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带动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聚焦于“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以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为例,借助模型分析,详细地探讨了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在发展机理上主要表现为平台、主体、市场、资金和人才等五大要素。基于此,本文认为,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的出路和目标就是搭建一个综合性线上官方平台,通过依靠多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集聚和优势互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五大要素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3
  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其前身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是在两者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兴起的。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集聚化发展是其基本的组织形态和空间形式,而在各地迅速发展壮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主要集聚形式。近年来,杭州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通过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战略,已初步形成以十六大园区为主体,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集群有机配套组成的都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体系。然而,各级政府在发展各自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存在着相互分散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导致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深化提升缓慢等问题逐渐显现。究其原因,目前还没有市级层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进行整合。本文以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为例,通过对产业园主体的调查研究,明确目前产业园的情况,探析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建设,从而作进一步思考。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是在90年代末提出的,随着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逐渐融合,形成了如今的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在国际上很少有“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词汇的表述,各国对此定义也各不相同。例如,英国称其为“创意产业”,而欧洲一些国家称其为“文化产业”。但是,无论是创意产业、还是文化产业等,其核心离不开创造力。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其实就在于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内涵与外延
  目前,国内外对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没有明确定义,在中国,学术界更多地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而这些平台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一种,也开始得到国内学者们的关注。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而创建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平台。线下指的是各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比如,产业园区作为企业集聚平台,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通过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就是是集聚和整合政府、企业及高校等多方面的文化资源,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在线上和线下开发和运营的资源互享平台。
  二、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的要素分析
  国内外经验表明,做好平台建设这篇文章,就等于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因此,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基于厉无畏(2006)①、波特(1990)②等人理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构成要素众多,主要可归结为五大要素,构建出PSMFT模型。具体如图:
  图1 PSMFT模型
  1.平台(platform)
  平台是平台建设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为广大的用户提供服务,包括基于行业的服务、基于企业的服务和基于个人的服务等。本文将平台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的平台可以将服务范围扩展到有网络的任何地方,从而为广大的中小创意企业和创意个体服务。比如国外的creative business和国内的创意云等网站。线下的平台可以分为以产业园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通过招商引资,激发产业动力,引领产业发展。比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杭州西湖创意谷等。
  2.主体(subject)
  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的参与主体应该多元化,相关主体有政府、高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组织和国外相关机构等6大类。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的北京、上海等地,由于各地的政府重点扶持,相关外企引入和龙头企业入驻,再加上北京、上海所在地的高校人才济济,一定程度上对于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市场(market)
  由于消费者具有引导性,因此市场将引领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一般来说,主要影响要素是市场空间,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特定产业发展的规模,作为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存在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这种空间也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现实表明,一些运营水平较高、产业特色明显、企业实力强、区位优势突出,从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才能获得较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形成较好地发展势头。
  4.资金(funds)
  资金投入是平台建设的物质基础。线上平台建设需要电脑设备、技术人员、网站运营服务器等,而线下平台建设需要场地、管理人员等,以及平台的开发、建设、维护等以及创意人才进行相关工作,都离不开资金,否则平台建设无从谈起。资金投入量是有上限的,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进行科学合理决策,大力支持重点创意项目研究与开发,以求早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人才(talented-person)
  人才是平台建设的中坚力量,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大大地拓展了产业消费的市场空间。引进和培养一流的文化创意人才是平台建设的关键,同时要制定引进一流文化创意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学院力量、研究机构、国内及国际交流综合办学等。   三、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的调查研究
  (一)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概况
  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西北部,南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靠杭州绕城高速,坐拥国家级“西溪湿地风景区”生态环境。园区由西湖区政府创建,浙大网新睿研运营管理,享受国家专项财政支持。据了解,项目总规划用地1.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0亿元,共分四期推进,包括高档写字楼、独栋办公花园、特色街区和人才公寓,目标打造成全国一流广告产业园区。
  (二)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发展现状
  目前,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已顺利推进了一期和二期,并成功引进Google浙江营销服务中心、360搜索浙江营销服务中心、当代广告等100多家广告和高技术企业落户。经实地调研发现,西湖广告大厦外部已经建成,但目前仅4层有企业入驻,分别是北斗天绘、慧通、杭州点乐传媒有限公司、国家广告产业园信息交流中心和国家区域广告教育研究中心。此外,西湖广告大厦有特色地引入了广告云厅,里面有广告作品展,也有国内园区互动平台。
  总体来说,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相应的配套设施也正在完备。经实地调研发现,由于园区位于城西,相对来说地理位置较偏僻。尽管近年来随着杭州市大力开发城西,并相应引入了阿里巴巴集团、杭州师范大学等,为城西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相对于已经较繁华的市中心和下沙地区,该地的商场和人员的流动性不是很大。除了在线下发展缓慢,在线上平台发展上也还未成熟,网上平台除了合作网站外,仅有官方新浪博客和新浪微博实现互动性信息分享,但粉丝热度并不是很高。
  (三)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要素分析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的要素分析,借助PSMFT模型就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发展现状,归纳分析如下:
  1.平台(platform)
  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目前没有单独的官方网址,只有一个和西湖科技园合作使用的网站。线上平台也仅有新浪博客和新浪微博。新浪博客仅有一篇对产业园的相关介绍,分别从园区规划、产业方向、平台与服务、西湖广告大厦、扶持政策、入驻流程等六个方面组成,以及一些招商联系方式和局部园区实景图,总体热度不高。相对而言,新浪微博更体现一定时效性,发布的内容分为新闻类、招聘类和招商引资类等。此外,线下平台除了主产业园外,所处的西湖科技园内还有2个周边平台,分别为浙创园和浙大网新园。
