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jinsongdu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播音员主持的心理状态模式直接关系播音质量,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自信、自如、积极、振奋、从容的心理模式是经过长期训练和播音实践的结果,它以坚强的意志、对事业高度热爱和高度负责为基础。
  关键词: 播音员 播音创作主体 心理状态
  古有诸葛空城一计,今有里约奥运中国女排顶住压力一举夺冠,除了专业技能外拼的就是过硬的心理素质,播音主持也一样,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播出质量,是播音创作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如何合理地调整培养,使之达到合理的状态是摆在每一名播音员主持人面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播音主持创作心理活动过程具有复杂效应。据说很多国家平时对运动员训练时有意让观众参加并赋予一个光荣的任务:大喊大叫、冷嘲热讽、发出嘘声、照相机的闪光忽明忽暗……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干扰运动员,目的只有一个,使运动员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我国最早推行的气功,就有心理训练。通过训练,做到主动调节呼吸,放松肌肉,集中注意,解除思想负担。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同样播音员主持人也离不开心理训练,例如每逢过年过节重大活动时都要搞一些专题节目或者晚会,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有些播音员适应能力强表现自如洒脱,而有些播音员则心理紧张,思想负担过重,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我们从心理状态的表现来分析复杂效应:(1)紧张怯阵状态。不少刚刚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同志都有这种体会,在训练中能达到较高水平,但是一上节目面临“实战”,就会出现怯阵、紧张、不自信,我们称其为心理失控。主要表现是:脑中空白、言辞不畅、越播越紧、声音挤捏、颤抖,表情不自然、不敢抬头交流等现象。紧张怯阵的形成因素大体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践经验的多少;二是播音主持环境。比如“两会”的大会播音,因为两会会议当中,区域内党政军领导全部到场,所以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万一错了怎么办?领导可都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可是社会的精英。这样的想法往往充斥播音员的整个播读过程,就这样压力形成,出现紧张。(2)懈怠状态。懈怠表现为情绪低落,动作怠慢,意志消沉,思维不畅,一般来说播音员主持人在面临直播任务前,过于疲劳,休息不好,或者缺乏事业心、责任感等就容易出现直播时的懈怠,或者在意志力较差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播出前的冷漠、懈怠。(3)过于兴奋造成“应激现象”。不少播音员面对第一次上直播,或者面对现场实况转播,容易过早兴奋或者过度兴奋,而真正到直播的时候筋疲力尽,这就是“应激现象”
  其次,播音创作主体心理状态的合理调整。关于心理状态的调整,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生理调控法。就是调节生理变化来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增强信心。(1)“深呼吸”深呼一口气,徐徐地发出“嘶”声,要声稳劲持久,并收缩腹部的三角区肌肉,以此缓冲、平静过度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收缩腹部三角区的肌肉可以防止体内造成恐惧的化学物质——肾上腺素的产生。另外,收缩腹部三角区肌肉还有助于发声,可以稳住你的声音。(2)“调调弦儿”,对着话筒播几句就像在演出前调调琴弦一样,找准合适的用声范围。(3)高低快慢的调节,如果播音进行当中发现调起高了,那就随着情感的起落找适当的时机把调子降下来,当发现播讲过于急促时,依情而动舒缓下来,这就是必要的调节。“人的内脏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调节自己的内脏活动,如影响心跳节律、血压升降、皮肤温度和内分泌水平等”。由生理活动的改变实现自我心理调控,使之最终起伏自由收放自由。2.心理诱导法。播音主持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些播音员主持人自己吓唬自己,诸如“时间太紧没时间准备”,“稿子太绕口,准出错”等无数的泄气念头萦绕在脑海,让自己不安,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心理诱导法是用含蓄的暗示方法对人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给人以脑以外的刺激,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切忌使用消极暗示诸如“别慌”、“别紧张”等这些消极的暗示,这很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要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一定能成功”、“我会很顺利”。不要把考试或现场直播看得太重,与个人得失联系起来,反而会从容大度,放松很多,这样调节情绪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不断地丰富知识,提高水平,磨炼意志,独立思考,可以降低接受他人暗示的程度。3.模拟法。顾名思义,就是模拟直播、现场实况转播等中途不停机,过后总结。模拟就是要让播音员主持人增强现场的适应能力,增强信心,鼓舞斗志。4.心境的培养心境就是情绪状态,它包括多种因素,如气候、环境、心情、意志、性格等等,优良的环境可以为播音创作提供最佳心境,有利于发挥最好水平。另外,播音员必须培养一种“抗干扰”的能力以适应各种环境保持稳定的心境。面对嘈杂的环境播音员必须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能力。一次,在两会的大会播音当中,工作人员将播音员播音的位置安排在了主席台旁边的走廊里,一会服务员要给领导倒茶,一会委员去洗手间,很是杂乱。这时候就需要播音员视而不见,精神高度集中在稿件当中,否则稍不留神就会因为其他人员的干扰而出现播音失误,造成不良的后果。
  播音创作主体心理状态的理想模式。凡是被大众认可的播音员主持人都有自信、自如、自觉的共同点。他们临场的状态是积极的、振奋的,具体表现为全身轻松、肌肉协调。心情愉快,既兴奋又镇静。具有适度而稳定的激活水平。精力充沛能积极动员全身的力量不易疲劳,生活规律有序,能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思维敏捷,随机应变,沉着冷静。这就是良好的创作心理状态。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才会在话筒前充分显示出个性特色。播音创作主体心理状态具备理想的模式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可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大脑对内脏器官活动和思维过程的调节能力,可以很好地驾驭稿件。其次增强机敏自信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发挥业务技能,取得最佳效果。比如对领导的采访,要把采访对象看作是平等的,只不过是社会分工不同罢了,这么想就会自信坦诚。总之,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的理想模式是经过长期训练与实践的结果。它是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对事业的执着热爱和高度责任感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
