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国环境保护事业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时,总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考虑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生态环境,决策上马“三北工程”等提到关系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彰显出邓小平作为政治家的伟大战略眼光。
  高度重视环境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邓小平一直强调要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1975年8月,邓小平指导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中明确规定:“要搞好劳动保护,做到安全生产,消除‘三废’污染,保护环境,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1983年1月12日,邓小平在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作物单产、发展多种经营、改革耕作栽培方法、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要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远见的决策啊!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林业建设,积极植树造林,提高绿化水平,加强速生丰产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和薪炭林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会前,即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谈话,表示完全赞成准备提交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他说:看来我们农业的潜力大得很,要一直抓下去。钢要有一亿到一亿二千万吨才够用,这是个发展战略问题。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把自然环境保护,放在与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核电、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同样的高度来对待,表明他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大问题。
  关心“三废”处理
  20世纪70年代初期,邓小平就清醒地看到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早在1974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刚果友好代表团时就指出:我们国家的污染问题没有欧洲、日本和美国那么严重,但也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现在进行建设就要考虑处理废水、废气、废渣这“三废”。
  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在大庆油田30万吨乙烯会战工程指挥部听取汇报时指出:我们的化学工业“三废”问题都没有解决好,上海金山工程处理不好,很多废物排放到海里,鱼都没有了,污染很大。5天后,即9月19日,邓小平在唐山考察工作,听取关于唐山城市建设规划问题的汇报后发表讲话。他指出:现代化的城市要合理布局,一环扣一环,同时要解决好污染问题。废水、废气污染环境,也反映管理水平。
  1979年4月17日,邓小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中央工作会议各组召集人汇报会。在谈到环境问题时,他说:全国污染严重的第一是兰州。北京要种草,种了草污染可以减少。所有民用锅炉,要改造一下,统一供热,一是节约燃料,二是减少污染。这件事要有人抓,抓不抓大不一样。要制定一些法律。北京的工厂污染问题要限期解决。
  此外,核污染问题也是一件大事,邓小平对此同样给予了高度关注。1984年6月17日,邓小平阅严济慈6月15日关于不同意中国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贮存核废料的信。严济慈的呼吁,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邓小平在写给万里、姚依林的批示中指出:此事反映十分强烈,应加慎重考虑。1986年11月9日,邓小平阅关于核燃料工厂需要特殊措施以保证安全的材料,批转有关负责人,请他过问这件事,提出要做到保证不出事故,多花点钱也在所不惜。
  关注漓江的水污染和三峡生态
  邓小平一直关注漓江的水污染问题。1974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刚果友好代表团。当对方说漓江的水已变清时,邓小平说:这表明污染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桂林风景一个是山,一个是水,只有山没有水就不好了。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民航总局、旅游总局负责人谈话时说:桂林漓江的水污染得很厉害,要下决心把它治理好。造成水污染的工厂要关掉。“桂林山水甲天下”,水不干净怎么行?
  1986年1月27日,邓小平在广西考察期间游览漓江。在游船上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韦纯束:1973年来的时候有个工厂污染漓江,漓江的污染问题解决了没有?他还说道:现在漓江的水好多了,到桂林就是为看水中倒影。游江可乘帆板船,把帆板船改造一下,做旅游用。帆板船吃水浅,水大点,倒影可以清楚些。现在石头都看得见了,这里山确实很美,别的地方没有。1973年陪客人来时,水比现在大,但是黑色的。
  12年间,邓小平一直惦记漓江的水污染问题,表明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
  1980年7月11日,邓小平从重庆乘轮船顺江而下,考察长江三峡。第二天,7月12日,邓小平乘船经过三峡。他向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魏廷铮了解三峡大坝建成后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7月17日至20日,邓小平在武汉期间,听取胡耀邦、姚依林汇报制定“六五”计划和长远规划的一些基本设想。他在谈到三峡问题时指出:修建三峡工程,对航运的影响不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大,而对防洪所起的作用大,发电效益很大。因此,轻易否定三峡工程不好。
  保护好风景区
  邓小平十分关注风景区的自然环境保护,嘱咐要搞好绿化,保护好水资源。1978年11月22日,邓小平就《情况反映》上反映的福建农学院一位教授紧急呼吁保护闻名世界的崇安县生物资源一事,作出批示:“请福建省委采取有力措施。”1979年1月6日,邓小平同余秋里、方毅、谷牧、康世恩谈经济建设方针问题时还强调,要保护风景区。在邓小平的关心下,1979年4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成立。7月,武夷山成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1980年7月6日,邓小平在游览峨眉山时对陪同人员说:峨眉山是一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座宝库,要好好保护。要搞好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开发。要加强管理。
  1983年2月8日,邓小平在游览太湖时,询问了太湖的保护和水产情况。他说:你们过去围湖造田,湖面缩小,影响了平衡。他在询问太湖周围的工业对太湖水质的影响情况时,一再强调:太湖水要注意保护好,不要弄坏了。第二天,2月9日,邓小平在游览苏州名胜虎丘、留园时,对当地同志说:苏州园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一定要好好加以保护。苏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一定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制定绿化规划,扩大绿地面积,发动干部群眾义务植树,每年每个市民要植树20株。
  1983年2月14日,邓小平在浙江省考察期间游览龙井和九溪风景区,对陪同的浙江省委负责人说:你们这里的水杉树很好看,长得笔直。水杉树好,既经济,又绿化了环境。杭州的绿化不错,给美丽的西湖风景添了色。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西湖名胜,发展旅游业。
其他文献
二战以后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质的变化,高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突破,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全新的政治经济格局。邓小平密切关注着高科技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深刻认识到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军事实力的巨大作用,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推动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
研制了一种中温耐蚀钛材用钎料(Ag-Cu-Sn-Ni),钎料的固相线温度范围在510℃~626℃,液相线温度范围在550℃~587℃.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达30 MPa,试样在80℃,5%NaCl水溶液中耐蚀达
一、认真研讨《大纲》《说明》,明确考试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能窥出命题者命题思路的一致性:“出活题”。他们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具体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学生
随着我国机采棉的大力推广,采收的籽棉含有多种纤维性和非纤维性的杂质,经烘干、清理、轧花后加工出来的皮棉杂质含量明显上升,直接影响到皮棉质量。为了最大限度地清理皮棉中的
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经教学实践研究我们提出了目标实例教学法,分析、阐述了目标实例法的概念和它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效果
棉短绒是国防工业、造纸、服装、医药、化学纤维工业和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含量相对于棉纤维总量的20%(通常皮棉占80%、棉短绒占20%),所以抓好优质棉短绒生产尤为重要。
研究了用喷雾干燥法处理Yb2O3掺杂的氧化锆超细粉的性能.采用LS800型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JB-1型氮吸附比表面仪、Rigaku-DmaxⅡ型X射线衍射仪(XRD)和JSM-6700F型扫描电镜(SE
邯郸金狮棉机有限公司早在2002年就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在2009年将体系标准成功转换为ISO9001:2008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目前仍在贯彻执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