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067例住院烧伤患儿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door6402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住院烧伤患儿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 067例住院烧伤患儿病历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致伤因素、烧伤部位、烧伤严重程度、烧伤季节分布及其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分布、组织/体液来源及其耐药情况。采用API细菌鉴定卡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前述检出率排前3位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WHONET 5.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3 067例住院烧伤患儿中男1 768例、女1 299例。>1岁且≤4岁的患儿最多,占72.9%(2 236/3 067);>8岁且≤12岁的患儿最少,占4.9%(150/3 067)。患儿以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为主,二者占比接近。患儿烧伤的主要原因为烫伤,占81.6%(2 504/3 067)。患儿的3 274个烧伤部位中以四肢最为常见。冬季烧伤患儿最多,占29.4%(903/3 067)。共收集到患儿感染的病原菌1 018株,均为非重复首次分离株;构成比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每年均居于首位。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创面分泌物,占81.34%(828/1 018)。2012—2020年,均未见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019年,所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均为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具有高耐药率。

结论

2012年1月—2020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收治的住院烧伤患儿主要为>1岁且≤4岁的中重度烧伤男性患儿,烫伤是其主要的致伤原因,四肢为常见烧伤部位,冬季烧伤患儿最多。烧伤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来自于创面分泌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他文献
目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该手术并未封闭夹层远端破口,假腔血流可持续存在,导致主动脉无法重塑甚至发生夹层进展。尤其是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内膜瓣已发生增厚和纤维化,主动脉重塑更加困难。研究结果显示,远端破口的存在可增加患者发生远期主动脉事件的可能性。对于部分高危患者,进行传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同时,有必要对远端破口进行处
白塞病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本病理表现的慢性、复发性、全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可累及血管、神经、关节、消化道等全身多个系统[1]。白塞病大血管受累的发生率为14.3%~30.0%[2]。Bentall术是指使用带瓣血管替换功能失常的主动脉瓣和部分升主动脉,并将冠状动脉开口缝合在移植的血管壁上的一种手术[3]。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1例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5个月出现瓣周漏、主动脉窦瘤的患者,经及时的诊断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椎动脉V4段夹层动脉瘤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V4段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48±17)岁(范围:35~68岁),HUNT-HESS分级Ⅰ级24例,Ⅱ级15例。其中20例行单支架辅助栓塞,9例行多支架辅助栓塞,9例行半密网辅助栓塞,1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1)将7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神经妥乐平组、中剂量神经妥乐平组、高剂量神经妥乐平组(n=12),后4组大鼠以胫骨骨髓腔中注射SHZ-88乳腺癌细胞方式构建骨癌痛模型,后3组大鼠分别于建模后第15~21天给予1.2、2.4、3.6个神经妥乐平单位(NU)的神经妥乐平1次/d、连续7 d的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拔管后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的疗效。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病房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SAP合并ARDS的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O组(30例)和间断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24、48 h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前拔管后再插管率、谵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误吸发生率及28 d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合作单位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使用银离子敷料或磺胺嘧啶银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根据创面使用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银离子敷料组)和对照组(磺胺嘧啶银组)。采用Bates-Jensen伤口评价工具(BWAT)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感染情况及愈合时间进行评分,并采用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