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中汉字所蕴含的“灵性”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的汉字具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作为我们的母语汉字在被应用到图形设计当中同样能够发挥出无穷的潜力和“灵性”。中国汉字有一个特性,即能够通过视觉感受引发设计间的联系,汉字不但有板有眼而且有情有义,集声色于一身,为视觉传达设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汉字 图形设计 视觉传达 蕴含灵性
  设计专业,很多学者在追求视觉传达效果的时候通常采用图形、色彩和板式等方式来实现。甚至,很多学生宁愿采用对英文字母的不同组合和排列来凸显视觉上的设计效果,而汉字则被放置在了最次要的位置。其实,无论是英文还是汉字本质上是没有优劣之别的,但作为中华子孙的我们应该在汉字身上多下工夫,挖掘出内在的精华与民族特性。只有深爱我们的母语才能够与传统民族文化达成共鸣,增强国人的归属感,使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
  一 汉字的特点
  汉字的起源要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当时的商朝利用简单的图画作为造字的基础,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汉字的图画性质变得越来越弱,而象征的意味则越发浓郁。从理论上而言,英文的重心在于表音而汉字却更能够表意。所以,在进行视觉设计时,可以通过汉字的开发凸显象征的意味。
  众所周知,美国原本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自然不具备独特的民族个性,而现代主义则被牵强的定义为美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国则不同,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奠定了浓厚的民族特征,所以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下去。单个汉字在表达视觉感受上面会有很多的不足,但如果通过不同的组合与排版就可以轻易地打破原有的局限,通过视觉引发观赏者的联想,并且与之内心产生共鸣,激发汉字无穷的魅力。从汉字的起源分析,其原本是一种抽象性极强的图形符号,如果为其加入一些更具有形态意义的因素便能够增强汉字的表达效果,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取得突出的成绩。
  二 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 取材于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
  曾经去过北京故宫博物馆的人们是否注意过他的标志,其外形则参考于汉字中的“宫”,这个标志的上“一点”宛若古代官服上的纹饰“海水江牙”;再看“宫”中的两个口,这与紫禁城中的建筑理念十分切合,所谓的“前朝后寝”被完美地体现出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宫”形标志的下边并没有封死,意在告诉旅客古代的皇宫是地位与身份的象征是封闭的,而当今的故宫则已经成为全民的博物馆所以是开放的。整个设计充分利用了中国汉字的特点,在外形上展现出了东方文化的个性,使故宫的气质更加与众不同。再以陈幼坚设计的东京新宿茶馆的标志“茶语”为例,其中摘取了中国传统茶具之一的具有“三才碗”之称的盖碗茶作为设计元素,蕴含了天、地、人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能在图形中看到“茶”这个汉字的影子,图、字结合,极具趣味。在设计中将主体形象通过汉字来表现的经典案例还有北京西单和王府井商业街的标志。看似古鼎的“西单”商业街标志如果细细品味的话会发现,其中包含了“西”和“单”两个汉字,“西”构成了图形的上半部分,“单”字构成了图形的下半部分,但是“单”字的上半部分又是由“西”变换而来,相濡相融;同样“王府井”三个汉字组合而成了该商业街的标志,在图形中我们比较容易看到“王”和“井”两个字,作者在此处通过正负形的手法构造了“府”字,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范围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而且都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例如,古代文学、传统节日、唐诗宋词、戏曲和琴棋书画及诸子百家等。对于物质世界的描绘其实只是所有设计的表面现象,其本质是对精神空间的重塑。所以说,一名成功的设计师必须要掌握的就是“文化”。所谓的“文化”,包含三种知识,即广义的心理学、社会科学和传统文化。如果想要对设计进行深化,那么就必须尽最大可能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了解其各项需求,对人的价值观与情感去总结和理解,掌握人性的局限性和必然性。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璧玉、盖碗茶和正负形,虽然这只是文化中的冰山一角,但是经过人们智慧的雕琢,其表现出来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对于将图形运用在设计中来说,如果想要巧妙地应用汉字,那么就必须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可以说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语言学及符号学、哲学等人文学科都是设计学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宝库。
