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瘀”防治间质性肺疾病早期病变思路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瘀血是血液凝滞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根据临床实际,提出瘀血形成过程中存在“微瘀”这一早期病态,可存在于多种疾病的初起阶段,认为“微瘀”是血行轻微停滞或瘀血积于微处的一种病理状态,归纳其“有形而不易见”“积滞而未壅塞”“缠邪而久不愈”“作病而易夹邪”的病邪特征.间质性肺疾病(ILD)早期病情较轻,瘀血表现并不显著,但治以和络化瘀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因此提出ILD早期与“微瘀”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在于经络相倾、气滞痰凝、微瘀初成,其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杵状指(趾)、听诊爆裂音等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即“微瘀”之表现;进而以“微瘀”立论,探讨早期ILD的防治思路,采用和络化瘀法,通过益气、养血、活血、理气、化痰等治法以和调肺络,祛邪蠲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终以化解微瘀渐成之态,逆转肺间质纤维化之势.
其他文献
专题数据库是指以特定地域、特殊行业、特定主题为基本内容的数据库,这类小型、专门化数据库常为特定服务对象所需求。专题数据库由于其“专”而“全”的特点而备受专业人士的
叙述了用于环保行业中静电除尘器阴极线专用储能焊接成套设备的研制过程和控制方法,论文在对传统电容储能点焊的原理以及传统集散控制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储能
采用电子束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工艺条件的过渡族金属(Fe、Co、Cu)掺杂ZnO薄膜。通过对样品薄膜的结构分析,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如衬底类型、衬底温度、氧分压、退火温度,以及Cu掺杂含量对薄结晶状况的影响,找出薄膜结构最佳工艺参数,获得沿c轴高度择优取向的高质量ZnO薄膜。我们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方法观察薄膜的显微结构,利用所得的图象信息对薄膜的晶粒结构、晶粒取向、表面形态平整度等进行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内部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也给企业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变,而风险导向审计则是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运用而生的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
目的 探讨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在年龄、子宫内膜厚度、体重指数(BMI)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中医药防治E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EC患
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其表面性能密切相关.对医用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是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在医用金属表面制备陶瓷膜可将金属材料较好的力学性能和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