趾皮甲瓣修复后的功能在3种方法中效果最好.结论根据(足母)
自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我们应用该皮瓣修复手指严重深度烧伤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