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君、改制与“实理公法”的初创——以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世界观形塑为中心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hu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19世纪末期思想与时势的密切互动,康有为在《教学通义》《康子内外篇》《实理公法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述当中,通过对传统经学与西方学说的“创造性诠释”,初步实现了他对于心目中新世界观的形塑。这一新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有三:第一,在新的政治制度设计当中,凸显对于君权与大一统的尊崇;第二,在新的知识谱系与道德关系当中,以平等与人道的原则,建构以几何知识为框架的“实理公法”;第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重塑孔子“托古改制”的“素王”形象,进而推动儒学在殖民时代的自我转化与全球扩张。这一奠基于“实理
其他文献
传说作为活态民间叙事更注重外在历史文化语境的协调,即故事能够观照现实社会生活,符合民间审美习惯。具有原生性特征的天水唐僧晒经遗迹传说,是当地社会群体建构的地方集体
高拱找准了改革的突破口和支点,在改革全面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准备基础上,以天下为己任,凭借一身正气及大无畏的决心、魄力和底气,'周防曲虑',推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