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记中国最萌漫画家夏达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画是很多中学生的最爱,一直以来日本都是最为主流的漫画阵地,但近期日本和欧美的数个知名动漫站点都相继报道了一位神秘的中国“80后”女孩漫画家——那就是被称为中国最萌漫画家的夏达。
  
  [1]
  
  “我在漫画界上能取得今天的好成绩,是与小时候家人对我的放养教育密不可分的。”夏达扬着头,乖巧认真地说道。
  夏达,1981年4月4日出生于湖南怀化,英文名April。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巧可爱的女孩竟能画出如此大气、底蕴深厚的画作。她的画风清新自然,线条优美讲究,带有自己鲜明的风格。画稿都是手绘线稿,再用电脑上色,也有部分是水彩上色。细致的画面透着浓郁的中国水墨风情,旖旎清丽的气息扑面而来。相比较其他国内漫画家对细节和场景的描绘往往用简单的线条或是通过阴影一笔带过,夏达对于环境的刻画和细节的追求则是入木三分,对画面和情节的控制力也相当深厚,具有同期少女漫画家少有的大气与沉静。
  夏达生长在一个很特别的家庭。爸爸搞古建筑修复,妈妈从事古字画鉴定。夏达这一名字是爷爷给取的。爷爷年轻时代投笔从戎,在那波澜壮阔的年代颠沛流离,所以老人希望孙女将来能做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之人。
  然而夏达认为自己从小就不是个好学生,犟脾气,偏科,喜欢课外读物,喜欢画漫画,喜欢的东西都和高考毫无关系……但家人却从未指责过她。一年中,夏达见到爸爸的时间只有一周,妈妈只要一进她的画室,就变成一个专注工作的人,故此小时候夏达曾私底下觉得父母对自己的成长很漫不经心。然而就是在这种看似父母对她的学习放任不问的环境下,夏达读完了许多古典名著,还迷上了画画。由于家住文化局院里,父母很方便地帮她找到了一位优秀的绘画指导老师。那时候的夏达就是个出名的“宅女”,当别的孩子整天想着如何去玩时,她多数时间却窝在家里,一天专心画10个小时的画。
  长大后的一个清明节,父亲从柜子里拿出几张纸来认真地对夏达说:“你爷爷在世的时候就给自己写下祭文,里面提到了对你的教育问题,你拿去认真看看吧。”夏达接了过来,爷爷生前的自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吾虽非仁智之士,却乐乎山与水也。骨灰轻扬于天地之际,徜徉乎山水之间,余常气喘呼呼,如此则可大舒一口净气也。”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小孙女有特殊才华,应因材施教,切勿折压。”看到这里,夏达怔了半晌,眼泪接着就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原来,自己在最厚最重的爱和关切中长大的……
  
  [2]
  
  “对于漫画创作,其实我很笨拙,因为我总学不会知难而退。所以在漫画创作的征途上,我的信念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坚强了,梦想有多大,行动就有多坚定。我这只什么都不怕的快乐赶路的绵羊,学会用自己坚定的信心奔跑在漫画创作的大草原上了。”这是夏达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的一段心语。
  夏达成长的年代,是日本动画片风头正劲的年代。无论是《龙珠》、《樱桃小丸子》、《花仙子》,还是《美少女战士》、《宠物小精灵》、《索斯机械兽》,那唯美的画面、丰富的情节,都成为夏达对漫画的最初认知。在日本动漫铺天盖地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热爱画画的中国少女,夏达多希望能看到本国漫画的新景象啊,然而漫画创作不仅需要强劲的实力,更需要有一种永往直前不懈努力的勇气!夏达横下心鼓起勇气决定去尝试尝试。
  上了高中,夏达对漫画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更热衷于漫画创作了,不久她在《北京卡通》杂志上发表了短篇漫画《成长》。进入21世纪,中国一批执著的漫画家通过不断合作交流,努力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漫画创作之路,这给了夏达极大的鼓励,也为她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2003年她大学还未毕业,就已出版首部作品《四月物语》。《四月物语》以清纯的少女情怀为主题,将一种青涩甜美的情感流露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夏达在书中还配上一些自己创作时的感悟,刚刚出版就引起读者的好评如潮。大学毕业后,夏达前往北京从事专业漫画活动,加盟SUMMER工作室,成为该工作室的主创成员。“整整7年,挨过饿,吃过苦,生病靠死扛,不出门是因为躺着抗饿,瘦是因为消化系统彻底紊乱,头发长是因为没钱理发。每天拷打着自己的精神和体魄,作画,作画。我祭上了自己的命,所以神让我见到了一丝光。”夏达说出的这段话,既表明了自己对漫画事业的热情,也充分说明了她创作过程之艰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过艰难的“劳其筋骨”的创作, 夏达终于收获到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漫友》关联杂志《可爱100》开始连载《子不语》,并于同年开始进行《子不语》动漫制作;2008年,《子不语》第3集《影》荣获第5届“金龙奖”最优秀少女漫画奖;2009年2月,《子不语》得到日本集英社总编辑长茂木行雄和著名漫画编辑松井荣元的大力推荐,冠以“中国最美漫画”头衔,正式登陆日本,连载于日本顶级漫画杂志《Ultra Jump》。2009年底,该作品在中日先后推出单行本,是首部敲开日本市场大门的中国内地原创漫画。
  《子不语》取意于《论语》中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一个深具中国文化意蕴的故事。作品以9岁少女小语跟随父母搬到山中小镇麟趾镇居住为线索,通过她与山林四季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孩子的眼光发现了一个被大人们遗忘了的、充满了灵性的大自然。夏达以一种轻描淡写的笔触直抵人的内心。
  在日本连载一年多之后,《子不语》得到了日本读者的认可和喜爱。新加坡《联合早报》在2010年3月12日的报道中也称,日本读者称赞夏达“画出日本人也喜欢的作品”。夏达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有着日本漫画的痕迹,但其审美内核又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这其实透露了一个信息:越是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作品,越具有国际性。
  
