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T3配基-FL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p7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LT3配基(FL)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与造血调控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在体外,单独FL对造血的调控作用有限,但FL可与IL-3、G-CSF、CSF-1、GM-CSF、SCF及IL-6协同促进骨髓及脐血CD34+细胞形成粒-巨噬细胞集落、粒细胞集落或巨噬细胞集落;可与SCF、IL-7或IL-11协同促进B淋巴系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FL有望用作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辅助因子,在临床上用作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免疫佐剂及肿瘤的免疫治疗。

其他文献
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是一种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与骨髓造血功能密切相关的趋化因子。该因子在体外可刺激B细胞增殖,在体内与淋系和髓系造血也有密切联系。同时它还是至今被发现的第一种可趋化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CD34+造血祖细胞的高效趋化因子。其受体在HIV感染T细胞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本文即对此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简要概述,并着重介绍其在造血生理方面的进展。
幼稚CD4+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不同的信号。在针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反应中T细胞分子CD28的作用尤其重要,当它与抗原提呈细胞上的配体B7-1及B7-2结合后便传递有效的共同刺激。一旦阻断B7分子,便阻断了它与CD28的相互作用,并阻断CD28共同刺激的传递,而且改变了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CD28/B7共同刺激通路的免疫生物学性状及其介导的调节B细胞和T细胞的模型,以及CD28/B7通路
12P13的TEL基因是ETS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在髓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都可检测到TEL相关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并表现为多种不同的机制:与多种伙伴基因融合以及基因缺失等,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是选择素的主要配体,主要分布在血液细胞上,在炎症、血栓及造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结构、功能等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S/D方法(有机溶剂/清洁剂法)在凝血因子制品中早已被公认为是有效的病毒灭活方法,但该法用于临床用血浆的病毒灭活则是近几年的事。S/D法被证明同样有效地灭活新鲜血浆中的病毒,对血浆中主要蛋白成份没有影响。临床试用研究证明S/D血浆具有与普通血浆相同的治疗效果,无毒副反应且不会传播病毒。
为深入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的生物学特性及病程中MRD的动力学变化,有必要对体内MRD水平进行定量。本文拟就国外近年来定量PCR方法检测儿童ALL MRD的研究进展作一简介,主要对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定量MRD检测的临床意义予以综述。
细胞因子受体是多样化蛋白质家族中的成员,在众多的因子中识别它们的同源配体并启动一系列的细胞信号而呈现多样化的细胞功能。虽然细胞因子受体仅被其特异的细胞因子所激活,鉴于细胞因子受体由二个或多个亚单位组成,各受体亚单位与其特异性细胞因子的反应又并非绝对专一,因而出现一些交叉反应。由于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是一个级联反应过程,受体是否依正常途径活化对其特异的器官、组织乃至整个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影响甚大
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是其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基因分析技术的进步揭示了CPG岛等许多突变热点,并发现DNA倒位是导致重型甲型血友病的主要原因,从而使甲型血友病的诊断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无细胞血红蛋白(CFHb)已进入临床前期评价阶段。CFHb是良好的氧载体,但输注CFHb能引起血压升高的血管效应,这种副作用是血红蛋白或化学交联血红蛋白与一氧化氮(NO)反应的结果。
血细胞生成过程中特异表达一些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调控造血,而转录因子的表达具有阶段和细胞系特异性。本文简要介绍调节转录因子和造血调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