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课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如何使学生达到“乐学”、“乐创”,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运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互动教学,以及学、练结合,增强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乐学 互动教学
美术课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状况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状况的标志。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该走在时代的前沿,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使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创造意识与能力,达到“乐学”、“乐创”的教学境界。这是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以交互的方式,将图形、图像、画面、动画、声音直接展示给学生,营造出美的氛围,使学生很高兴地接受和新课相联系的内容,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我在上《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中《秦汉青铜工艺》这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预先录制好的“西安之行”小片段,在这个小片段里有讲解秦始皇陵墓,以及世界遗产秦始皇兵马俑,还有大量的图片,音乐作为背景。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学生们看着壮观的画面,联想起我国辉煌的历史,一下子就引起了他们的学习青铜工艺品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课堂的气氛营造和师生间和谐的关系调节,也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的。一般早上第一节课,同学们总是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如果直接上新课,也许他们真睡倒一大片了。这时候可以先播放一个FLASH动画,还配上了动听的声音,他们肯定很兴奋,趴桌子的同学也会抬起头来提起精神,课堂气氛就变得热烈起来了。又如《海报设计》一课中,为了避免单一的教与学,我提议前后两桌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绘画设计,以接力的方式在三分钟换一位同学来绘画,12分钟后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比。在这个游戏中要求了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配合能力,还充分展示了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娱乐中体会,在竞争中学习,得到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互动教学旨在使参与教学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真正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通过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互相尊重、充满创造的学习环境与过程中,实现所有学生全面、能动、创造性地发展和共同学习的目标。
学生学习美术不应该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目前多媒体课堂很流行,但很多的课件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指令,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及课件制作应遵循和坚持“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只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示范、启发;不能只用电脑的“人机交互”(如QQ、MSN、E-MAIL、短信等)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不能只强调美术的课堂容量,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规律。应倡导“以学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的设计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时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美术知识的认识和解决日常设计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
这里参与的意思不是指教师提问请同学回答,这仅仅是个人参与。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如果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我们看国外一些美术公开课的录像,他们的学习氛围和中国的美术课完全不同,在他们的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顾问,一个意见的交换者,而不是一个拿出现成真理的神。无论他们画了什么,画的是好是坏,教师先给予积极的肯定意义,然后再给予意见和建议,给学生充分的自己做主的机会。
(二)应多给学生上台表现的机会
美术教学多给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教师让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体验、理解、认识等进行大胆陈述。多给学生上台演说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评价态度和评价方法。具体可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举手发言,锻炼胆量。或者还可以在班上就某一问题而讨论,或争辩说理。
(三)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每位学生都很想获得老师表扬,而获得表扬的同学会更积极去争取下一次的表扬。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例如在一次水粉静物写生课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很不满意,准备毁掉。我说:“别急于重画,画面颜色很鲜艳,有装饰味道,也可以从装饰性绘画的角度下手,注意整个色调的统一表现,就是好作品。”他照此修改,果真收到意外效果。还有次在课上,有学生忘记带速写本,无法完成课堂作业,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叫他到黑板上绘画,给大家示范。开始他不愿意上来,但作为教师,应读懂学生是不懂而不敢上讲台还是因为害羞而不敢上讲台,当然无论哪一种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最后在我的鼓励下,这位同学上来了,也带动起其他同学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 学练结合,增强主体意识
美术课不能仅停留在欣赏作品上,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独立进行设计,学、练结合。教师在这个环节只是以辅导为主,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尽情发挥。
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才能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激情高涨的学习情境。达到“乐学”、“乐创”的教学境界。学生能更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充实美术教学之中,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艳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习主人[J] .小学数学教育,1998(12).
[2] 杨建滨.有效美术教学例证[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3]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4] 王大根.美术教育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乐学 互动教学
美术课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状况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状况的标志。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该走在时代的前沿,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使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创造意识与能力,达到“乐学”、“乐创”的教学境界。这是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以交互的方式,将图形、图像、画面、动画、声音直接展示给学生,营造出美的氛围,使学生很高兴地接受和新课相联系的内容,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我在上《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中《秦汉青铜工艺》这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预先录制好的“西安之行”小片段,在这个小片段里有讲解秦始皇陵墓,以及世界遗产秦始皇兵马俑,还有大量的图片,音乐作为背景。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学生们看着壮观的画面,联想起我国辉煌的历史,一下子就引起了他们的学习青铜工艺品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课堂的气氛营造和师生间和谐的关系调节,也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的。一般早上第一节课,同学们总是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如果直接上新课,也许他们真睡倒一大片了。这时候可以先播放一个FLASH动画,还配上了动听的声音,他们肯定很兴奋,趴桌子的同学也会抬起头来提起精神,课堂气氛就变得热烈起来了。又如《海报设计》一课中,为了避免单一的教与学,我提议前后两桌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绘画设计,以接力的方式在三分钟换一位同学来绘画,12分钟后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比。在这个游戏中要求了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配合能力,还充分展示了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娱乐中体会,在竞争中学习,得到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互动教学旨在使参与教学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真正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通过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互相尊重、充满创造的学习环境与过程中,实现所有学生全面、能动、创造性地发展和共同学习的目标。
学生学习美术不应该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目前多媒体课堂很流行,但很多的课件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指令,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及课件制作应遵循和坚持“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只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示范、启发;不能只用电脑的“人机交互”(如QQ、MSN、E-MAIL、短信等)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不能只强调美术的课堂容量,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规律。应倡导“以学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的设计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时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美术知识的认识和解决日常设计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
这里参与的意思不是指教师提问请同学回答,这仅仅是个人参与。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如果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我们看国外一些美术公开课的录像,他们的学习氛围和中国的美术课完全不同,在他们的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顾问,一个意见的交换者,而不是一个拿出现成真理的神。无论他们画了什么,画的是好是坏,教师先给予积极的肯定意义,然后再给予意见和建议,给学生充分的自己做主的机会。
(二)应多给学生上台表现的机会
美术教学多给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教师让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体验、理解、认识等进行大胆陈述。多给学生上台演说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评价态度和评价方法。具体可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举手发言,锻炼胆量。或者还可以在班上就某一问题而讨论,或争辩说理。
(三)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每位学生都很想获得老师表扬,而获得表扬的同学会更积极去争取下一次的表扬。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例如在一次水粉静物写生课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很不满意,准备毁掉。我说:“别急于重画,画面颜色很鲜艳,有装饰味道,也可以从装饰性绘画的角度下手,注意整个色调的统一表现,就是好作品。”他照此修改,果真收到意外效果。还有次在课上,有学生忘记带速写本,无法完成课堂作业,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叫他到黑板上绘画,给大家示范。开始他不愿意上来,但作为教师,应读懂学生是不懂而不敢上讲台还是因为害羞而不敢上讲台,当然无论哪一种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最后在我的鼓励下,这位同学上来了,也带动起其他同学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 学练结合,增强主体意识
美术课不能仅停留在欣赏作品上,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独立进行设计,学、练结合。教师在这个环节只是以辅导为主,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尽情发挥。
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才能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激情高涨的学习情境。达到“乐学”、“乐创”的教学境界。学生能更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充实美术教学之中,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艳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习主人[J] .小学数学教育,1998(12).
[2] 杨建滨.有效美术教学例证[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3] 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4] 王大根.美术教育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