  2 取材于汉字和中西合璧
  以上海著名的“外滩三号”标志的设计为例,作者通过对“外滩三号”历史的研读结合现在的形象和定位设计了该标志,虽然简单但是非常典雅,在历史长河中,外滩三号经历了几番文化洗涤,所以作者采用的图形颜色为灰色。而今天的外滩三号不仅规划精湛而且充满了城市活力,所以作者采用了非常别致的“三”来进行搭配。通过上海“外滩三号”标志,陈幼坚将繁荣与奢华以一种极其平实的手法释放了出来,似乎唤醒了沉睡百年的建筑,激活了流逝的岁月,可以说该标志完美地诠释了东西方文化。
  再来看看重庆图书馆的标志。该标志的主旨是要突出“图”字,这与图书馆也是非常契合的,但是这个图字似乎比较模糊,经过分析不难看出,这个字是由“重”字的一半和“图”字的一半组合而成的,虽然有根有据,但是也不免让人感到惊讶;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够在这个图形上看到重庆新图书馆建筑的影子,非常形象。可以说,作者运用东方汉字的图形化与西方的抽象化结合到了一起,感性与理性相契合,趣味十足。
  对于现代平面设计来说,其最为基础的理论就是形式美法则。因为形式美法则的理论最早是由古希腊的部分学者和艺术家提出来的,所以说西方是形式美法则的发源地。目前,中西方文化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机会,所以在西方的形式美法则中增添东方的汉字图形,创作出一种新式的视觉传达设计,其效果应该非常好。
  3 取材于汉字自身的特点
  记得之前见过一张海报,其宣传的大学讲座,在海报上,作者利用笔画缺失的手法将靳埭强、卡里·碧波和肖勇这三位著名的视觉传达设计师的名字进行了体现,因为这三个名字的影响力,使得海报的昭示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运用老宋体来设计海报时,作者不仅深刻地发挥了汉字的横细竖粗特色,而且还将横笔画抹去了,经过这样的二次创造,即突出了主题又显得趣味十足。对于汉字来说,我们都知道它的主要笔画就是竖笔画,也就是说在汉字中作为主干出现的是竖笔画,而且这种特点在宋体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设计这张海报时,汉字字体的横细竖粗和横次竖主的展示恰到好处,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这是根据传统文字转化而来的。   4 取材于汉字和图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其经典的构图方式之一就是共用构图,如澳门回归海报。图中的莲花瓣表示澳门,水的涟漪则代表着同心圆,又可以看作是两个”9”,这样的搭配不仅典雅,而且还蕴含着非常切合事件的意义,即昭示着1999年澳门回归,又深藏着澳门与大陆同心同德。
  对于中国来说,其一直沿用的就是象形文字,经过历史的积淀,汉字由最早的图画衍生到文字,即便是这样,书和画也一直都从来没有分开过。这里的书画所指的并不是在画作上题字或者题诗,因为最早的汉字,其形式就是图画,基本上分不清楚字与画,那个时期的汉字中字与画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就像是前面所说的设计出来的澳门回归海报和设计公司年度海报,其充分表现了书画相契合的特性,情义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环境都融入到了汉字上面。在设计中,我们必须围绕着汉字来运用汉字图形,以现代的造型观念为理论基础,通过构思和创造来确定汉字的表现形式,设计出独特的汉字图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人类文明来说,构建、继承与传扬汉字图形设计的意义是源远流长的。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的设计理念或者设计作品蕴含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才能与世界上其他的设计理念或者设计作品相竞争。中国的传统文字虽然已经定型了,但是如果通过变相或者提炼,依然能够进行再创作,获取具有底蕴的汉字图形。对于汉字的设计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围绕本民族文化运用抽象化的手法来分解和提炼传统文字,只有这样才能以独特的形式进行二次创造,才能激发出大量想法来进行视觉传达设计。
  三 汉字的灵性
  对于汉字来说,其并不是冷冰冰的,在汉字上面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具有情义、理性与感性的东西。在许多的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作品里面,都融入了对汉字的理解和感情,都充分体现了东方气韵,如陈幼坚等设计师、叶锦添这位著名的视觉艺术家以及王澍这位站到美国普利兹克领奖台上的建筑设计师。
