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确实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组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和谐整体。通过培训交流研讨我开始尝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整合设计日常的学科教学。突出体现在新课引入前的复習巩固环节,适当的选用信息技术达到了有效和有用。如在《会计电算化》学科综合实训课的设计中,一开始上课就播放两段视频一男一女两种声音讲解总账系统的整个操作流程,达到复习巩固和引领主题的目的。这提升了我们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度,也增强了师生的信赖感,教学情境导入自然流畅,对学科教学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形式很多,主要有文字、图形、声音等。其在教学应用中的传递方式也有不同,有下列几种模式: (1)重放再现方式。即将已录制好的信息节目,如投影片、幻灯片、软件图片、电动教学模型等,在授课时重放,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信息形式的多样化使信息的表现直观化,有助于学习者掌握知识信息。但学习者在接受信息时是被动的,接受者无权选择和改变接受信息的内容和速度,信息传递至学习者时,不能因人而宜。这就在突出了教学直观性原则的同时削弱了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2)智能再现方式。这种方式是以个人计算机为媒介,通过智能化的辅助教育软件所实现的教学信息再现方式。这种方式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在重现的信息形式上与第一种模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选择接受信息的内容和速度,既保证了直观性,又保证了因材施教,可谓一举两得。3)网络化的智能再现方式。它是以运行与连网的计算机系统上的辅助教学软件为依托,在充分继承单机智能再现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对各个学习者的信息接受行为进行集中或个体调控,既有直观性,又可以因材施教,还可以进行班集体的同步教学调控,和利用因特网实现远程教育,可谓四全齐美,是当代最有发展前途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
根据现代计算机多媒体在中职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就有了不同的模式,而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就有可能使现代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最全面的发挥出来。具体可有如下的应用模式: (1)直观性的教学应用。这一模式是电化教学的传统模式,是媒体应用重放再现方式的运用。它是以现代媒体形式替代部分板书、授课语言、实物演示进行播放式教学的一种模式。如幻灯、投影(平面和实物投影)、音视频播放、电动模型等。在此基础上,还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简化此类电教制品的制作过程并增强效果。这一层次的教学是在原先课堂集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换以声图并茂的形式进行,一方面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直观更具体地展示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2)面向个体的智能化教学应用。此应用的核心思想是要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自主学习、发现式的学习,通过与计算机等智能设备的对话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实施这种应用模式,可以实现对每名学生个体教学,真正一对一教授,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极为有利,教学效果相当出色。只要软件合适,计算机完全可以担当一部分教师的工作,实施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并随机调控个体学习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充分发挥被教育者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个体发现式教学成为可能。在这种模式中,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媒体的虚拟现实表现方式,让学生通过在仿真环境中的“实践”操作训练总结技能要点,达到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
现代计算机多媒体的介入应该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决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因而中职教育课堂中的动态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流动,还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不要让“人机对话”淡化甚至替代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否则,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只会按键盘的“机械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看起来生生完善人格、发展个性等人文素养的培养。课堂里师生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熏陶等等,是任何现代媒体所难以替代的,因而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应注意的是,现代媒体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或技术,它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它的价值也只能是作为一种为人所用的教学手段而存在,教师必须始终是教育的主导,对现代媒体过度的依赖,人为物役,将会导致教师所必备的基本功逐渐消萎和退化,这对我们当前的教育绝对有害无益。(单位:吉林省梅河口中等专业学校)
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形式很多,主要有文字、图形、声音等。其在教学应用中的传递方式也有不同,有下列几种模式: (1)重放再现方式。即将已录制好的信息节目,如投影片、幻灯片、软件图片、电动教学模型等,在授课时重放,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信息形式的多样化使信息的表现直观化,有助于学习者掌握知识信息。但学习者在接受信息时是被动的,接受者无权选择和改变接受信息的内容和速度,信息传递至学习者时,不能因人而宜。这就在突出了教学直观性原则的同时削弱了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2)智能再现方式。这种方式是以个人计算机为媒介,通过智能化的辅助教育软件所实现的教学信息再现方式。这种方式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在重现的信息形式上与第一种模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选择接受信息的内容和速度,既保证了直观性,又保证了因材施教,可谓一举两得。3)网络化的智能再现方式。它是以运行与连网的计算机系统上的辅助教学软件为依托,在充分继承单机智能再现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对各个学习者的信息接受行为进行集中或个体调控,既有直观性,又可以因材施教,还可以进行班集体的同步教学调控,和利用因特网实现远程教育,可谓四全齐美,是当代最有发展前途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
根据现代计算机多媒体在中职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就有了不同的模式,而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就有可能使现代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最全面的发挥出来。具体可有如下的应用模式: (1)直观性的教学应用。这一模式是电化教学的传统模式,是媒体应用重放再现方式的运用。它是以现代媒体形式替代部分板书、授课语言、实物演示进行播放式教学的一种模式。如幻灯、投影(平面和实物投影)、音视频播放、电动模型等。在此基础上,还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简化此类电教制品的制作过程并增强效果。这一层次的教学是在原先课堂集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换以声图并茂的形式进行,一方面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直观更具体地展示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2)面向个体的智能化教学应用。此应用的核心思想是要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自主学习、发现式的学习,通过与计算机等智能设备的对话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实施这种应用模式,可以实现对每名学生个体教学,真正一对一教授,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极为有利,教学效果相当出色。只要软件合适,计算机完全可以担当一部分教师的工作,实施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并随机调控个体学习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充分发挥被教育者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个体发现式教学成为可能。在这种模式中,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媒体的虚拟现实表现方式,让学生通过在仿真环境中的“实践”操作训练总结技能要点,达到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
现代计算机多媒体的介入应该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决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因而中职教育课堂中的动态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流动,还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不要让“人机对话”淡化甚至替代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否则,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只会按键盘的“机械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看起来生生完善人格、发展个性等人文素养的培养。课堂里师生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熏陶等等,是任何现代媒体所难以替代的,因而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应注意的是,现代媒体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或技术,它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它的价值也只能是作为一种为人所用的教学手段而存在,教师必须始终是教育的主导,对现代媒体过度的依赖,人为物役,将会导致教师所必备的基本功逐渐消萎和退化,这对我们当前的教育绝对有害无益。(单位:吉林省梅河口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