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了解正阳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2011年在正阳县随机抽取281名健康人群,检测血清麻疹抗体水平。结果:检测281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6.80%,几何平均滴度(GMT)1:1699,抗体阳性率与GMT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结论:正阳县麻疹抗体水平较高。
关键词 麻疹 抗体 监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95
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是麻疹防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制定麻疹控制策略和措施,进行免疫预防效果评价,预测流行强度等均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2010年我中心在正阳县区域内随机抽取281名健康人员,检测血清麻疹抗体水平。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0月按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正阳县按东西南北中各选1个乡镇,随抽取健康人员进行检测,其中城区125人,农村156人;2~4岁76人,6~8岁78人,10~12岁66人,18~25岁61人。
方法:采集末梢血0.5ml,静置24小时后分离血清,置-20℃冷冻保存备检。采用ELSIA间接法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试剂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抗体滴度≥1:200为阳性,其中1:200~1:800为低抗体水平,1:1600~1:6400为中抗体水平,≥12800为高抗体水平。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GMT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抗体阳性率与几何平均滴度:检测281人,麻疹IgG阳性272人,阳性率96.8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1:1699。低抗体水平85人(30.25%);中抗体水平147人(52.31%);高抗体水平40人(14.23%)。
不同性别人员检测情况: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男性96.58%(141/146),女性97.04%(131/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P>0.05);抗体GMT,男性1:1598,女性1:1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05)。见表1。
不同年龄人员检测情况:麻疹IgG抗体阳性率4个年龄组均>91%,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9,P<0.01);GMT有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见表2。
不同地区人群检测情况: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城区97.60%(122/125),农村96.15%(150/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05);抗体GMT,城区1:1759,农村1:1652,城区高于农村。结果,见表3。
讨 论
检测结果,正阳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6.80%,中、高抗体水平分别占52.31%和14.23%,GMT 1:1699。检测结果,GMT城区高于农村,这可能与疫苗保存条件、疫苗接种质量和疫苗接种率不同有关。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IgG的阳性率、GMT均有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在体内逐渐衰减有关。麻疹抗体的低水平使人体难以防御麻疹病毒的侵袭,仍有可能是麻疹的易感。如何提高大年龄儿童及成人的麻疹免疫水平,防止麻疹在这部分人群中暴发、流行,是当前麻疹防制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部分。对此,应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加强免疫范围扩大到某些特定地区的成人,如在流动人口集居地、新兵入伍、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等人群中开展麻疹疫苗接种,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减少易感人群,防止麻疹暴发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邵燕,王晓琴.大连市1997年~2001年城乡部分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3):323-324.
2 刘东磊,王文胜,董淑兰,等.北京市2000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2,8(1):27-29.
3 郭昕东,吴榕生,李雪华,等.汕头市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监测[J].中国计划免疫,2000,6(1):24.
关键词 麻疹 抗体 监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95
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是麻疹防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制定麻疹控制策略和措施,进行免疫预防效果评价,预测流行强度等均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2010年我中心在正阳县区域内随机抽取281名健康人员,检测血清麻疹抗体水平。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0月按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正阳县按东西南北中各选1个乡镇,随抽取健康人员进行检测,其中城区125人,农村156人;2~4岁76人,6~8岁78人,10~12岁66人,18~25岁61人。
方法:采集末梢血0.5ml,静置24小时后分离血清,置-20℃冷冻保存备检。采用ELSIA间接法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试剂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抗体滴度≥1:200为阳性,其中1:200~1:800为低抗体水平,1:1600~1:6400为中抗体水平,≥12800为高抗体水平。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GMT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抗体阳性率与几何平均滴度:检测281人,麻疹IgG阳性272人,阳性率96.8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1:1699。低抗体水平85人(30.25%);中抗体水平147人(52.31%);高抗体水平40人(14.23%)。
不同性别人员检测情况: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男性96.58%(141/146),女性97.04%(131/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P>0.05);抗体GMT,男性1:1598,女性1:1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05)。见表1。
不同年龄人员检测情况:麻疹IgG抗体阳性率4个年龄组均>91%,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9,P<0.01);GMT有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见表2。
不同地区人群检测情况: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城区97.60%(122/125),农村96.15%(150/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05);抗体GMT,城区1:1759,农村1:1652,城区高于农村。结果,见表3。
讨 论
检测结果,正阳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6.80%,中、高抗体水平分别占52.31%和14.23%,GMT 1:1699。检测结果,GMT城区高于农村,这可能与疫苗保存条件、疫苗接种质量和疫苗接种率不同有关。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IgG的阳性率、GMT均有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在体内逐渐衰减有关。麻疹抗体的低水平使人体难以防御麻疹病毒的侵袭,仍有可能是麻疹的易感。如何提高大年龄儿童及成人的麻疹免疫水平,防止麻疹在这部分人群中暴发、流行,是当前麻疹防制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部分。对此,应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加强免疫范围扩大到某些特定地区的成人,如在流动人口集居地、新兵入伍、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等人群中开展麻疹疫苗接种,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减少易感人群,防止麻疹暴发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邵燕,王晓琴.大连市1997年~2001年城乡部分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3):323-324.
2 刘东磊,王文胜,董淑兰,等.北京市2000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2,8(1):27-29.
3 郭昕东,吴榕生,李雪华,等.汕头市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监测[J].中国计划免疫,200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