  最后,播音创作主体心理素质的培养。信心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常言道“艺高人胆大”,“艺高”指的就是专业技术水平,而“胆大”则指的是心理素质,艺高了自然就会胆大,技巧娴熟,游刃有余。信心还取决于主观努力程度,“有备必自信”。平时的专业苦练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就是最好的努力。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意志力可以消除不利情绪的干扰,保持镇定,顺利完成任务。可以从三个方面锻炼坚强的意志:1.为事业奉献的思想。有了事业心就会自觉地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有了事业心就会有责任感,自觉遵守纪律和工作制度。没有事业心的人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2.树立明确目的,具体目的越明,热情越高,意志品质的提高越快。专业思想和意志力的培养都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要有决心克服外部内部不利条件所造成的困难,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畏惧,并持之以恒。3.克服不利情绪的干扰,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意志力坚强可以克服不利情绪的干扰,可以使播音员抑制个人的不愉快情绪,激发宣传热情。
  总之,播音创作主体心理状态的理想模式就是自信、自如、积极、振奋、从容,而要达到这个理想的状态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并且它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高度责任感及良好心理素质为基础。
  参考文献:
  [1]祁芃.播音心理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12).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主题式亲子活动的展开可以有效地增进父母与幼儿间的情感,在互动交流中形成默契,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可见在幼儿阶段组织主题式亲子活动有着巨大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在很多方面要时刻留心注意,亲子活动的展开应以指南为指导,在各关键点处谨慎把握,以保障亲子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主题式亲子活动 《指南》 关键点  温馨和睦的家庭不仅要依赖血缘,父母也要始终与孩子进行
摘 要: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表现尤为明显,他们还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不能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容易把一切都看作与他自己有关、是他的一部分,忽略他人与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关键词: 小班幼儿 自我中心 表现  “自我中心”是指无论何时都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遇到问题就喜欢从自身角度思考、解决,从而忽略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小班幼儿从未接触过集体生活,在家中都是宝贝,受到家人的呵护、宠爱,偶尔家
材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为大班幼儿设计和准备活动材料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大班幼儿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明显增强,思维活跃,而且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我们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些特点,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和使用材料。  在集体数学教育活动中,重要的不是幼儿是否运用了操作材料,而是幼儿能否建立材料操作和概念学
期刊
摘 要: 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适合的学具、用具,提供用于活动相适应的材料体验,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探索和表达,促进师幼互动的高效和高质。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集体活动 师幼互动 操作材料  对幼儿来说,操作材料既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又是幼儿利用或加工获得自觉质疑、思考、尝试、顿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肯定的相应经验,从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对教师来说,通过操作材料的投入及其操作
作者结合在幼教之路的成长历程,以及对国家政策、教育信息的解读,形成了自己教育的特色—“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交往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交往,则反映了个体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未来社会已面向现代幼儿提出了更明确的交往和活动的能力要求。幼儿交往能力不仅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幼儿将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纲要》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列为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幼儿交往主动性是指幼儿不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自觉与同伴或成人交往的倾向。  一、对
期刊
摘 要: 体育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在体育游戏中,存在许多教育元素,如何让这些教育元素更好地为幼儿所吸收,是每个教育者最关注的问题。被动灌输的学习已被时代淘汰,新时代的教育更多地关注活动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孩子在活动的亲身体验,以及这种体验所带来的快乐。体验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只有快乐学习,才是真正学习,孩子们在快乐的体育游戏中学会了合作,发挥了创造,得到了成功。
摘 要: 2016年新《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日光、空气等自然因素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结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大班幼儿在动作平衡、协调方面达到质的飞跃的传统体育运动之一就是跳绳,此运动为幼小衔接做了良好的心理、身体动作准备。  关键词: 跳绳 幼儿身心发展 幼小衔接  跳绳运动,简便易行,是我国民间一项喜闻乐见、全
  本研究动态观察了NR2B/PSD-95在氯化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痫大鼠模型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探讨NR2B/PSD-95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研究根据Racine分级标准判断癫痫发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