  总体而言,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还未发挥其平台优势。就线上平台而言,新浪博客和新浪微博作为第三方平台,在平台宣传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建议可以建立一个官方网站,以及对网站的各个板块进行合理规划,打响产业园的品牌知名度。就线下平台而言,可以利用周边平台优势,定期举办园区文化交流展览会,通过做游戏和有奖竞猜活动,提高园区内的客流量。
  2.主体(subject)
  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是由西湖区政府主导,浙大网新睿研运营管理,并享受国家专项财政支持。近些年,西湖区政府已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强区的财政扶持意见》、《西湖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意见》等扶持政策,特别为园区量身定制的《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区政策扶持意见》都体现了政府对园区的大力支持。此外,园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毗邻浙大紫金港校区、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和杭师大仓前校区,高校集聚性突出。另外,周边分布有阿里巴巴、浙江网新、海创园等企业,龙头企业优势逐渐显现。
  总体而言,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的主体优势明显,随着海创园等周边企业发展,创意要素将会不断集聚。但是,相对于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之江文化创意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来讲,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与其他高校、龙头企业或者国内外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较少,导致品牌号召力较弱,园区所属的西湖科技园区管委会可以成立一个企业外联部门,加强高校、龙头企业和国内外行业组织合作,提升产业园的知名度。
  3.市场(market)
  近几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市场空间也逐渐扩大。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文化创意产业年增加值的贡献在杭州市GDP所占比重在2012年接近14%,2012年杭州市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3511.85元,其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为1060.7亿,占杭州十大产业增加值的30.2%,增加值所占比重已连续3年在十大产业中超过金融和先进制造业排名第一。③
  总体而言,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作为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存在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这种空间也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比如,杭州已兴建不同大小、层次和类别的数十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各产业园相互分散,而且竞争激烈。由于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的目标是打造成全国一流广告产业园区,因此,园区应在当前大量文化创意产业园存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特色和提高运营水平,从而实现脱颖而出。
  4.资金(funds)
  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总投资多达130亿元,资金投入充沛。为了推进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建设,西湖区每年提供8000万元的财政扶持,同时还制订了《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区政策扶持意见》,分别从资金扶持、人才引进、财政奖励等方面给予入驻企业政策支撑。此外,园区通过颁布一系列扶持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吸引大批商家入驻和资金回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在西湖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财政补贴促进园区发展,而园区也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来招商引资,吸引优秀创意企业入驻,为产业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产业园应对资金进行科学分配,同时要注意向那些重点创意项目倾斜,大力支持重点创意项目研究与开发,以求早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人才(talented-person)
  西湖区内汇聚广告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十多所,比如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学校。据了解,每年培养包括硕士研究生在内的广告专业人才2万余名,因此在广告教育资源和办学层次上形成了尖端优势。西湖区开展的以“教授带团队在西湖创业”为核心的“青蓝计划”,吸引众多高校教授、创意人才在区内成立一些广告和设计公司。同时,入驻西湖区的约翰·霍金斯、何见平等创意名家大师,给予广告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极大的带动作用。   总体而言,除了西湖区创意人才的集聚影响,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也吸引了众多英才。比如,中国国际广告节的评审主席、亚太广告节总裁——林俊明,纽约广告节常任理事、麦肯光明广告公司董事长——莫康孙,中国广告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广告协会副会长向建中等广告业界名人大师已入驻园区,为园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源泉。
  (四)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发展的一些建议
  回顾历史,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英国的创意产业已超过金融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而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近几年虽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公共服务平台缺少和功能缺失制约了产业迅速发展。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在线上和线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在政府的牵头下,园区相关人员的运营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进程来看,为扩大园区的品牌号召力和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除了在线下发展运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批优秀创意企业入驻外,还可以在线上成立一个官方网站作为发展平台。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对于建立大而全的综合服务平台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而建立专业性很强的平台又不能满足企业多方面的需求,所以介于两者之间的综合性的专业化平台成为最佳选择。比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是以投融资服务为核心的综合性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产权交易、资金结算等服务。因此,杭州西湖广告产业园可以建立一个综合性线上官方平台,通过依靠多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集聚,优势互补。
  四、杭州市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一些思考
  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杭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近五年来的成效更加明显。从2008-2012年的五年中,杭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每年都是以近15%以上的增速稳步增长,五年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速均高于地区GDP的增速,这也显示出更强于以往的发展势头,见图2。
  然而,就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来看,虽然各区县都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但许多地方仅仅是建成产业园区而已,并未形成园区的产业生态,更谈不上创意生态的优化。此外,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政府驱动下的园区建设模式,而且大多数由于产权体制、市场能力、人员素质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许多仍沿用传统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或者只是停留在招商和物业管理的局面,缺少先进的园区运营理念和治理模式,而且伴随着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园区的成长,原有那种资源分散、任务不明的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甚至可能制约融合发展的深化,因而需要建立统筹协调管理体制,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和发挥各个产业园的积极性。
  由此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直面转型升级问题,其出路和目标就是搭建一个市级在线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该平台上,可以有分工详细的模板,提供给各个产业园进行信息发布,招商引资;各类创意人才可以在平台上经实名认证和审核后发布自己的创意作品。总之,能真正做到给予政府、企业以及创意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一个交流和交易的平台。
  五、结语
  在当今知识、信息和网络社会化时代,文化、创意已经不单是产业振兴问题,而是人类基于产业融合推动创意经济、创意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性潮流。作为一个综合性资源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各方力量的汇集,在追求量化的同时更别忘了质化的提升。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中国的文化创意事业会越来越好。
  注释:
  ①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A].2006年出版.
