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y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营造课堂轻松氛围和设计贴近生活话题三方面入手,探讨了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效率;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73-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无疑,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关键。我在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认为,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学效果如何。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探讨。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成都教科所的钟宁老师曾经说过“Tell me and I forget it.”“Show me and I know it.”“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 it.”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中要更新观念,重新审视课堂中生命的律动,主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转变,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改变旧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式。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去创设真切的教学情景,引导孩子们在情景中主动去参与、去认识、去创造。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才有源可思,有话可说,教学更具生活化、实用化,学习也才更有意义。
  例如在教《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3 A day out 时,我事先上网收集了一些风景图片,在开始上课时展示给学生,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说道:Oh, it‘s so beautiful. I know its the Great wall/ the World Park / the White House... I have been there. I have never been there. 教师趁势问道:Where have you been? When did you go there? Who did you go with? How did you go there? 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interesting there? 这时候学生已经沉浸在旅游所带来的乐趣中。我又追问道:Do you want to go on a holiday with your friends? If do, Where will you go,why? 学生四人为一组热烈讨论,给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答案,每一组都希望给出比别组更多的不一样的东西,这时他们互相借鉴着,又互相竞争着。经过这场讨论,学生在脑海中已经勾画出旅游度假的情景。于是,我说道:Suppose you have a chance to visit your favourite place with your friends. Try to make dialogues according to your discussions just now. 学生在预设的情景中自然有话可说,我也可以自由步入他们之间,给予指点或解惑。接下来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和欣赏,整堂课既有个体展示又有群体活动,学生们尽情享受参与的乐趣。
  二、营造课堂轻松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学习的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得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除此之外,英语教师也千万别丢掉了幽默和风趣,教师必要的风趣幽默也是英语课堂的调味品。一个呆板、缺乏变化的英语教师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让学生提不起兴致,不太愿意积极地参与进来(2009胥乐乐)。所以教师要适当地运用幽默,让每一堂英语课都充满欢声笑语,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创造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设计贴近生活的话题
  卢梭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交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多种生活化教学情景,给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情境中学习、运用、巩固知识,从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6 Food and lifestyle时,我先出示一群胖孩子的图片问:Are they fat? Why are there so many fat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now?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有说 Because they eat too much rich food,They dont take enough exercise,They watch too much TV...等等,这些来自现实生活问题却又与本节课的话题息息相关,让学生想学、乐学。随后在巩固与提升环节,我又呈现几个现实生活话题让学生讨论交流,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①Do you think its bad for your health if you eat too much fast food?
  ②Which ( butter, chocolate, meat, milk) can make you fat easiest?
  ③How can we keep healthy?
  ④Is it necessary for us to lose weight?
  由于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个真实的话题,使他们感到真实、亲切,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交流时学生都能争先恐后,积极参与。可见,此时的学习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强烈的内心需要,是一种表达真实情感、态度的创造性活动。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与统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