  [3]
  
  “很小的时候,我曾做过这样的一个梦:自己行走在一条四周漆黑的小路上……有时能遇见同伴,而同行不久后又分散。路越走越长越走越明亮,我终于惊讶地发现自己是行走在一片茫茫的草原上。此时往后退已不可能,往前走路还很长,怎么办?我只有鼓起前进的勇气,做一只什么都不怕的快乐赶路的绵羊,最终走出大草原。”从夏达写在博客文章的话语里,可以看到她所走过的坚强的创作之路,虽然她的美丽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她还是坚信,自己的光彩来源于画作而不是外在。
  夏达的博客最近晒出了一组个人照片。照片中的夏达不施粉黛、清丽脱俗,可媲美漫画中的美少女。由此,她也被相关网站评为“秒杀”漫画迷的女神。最近,中国国际动漫节节展办主任汪小玫也正式向夏达发出邀请,请她作中国国际动漫节的形象代言人。这是否意味着,夏达也开始走“明星化”路线了呢?
  实际上,早在2008年获得金龙奖之后,夏达平静的生活就被打破了,她开始成为一些媒体,尤其是动漫、游戏专业媒体的追逐焦点。因其突出的外形,常被冠以“美少女漫画家”的头衔,为此夏达发表博文强调说,“我从来就没‘自称’过‘美女’或者‘美少女’”,而对于漫画出版期间的拍照、访谈等宣传活动,“我愿意配合不等于我喜欢”。夏达希望她的读者“继续关注你们原来感兴趣的东西,那是我用时间、用健康、用心、用命耗出来的东西。我想它值得。”
  了解与熟识夏达的人都非常佩服她的敬业精神。现在经常看漫画的人都知道,中日绘画、阅读习惯大不相同,我们是自左向右阅读,而日本则习惯于自右向左阅读。《子不语》(前2期)最初在日本连载时,是把作品镜像反转处理以适应对方阅读习惯的。这样做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物变形及画面失衡,破坏作品的完整。虽然对方并没有强制要求,但作为职业漫画家,力求完美主义的夏达并不会因为读者的“理解”而凑合,她绞尽脑汁地思索让所有画面都可以左右移动,在不翻转的情况下调整阅读顺序的分镜,最后她终于做到了,虽然以牺牲自己睡眠、赶稿赶到胃疼为代价。现在每期稿子一样的内容,她都完成不同顺序的两份给两地的读者。夏达认为:漫画作品是漫画家情感、智慧和思想的结晶,也是漫画家最重要的形象代表,至于作者本人的外表,反而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过度重视外表和明星包装,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所以说,夏达的成名,不完全在于她的美貌,更因为她是个有实力有敬业精神的“80后”漫画女孩!
  (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
  