  ②波特“钻石模型”.
  ③根据杭州市文创办历年公布的数据整理
  参考文献:
  [1]袁帅.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内涵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8.
  [2]赵继新,楚江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23(2):1-7.
  [3]程正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问题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21(4):5-8.
  [4]常玉娥.浅议文化创意产业及其辐射影响力[J].当代经济,2012(21):58-60.
  [5]史扬.科研平台建设构成要素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3(2):55-57
  [6]Xin Gu: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reative clusters in Shanghai. City, Culture and Society, 2014, Volume 5, Numbers 3, Pages 123–130.
  作者简介:柴巧云(1992–),女,浙江宁波人,专业:经济学。
其他文献
摘要: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将财务信息与业务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军工行业壁垒逐渐被打破。许多具有技术和经济实力的非军工企业积极参与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活动,军工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汇总,作为知识密集型的军工企业必须兼顾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经济增加值及质量成本进行结合,来探索适合军工企业控制产
摘要:本文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对经济过剩宏观调控的基础之上,归纳总结了应对过剩经济的措施,旨在为政府调控产能过剩提出经济政策建议,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过剩;金融危机;调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01  经济过剩最直接的表现是商品的供给大于商品的需求,从价格层面来讲是全社会大多数商品
摘要:在当今世界的美国,我们能看到美国的公民可以任意前往任何一个州去居住,并且可以享受该州本地公民的一切权利,受到与本地公民完全同等的待遇,这就是迁徙自由权!但这项权利并非每个国家公民都拥有的。这是因为美国实行特殊的户籍管理系统,而且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自由”二字。与此同时,自由的迁徙对于社会的进步也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迁徙自由;户籍管理;看不见的手  中图分类号:DF72 文献识别码:A
摘要:经济和金融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话题,从古代的物换物、金属货币,再到今天的互联网经济繁荣,可行有效的金融载体一直是经济领域关注的热点。伴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金融行业也同互联网搭建起一个平台,互联网金融成为了当前金融发展的热门。由于互联网具有时效快、操作便捷、成本低、人群广等特点,作为金融的载体使得金融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着重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通
摘要:房产税是我国初始税种之一,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主要税种推行,直至2011年才在重庆、上海两地开始房产税试点。本文以房价收入比为媒介,说明房产税在重庆的试点起到了抑制投机泡沫,引导房市合理发展的作用。并结合国内外的房产税实行经验,对我国的房产税改革提出了,以分散地方财政收入为目的、公开透明、以提高居民整体福利为首要目标、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等四点建议。  关键词:房产税;房价收入比;房产
摘要:辽宁省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老龄化形式严峻、流动人口增长迅速、健康管理研究起步晚以及服务内容定位不明确等等,面对这些问题需要辽宁省从完善相应制度、细化健康管理项目、创新管理模式、增加资金投入等途径入手,提高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关键词: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
摘要:调查发现,以平顶山新城区为例的空城内近90%住房空置率高于50%,城内医疗、交通和商业等配套设施的缺乏和就业、生活的不便使得城区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分析认为,规划不健全、配套设施建设落后、产业支撑不够等是形成空城主因。为避免和解决空城问题,提出全面面做好新城各项规划、加强配套设施同步规划与建设、加大产业支撑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平顶山;空城;现状调查;成因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01 文
摘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环境污染风险的措施,已具备作为强制保险实施的条件。本文从费率的设计、五赔款优待制度、沟通机制、理赔服务等几个方面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分析,以期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关键词:环境污染;强制保险;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F84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  环
摘要:生态移民对于欠发达地区解决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课题组通过本次实地问卷调查,了解移民区的各方面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总结了移民区发展存在的缺点和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移民;移民安置;红寺堡移民区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管理趋势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求部队管理人员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以部队的职能和特点为基础,积极创新部队管理模式。如何更好地加强和创新部队管理模式,就需要我们对部队管理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当前武警森林部队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路径,对提高战斗力,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部队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管理;森林部队;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