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RNA介导黑素瘤A375细胞Cbl-b基因沉默前后蛋白质组学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shRNA介导黑素瘤A375细胞Cbl-b基因沉默前后差异表达蛋白。

方法

使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分别用Cbl-b shRNA慢病毒载体(Cbl-b shRNA组)和对照慢病毒载体(对照组)转染的A375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筛选的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Western印迹验证差异蛋白(EphA2、GSK3β)表达和Cbl-b shRNA沉默后两组p-AKT表达。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蛋白丰度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基因本体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

结果

共鉴定3 449种蛋白,筛选出Cbl-b shRNA组和对照组差异表达蛋白74个。与对照组相比,Cbl-b shRNA组52个蛋白表达上调,22个下调。差异蛋白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发现前5位显著富集生物学过程为整合素介导细胞黏附、单一生物代谢过程、整合素介导细胞黏附调节、蛋白质靶向线粒体调节、核酸代谢过程;前5位显著富集分子功能为DNA结合、2,2铁硫簇合物结合、信号受体活性、钙黏蛋白结合、细胞黏附分子结合;前5位显著富集的细胞组分为核小体、DNA包装复合体、光感器连接纤维、DNA-蛋白质复合体、胞外区部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前5位与黑素瘤相关的显著富集通路包括叶酸生物合成、轴突导向、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合连接、Wnt信号通路。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Cbl-b shRNA组EphA2相对表达水平降低(0.369,以对照组表达水平为1计算),GSK3β表达增加(3.524),该结果与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一致;p-AKT相对表达水平降低(0.453)。

结论

Cbl-b可能通过多种生物学通路参与黑素瘤发病;EphA2/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Cbl-b参与黑素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紫外线所致SKH-1无毛小鼠皮肤急性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KH-1无毛小鼠等分成5组,定制5种特殊饲料[n-3 PUF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2.5%、25%、50%、100%]分别喂养。喂养至第8周当日,采用日光紫外线模拟器照射上述5组小鼠背部,剂量为2个最小红斑量(MED),建立急性光损伤模型。24 h后肉眼及皮肤
目的分析6例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病理科经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确诊的6例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随访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发病年龄3~10岁,平均6.5岁;发病至确诊时间2~10年,平均6.2年。病变部位均出现皮肤萎缩、变薄、紧绷,肢体变细,合并肌肉萎缩,表面可见深部粗大静脉显露;4例出现临近关节
期刊
患儿女,7岁,前额突出、突眼伴全身皮肤色素沉着7年。生后1周发现双肘内侧色素沉着,1年后全身皮肤渐出现多处色素沉着。自幼泪管堵塞,多次疏通效果不明显。患儿父母正常,非近亲婚配,无相同疾病家族史。体检:头颅呈方形,前额突出,上颌发育不全,下颌前凸;眼球突出,双眼间距较宽;鼻梁塌陷,上下牙咬合不良,牙列不整,参差不齐。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黑褐色,颈部及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皮肤粗糙,皮棘稍隆起,呈现天鹅绒
目的检测1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ADAR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提取一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成员(5例患者,3例非患者)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对照外周血标本,PCR扩增ADAR1基因全部15个外显子序列并测序,参考Genebank中ADAR1基因标准序列对比分析突变位点。结果该家系5例患者ADAR1基因2号外显子第1 420位碱基C突变为T,为无义突变,即C.1420C > T(p.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阿达木单抗治疗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的重度银屑病患者中选择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14例,给予阿达木单抗单药皮下注射治疗,初始剂量80 mg,1周时给予40 mg,以后每2周给予40 mg,分别于第4、8、12周时记录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GA)改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及药物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