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准则》《条例》的七大特点

来源 :领导之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有新任务,新形势有新要求。11月2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准则》《条例》)正式发布。综观《准则》和《条例》,有七个方面鲜明特点值得关注。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深入领会六中全会精神,有助于把《准则》和《条例》更好地贯彻执行到位,下面为您梳理。
  特点一:以党章为根本依据
  无论是《准则》还是《条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党章为根本依据。
  《准则》:
  序言部分提到“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
  《条例》:
  第一条指出“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提到“尊崇党章,依规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谈道:
  《准则》和《条例》“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突出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着力把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要求具体化……”
  【解读】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准则在党内法规体系中的位阶“仅次于党章”,是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的基本规定。条例次之,是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的全面规定。
  特点二:突出信仰信念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特点,也是与西方政党差异最大的地方,是政治属性或者政治信仰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求其成员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信念。
  《准则》: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条例》:
  “党内监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读】《准则》和《条例》把“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作为突破口,旨在促进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在两个文件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比如,与1980年版的《准则》相比,本次颁布的《准则》有一个重要变化,前者目录第一条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这一次是“坚定理想信念”,这个变化是需要党的成员特别关注和深思。
  特点三: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抓住“关键少数”设制度。《准则》和《条例》把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其中最显著的是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比如,在《条例》中单设“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一章,这显然“是对现行条例的突破”,把《条例》的意义、作用和价值大大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谈道:
  “要把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要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既使已经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更加深入有效的解決,又有效防范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有效防范已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复发”,并且着力探索制度设计上的突破口,“围绕责任设计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把制度建设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强调了“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推动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和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
  特点四:坚持问题导向
  《准则》在序言部分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体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和危机意识——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条例》立足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
  “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指出,两个文件“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推动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和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
  【解读】文件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规明矩。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特点五: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谈道:
  “新形势下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既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规范,又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与时俱进,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我们党抓党的建设,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不断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加以创新。”
  【解读】两个文件既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和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针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明确措施,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顺应了新形势新任务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要求。
  特别是《准则》重申了1980年准则的主要原则和规定。新老准则相互联系、一脉相承,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
  特点六:体现约束与激励相结合
  “不准”“不能”“禁止”……《准则》和《条例》中,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划定了“底線”“红线”,尺度更严、标准更高。这是约束也是激励,约束与激励辩证统一。
  【解读】《准则》规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这对于那些坚持原则、敢讲真话的党员干部来说,就是保护和鼓励;《准则》中既提出对党员干部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明确要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
  这些举措为充分调动党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点七:抓住“关键少数”,突出高级干部
  《准则》在序言部分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准则》最后还提出要制定高级干部贯彻落实本准则的实施意见。
  《条例》也对中央层面提出了专门要求,还专门就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解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关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始终盯住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批评、纠正、处理。不掩盖问题、护短遮丑,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更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树立和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以对党的绝对忠诚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摘自党建网微平台)
其他文献
[摘 要] 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重要方式,是沟通宪法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桥梁。宪法解释可以起到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宪法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平衡、节约法治成本、提升宪法意识的作用。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宪法,但相关实践却寥寥无几,宪法解释在推动宪法实施中的作用尚未发挥。为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法治资源、落实相关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寻求宪法司法化的出路,使宪法个案适用成为激发宪法解释的
当前,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反对腐败、政治生态向好的大背景下,重用“改革促进派”“政治上成熟干部”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在实际选人用人工作中,政治成熟型干部的标准却出现了变形异化现象,隐性标准大行其道、大有市场,好标准没有“真落地”,好干部没有“好前途”,导致官场“逆淘汰”现象,伤了好干部的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那么,政治上“成熟”标准异化有哪些表现,深层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防范?  一、
朱散眼看着快七十的人了,头几年,村里建筑队活儿多,干个小工,他好歹还能找到,可现如今哪儿都控建,再加上他年岁已高,手脚不大灵便,到哪儿,人家也都不要他,没有法,朱散只能蜗居在家,地就那四五分地,打的粮食还不够塞牙缝的呢,要是哪天有个头疼脑热,挂瓶吊针也得三四十块,钱不够用啊!朱散坐在床上,数来数去,还是那几张,且抽一张少一张,没有来钱路,直愁得朱散一宿没合眼。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朱散就去找耿老
党员干部学好哲学,拥有这个“精神武器”,能使我们在思考事情和处理问题过程中的主观思维更接近客观实际,对工作、生活和学习大有裨益。毛泽东是全党重视并下苦功学哲学的典范。1938年,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会在延安成立,毛泽东任组长、陈云任副组长,四五十名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地点设在中组部,每两周开一次会,每次半天。当时,毛泽东对哲学的研究,废寝忘食。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记述:“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
思想道德修养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提高学员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载体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思修课具有与学员工作、生活和思想实际紧密联系的特点,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思修课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如果在思修课中引入情景剧教学法,让学员化被动为主动,参与到思修课中,在情景剧的采编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思修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面对海外媒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在今年的总理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对2015年来说,除了降税减费、降息降准等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外,总理的政策工具箱里还装着哪些利器呢?长期参与重要文件起草的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向东认为,消费方面启动六大消费工程,投资方面确定七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是各级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做到严实结合、融为一体。   严以修身贵在正。严以修身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入党时庄严宣誓的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