  深入的研究汉字,发现由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其声音、含义或者象征的表现力在世界上的众语言中可谓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充分代表了汉民族。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都要归功于汉字,汉字的出现才开启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而且其还衍生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也就是说,中国人通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创造出的出色发明,即汉字,奠定了华夏文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陈幼坚曾经定义过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他认为用马拉松赛跑来比喻视觉传达设计比较贴切,这种设计过程不仅时间持久而且困难重重。就像那些运动员一样,如果想要胜出,那么单纯的依靠先天条件是不行的,必须在拥有超人的毅力和刻苦的努力才能实现。所以说,先天条件优越的平面设计师也不一定达到理想目标,其必须在后天尽最大可能地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汗水。当然每一种行业也都必须如此才能成功。而对于我们来说,优越的先天条件就是中国文化,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汉字,所以我们需要怀揣着自信,以一种理性、热情和信念对待汉字,只有这样在视觉传达的设计中,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出汉字的灵性。
  四 结语
  逐渐强化的世界交流,导致了保持独特文化的重要性,甚至其重要性不亚于多样化的物种。如果中国的设计师能够在意识中就将中国文化重视起来,充分地挖掘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在以西方的理念进行设计时,可以将独特的中国文化气韵加入其中,那么其设计肯定会在世界上脱颖而出。经历了千百年的生活,中国人积累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对于设计来说,无中生有产生的影响远远不及这些文化,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将其陌生化运用自如。如果设计师看到了汉字所蕴藏的设计价值,那么其就是无尽的财富宝库。可以说设计源自于生活,同时又阐述着生活。
  参考文献:
  [1] 马丽娃、史伟争:《图形语言的视觉传达模式》,《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 李人杰、高海霞、栾金峰:《谈招贴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特征与影响》,《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 冷德彤:《现代设计中视觉传达的形式美法则的解读》,《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4] 王博、石亮:《从PHOTOSHOP流行现象浅析视觉传达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才智》,2010年第27期。
  [5] 覃瀚颖:《浅谈视觉传达与电脑软件应用的关系》,《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第2期。
  (鹿飞,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温萍萍,齐齐哈尔北方机器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速度的加快,给当代艺术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但现在中国艺术设计的风格及方法仍然沿用着西方包豪斯的设计方法,其中西方元素比例占的很多,可是对传
芜湖铁画是中华民族高超冶铁技术和工艺美术文化的创新性结合,综合了民间各家技术之长,具有强烈的视觉体验。铁画艺术文化内涵丰富,工艺特色鲜明,艺术风格清新、自然、洒脱,不仅有
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多元社会,中国画的普及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但很多作品文化内涵严重缺乏,徒有中国画的形式,而缺乏中国水墨画所特有的民族精神。因此,对文人画艺术的重
进入21世纪,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吴冠中的现代化水墨画创作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然而在这之前,传统中国画色彩从唐朝至明清时期追求的都是以“意境”标榜的“
从1810年至1820年的英国摄政王时代到维多利亚王朝建立期间,国家政治日益腐朽,贵族享乐之风比以前更加放纵,许多问题已经摆在了社会面前。艺术上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繁荣,这种繁荣
军乐从清末的救亡口号—“尚武”、“军国民”思潮中兴起,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使得国外的军乐队流入我国,间接的促进我国军乐队的发展。到现代,军乐队不
期刊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包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在与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