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文人瓷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瓷”这一名词可能出自雅昌艺术网网友的创意。
  2008年的11月,笔者曾以刊物编辑的身份应邀参加了雅昌艺术网网友在河北沧州举办的一次论坛,论坛的题目就是“文人瓷,沧州缘”。据说这样的论坛,此前他们已举办了八次,参加的人数也从开始的二十多人发展到今次的二百多人。这是一群痴迷于清末民国时期风靡一时的浅绛彩瓷和新粉彩瓷的收藏爱好者,他们给这两类瓷冠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文人瓷”。他们不仅收藏文人瓷,且专心研究文人瓷,撰写文章,互相交流收藏心得。令人钦佩的是,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收藏与研究水平已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在这个领域,他们应是佼佼者。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名窑辈出,各大博物馆和收藏机构都以高古瓷和明清官窑瓷为主要收藏、研究的对象,这些只有百年历史的浅绛彩和新粉彩瓷过去往往都是进入了文物商店,更谈不上研究了。改革开放后,国人有了收藏的机会,这些流散在社会和私家的近代瓷就被一些收藏爱好者相中。他们喜欢这些瓷器,是因为这些瓷器上面的瓷画冲破了中国传统瓷绘题材和形式的束缚,张扬着文人的气韵、情致,张扬着人性的光彩,具有浓郁的文人画色彩;他们收藏这些瓷器,是因为那些将诗、书、画、印都搬上釉面的瓷画,体现了绘画者的品格、气质、风骨,蕴藉着文人寺有的精神与文化内涵。
  笔者曾供职于博物馆,经常接触的都是高古瓷,也有一些研究的心得体会见诸于报刊,而“浅绛彩瓷”“新粉彩”“文人瓷”等名同之前于笔者而言都是一些陌生的概念。待看到网友们那些丰富精美的收藏和他们独到的见解,颇有一种“井底之蛙”的感觉,原来那些被一些博物馆视而不见的只有百年历史的近代瓷器也同样承载着一段厚重的陶瓷文化史。
  感谢雅昌艺术网的网友,让笔者有缘结识文人瓷,也感觉那些为本刊撰稿的藏友,感谢你们将自己的收藏心得与广大读者分享!
其他文献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的凋亡是青光眼发病的基本病理机制,眼内压升高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眼内压引起RGCs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