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学习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习惯。要提高英语成绩,首先要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这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教师的指导。作者着重探讨了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出了几个方法和途径,即认真做好预习与复习功课,培养听、说、读、写、做等技能。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学习习惯 养成方法
习惯就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养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对时间的使用和效率,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英语学习的好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
和初中相比,高中英语知识量加大,知识面加宽,更能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见闻;但同时会让学生认为任务繁重,难以胜任。以记单词为例,进入高中之后,词汇量加大,并且理解记忆部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习惯。预习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预习的内容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能够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能强化听讲效果。同时,科学的复习是对预习成果的检验。良好的复习就是对着目录回忆今天要学的内容,用笔写下,然后试着说出它们的用法,再打开课本对照,找出漏掉的部分,反复看几遍,合上书在大脑里过几遍,之后把书打开,前后浏览一遍,打开练习册有针对性地练习,看看自己掌握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的上课习惯。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有用的表达,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记笔记有助于巩固所学重点,对此我要求学生在书上当堂记下所学重点,课下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笔记是对课堂学习的再现过程,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予以解决。同时教师及时查阅笔记,把写得好的笔记挑出来,在班里传阅,互相借鉴,有助于提高学生记笔记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朗读和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养成每天坚持朗读或听读英语二十分钟,坚持早晚大声朗读并背诵英语句子、对话和课文的好习惯。通过朗读训练,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推动学生开口习惯的养成。此外,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报纸、杂志、期刊等读物课后阅读。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长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的手段。阅读能力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这样既能扩大学习词汇量,又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四、培养学生练习听力的习惯。让学生听一些原声音带,去感知英语的魅力。同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听力训练,从词到句,从段到文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听力的殿堂。告诉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英语听力材料,在听录音时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整个短文或对话的理解上,不要因为遇到几个生词或短语而退缩,若实在听不清,在上面做些标记,然后立马听下一题,等听力题做完后,趁着记忆还未消散的时候再返回去做。掌握听力技巧,培养自信,并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课后听英语材料二十分钟。
五、培养学生写的习惯。要求学生写出小段的文章,从“句—段—篇”的程序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狠抓基本功训练。因此,可以在平时鼓励学生自制英语课表;每遇到学生过生日或者节日的时候,鼓励学生做英语贺卡:鼓励学生编写英语剧、英语对话、英语笑话、英语小故事等。学生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方面巩固并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养成动手的习惯,享受到学英语的乐趣。然后教师及时点评,指出不足,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六、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首先,保证作业书写规范、整洁和美观,正确拼写单词、使用标点符号等。其次,在作业数量和难度方面,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允许有选择性地做作业,基础好的学生,鼓励自主做题,特别是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每次作业在课堂上及时讲评,对于优秀的和进步的学生,在课堂上多表扬,提高他们写作业的兴趣。
七、培养学生重视考试的习惯。考试前,我会把考试范围讲的比较具体,使认真复习的学生考出好分,让他们尝到甜头。让学生做到注意考试事项、解题策略。考后,鼓励每一位同学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并把好的经验在班级里推广。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个“错题集锦”本,对于在试卷中做错的题,把它们纳入其中。在期末前,把收集的错题再做一遍。这样,可很好地防止学生同样的错误犯两次。
说话简单,坚持很难,长期坚持,受益匪浅。教师有责任监督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立善,戴宗显.英语(基础模块).
[2]陈永雷.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学习习惯 养成方法
习惯就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养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对时间的使用和效率,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英语学习的好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
和初中相比,高中英语知识量加大,知识面加宽,更能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见闻;但同时会让学生认为任务繁重,难以胜任。以记单词为例,进入高中之后,词汇量加大,并且理解记忆部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习惯。预习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预习的内容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能够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能强化听讲效果。同时,科学的复习是对预习成果的检验。良好的复习就是对着目录回忆今天要学的内容,用笔写下,然后试着说出它们的用法,再打开课本对照,找出漏掉的部分,反复看几遍,合上书在大脑里过几遍,之后把书打开,前后浏览一遍,打开练习册有针对性地练习,看看自己掌握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的上课习惯。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有用的表达,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记笔记有助于巩固所学重点,对此我要求学生在书上当堂记下所学重点,课下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笔记是对课堂学习的再现过程,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予以解决。同时教师及时查阅笔记,把写得好的笔记挑出来,在班里传阅,互相借鉴,有助于提高学生记笔记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朗读和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养成每天坚持朗读或听读英语二十分钟,坚持早晚大声朗读并背诵英语句子、对话和课文的好习惯。通过朗读训练,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推动学生开口习惯的养成。此外,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报纸、杂志、期刊等读物课后阅读。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长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的手段。阅读能力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这样既能扩大学习词汇量,又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四、培养学生练习听力的习惯。让学生听一些原声音带,去感知英语的魅力。同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听力训练,从词到句,从段到文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听力的殿堂。告诉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英语听力材料,在听录音时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整个短文或对话的理解上,不要因为遇到几个生词或短语而退缩,若实在听不清,在上面做些标记,然后立马听下一题,等听力题做完后,趁着记忆还未消散的时候再返回去做。掌握听力技巧,培养自信,并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课后听英语材料二十分钟。
五、培养学生写的习惯。要求学生写出小段的文章,从“句—段—篇”的程序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狠抓基本功训练。因此,可以在平时鼓励学生自制英语课表;每遇到学生过生日或者节日的时候,鼓励学生做英语贺卡:鼓励学生编写英语剧、英语对话、英语笑话、英语小故事等。学生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方面巩固并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养成动手的习惯,享受到学英语的乐趣。然后教师及时点评,指出不足,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六、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首先,保证作业书写规范、整洁和美观,正确拼写单词、使用标点符号等。其次,在作业数量和难度方面,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允许有选择性地做作业,基础好的学生,鼓励自主做题,特别是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每次作业在课堂上及时讲评,对于优秀的和进步的学生,在课堂上多表扬,提高他们写作业的兴趣。
七、培养学生重视考试的习惯。考试前,我会把考试范围讲的比较具体,使认真复习的学生考出好分,让他们尝到甜头。让学生做到注意考试事项、解题策略。考后,鼓励每一位同学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并把好的经验在班级里推广。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个“错题集锦”本,对于在试卷中做错的题,把它们纳入其中。在期末前,把收集的错题再做一遍。这样,可很好地防止学生同样的错误犯两次。
说话简单,坚持很难,长期坚持,受益匪浅。教师有责任监督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立善,戴宗显.英语(基础模块).
[2]陈永雷.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