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浙江团的一场小组审议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海宁市华丰村书记朱张金打开包,拿出了一袋花生米。他数了10颗,扔进玻璃杯,用冷水一冲,短短几秒钟,整杯水都变成了黑色。朱张金说,这就是一些酒店宾馆里,售价高达160元一斤的所谓健康黑皮花生,顿时满座哗然。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激烈讨论就此展开……
  由此,引发了代表们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3个争论:其一,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其二,食品安全追责,监管部门是否应负责?其三,食品安全究竟是道德问题,还是治理问题?
  个人观点如下:
  其一,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因为民以食为天,在每一个民众心里食品安全绝无小事;国以民为安,只有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国家才能取信于民,长治久安。因此,民众认为严重的问题,国家不妨把它看得严重一些,再严重一些!
  其二,无助的民众把监管部门看作自己的保护神,寄重望于其身,对其严格要求,当然无可厚非;监管部门担任食品安全管理的要职,责任重,压力大,更应该坚守职责,严于律己,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先把工作做扎实,民众自然也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其三,不法商贩道德沦丧,缺乏诚信,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危害民众健康;若监管不力,惩罚不严,这些不法商贩势必会变本加厉,屡禁不止。违法行为越多,监管工作的实施越艰难,更加难以树立监管部门的威信,长此以往必然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就如同“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同理,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每一个小洞都补好了,不给蚜虫留后路,蚜虫自然会越来越少,整个环境终究会达到平衡与和谐。
  其实,这几个争论都是由于大家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的不同而存在的,不妨先试着“熔融”,相互接纳,问题自然会找到解决入口。
其他文献
<正>食品安全成重点京津冀协同发展又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次要啃的是质量标准一体化这块硬骨头——近日,京津冀三地质监部门召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协作管理第二次联席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
【正】据媒体报道,举报沃尔玛使用过期原材料制作熟食、煎炸用油一个月不换的沃尔玛深圳洪湖店4名员工,举报后等来的不是企业的道歉,而是自己被解聘的合同书。食品安全现在已
【正】时下反腐有句口号,叫作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即不论大官小官,贪污受贿数额不论大小,都要打击。我们觉得,这句口号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上也很合适,食品安全监管,
【正】从地沟油到瘦肉精,从有毒奶粉到染色馒头近年来频频暴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意味着我国食品监管遭遇了空前的"道德难题"。从选择营养与美味,滑落到担心卫生与安全,消费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