其他文献
手机显示两条未读短信。一条是快递小哥发来的,还有一条是好友转发的快递小哥的。  我很淡定地走到阳台,拉开窗户,对着围绕宿舍楼天井的一排快递三轮随意地喊了一声:“圆通呐?”立刻有一个小哥举手,笑容灿烂:“这里这里。”我报上快递号,顷刻,小哥拿着两个快递盒送到了窗户下,就像送花一样送上了快递。  拿到快递的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一种甜蜜而柔软的情感,就像跋涉千里看到青冥与月辉,天地间只有我和手中的这朴素
你曾说你以前特别讨厌我。我惊愕,问你为什么。  “因为你总是很疯狂,到处蹦,像男孩子一样。人缘好,老师又关注你,作文比赛都叫你去,却从未关注我……”我不记得你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说这些话了。你真诚的语气让我既心疼又感动。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我很厚脸皮地像狗皮膏药一样贴上你。  那已经是过去了。而且,不管你曾经多么讨厌我,你依然无可避免地成了我的好闺蜜。  说起来我们认识了将近十年了,然而真正许诺至
每个姑娘身边可能都有一棵青梅竹马的大白菜,他们在长成国宴专用白菜之前都是那么的粗糙和不完美。  【扁扁的陶然】  “陶然的头是扁的,身体也是扁的,思想也是扁的。”  “敢情他小时候被车压过?”  我拄着脸,眼瞅着关言言自顾自地陷到那个“郎骑竹马来”的坑里,然后再用一大霹雳把她拽回来。  “你小时候才被压过呢!”  关言言斜着眼撇下一句。  当然,我是直到跟陶然同班又同桌之后才发现,这货果真是扁的—
那个我五岁时眼里的高楼,跳跃着也够不到的篱笆墙,我不断长,它却一直是老样子,被风化被洗礼却一直没有变化,安安静静地等我回来寻它。  [1]  桑淮,桑淮,幼年里我总这么唤他。  他原本不叫这个名字,江淮抑或是蒋淮,我是真的分辨不清了。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就站在那棵桑树底下,孤零零地不说话,瘦小是脑海里唯一可以搬出来的形容词。第一句对白好像是:我说那个谁,你帮我摘些桑葚下来,我够不着。  我的记忆笨
【编团大合唱】  受不了,受不了,受不了楼梯转角被撞到,受不了谁谁谁对谁谁谁莫名其妙死心塌地的好。受不了他上课不听放学打架长得特帅学习倍儿好,脸上总挂着拈花惹草痞痞的笑……  (文章里出现以下情节者请自觉默哀三分钟,虐了编辑的眼球,还想上稿?醒醒吧孩子~)  怡明姐姐:莫名其妙得绝症,不声不响出国留学,闺蜜抢男友……(此处省略1万字)  春艳吐槽:作为资深发言人,姐姐你受的虐比我吃的饭还要多~  
神姐发现自己常常会被生活里的小事件弄得气急败坏——约会的朋友迟到了、自己的建议没被采纳、无意中按错了键导致电脑死机……凡此种种。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儿是高二下学期的一次数学测验,我因为只打了67分而把自己蒙在被子里哭,我妈怎么问怎么哄,我都不说话。直到我发现是老师合错分了,我那张卷子的分数应该是85才破涕为笑。我妈说:“你咋跟个精神病似的呢?”神姐当时一定是忘了,我的目标不是这次课堂考,而是高考!绊倒
你的性格可以归属于哪类“小恶魔”?做个趣味测试看看吧。  1.你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吗?  是的——到题目4  否——到题目2  2.你爱一个人去旅行吗?  是的——到题目5  否——到题目11  3.如果有一个苹果在你面前,你是否会去吃它?  是的——到题目8  否——到题目7  4.中了彩票,你会马上向朋友、亲人打电话?  是的——到题目12  否——到题目2  5.假设你的朋友住在墓场附近,你
过稿名单出来之前我拼命地往空间跑,结果发现自己没等到要看到的名单却把之前过稿名单上的写手名给记住了。如果你想象得到的话就想象一下:一个满心期待矫情溢怀的伪文艺女青年在坐着校车返回学校的途中嘴里还念叨着“小太爷……”是一个多么秋风扫落叶悲凉满画扇的情景。心酸,能感受得到吗?  在我投出第N篇稿之后仍然不见丝毫起色的背景下,我对第N 1篇稿进行了呕心沥血的反复考量并在得到了某辰的认可后再一次发起了攻击
也许现在的你正在埋头苦读解一道思路繁琐的理综题;  也许现在的你和三五闺蜜在漫步校园谈天说地喝奶茶;  也许现在的你满心忧愁昨天发的数学试卷又没考好。  可是无论怎样的你,都是我羡慕的你。  你还在高中或者初中,做着天马行空的梦,期待未来遇到一个人,和你展开一场轰轰烈烈浪漫爱情。希望不久的考试考出好成绩,让老师家长同学刮目相看,祈祷快点儿长大,进入大学,得到自由。  你用为数不多的零用钱去报刊亭买
琴子是我在大学时的室友。初来长春,她对这边过早的日出、干燥的气候、不同的方言都很不适应。这个千里之外的传说中的东北对于她来说陌生得很。为了缓解大家对家乡的思念,尽快了解即将一起生活四年的室友,帮助小伙伴们更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我们的寝室卧谈会提早开始了。  琴子说她小时候陪妈妈逛街,每次看到蛋糕店橱窗内各式各样的糕点,都忍不住驻足观看。后来透明玻璃窗内摆放的不仅是精美的糕点,还有认真的糕点师们手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