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派与砚友社之比较

来源 :现代日本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Mous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以主张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标帜的,并在旧中国文坛上发生过较大影响的文学流派,这就是鸳鸯蝴蝶派。而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也有一个供城市人消遣,迎合读者低级趣味为宗旨,被称为“洋装的元禄文学”的文学团体,这就是砚友社。本文就这两个文学流派进行一些比较,以发现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创作倾向。一、产生条件、继承关系及形成过程鸳鸯蝴蝶派萌生于本世纪初叶的“十里洋场”上海,清末民初逐步成型,兴亡近40年。鸳派(简称)存在的时代,正是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
其他文献
【正】 快速准确的农业信息正成为政府引导生产、规范经济秩序和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鉴于全国农业信息资源标准不规范、共享程度低的现状,农业部宣布,今后要逐步解
<正> 1985年9月开始的日元升值至今已有3年。这期间,日元升值幅度接近50%,是战后日元三次升幅中最大的一次。(前二次为1971~1973年的21.5%与1976~1978年的34.5%)。在这次日元升值
【正】 年号,亦称元号,是东亚儒教文化圈独特的纪年法。它是以具有一定意义的某一年为“元”(起算点)统计年数的方法,始于中国汉武帝,随着中国儒教文化影响的扩大,中国的近邻
<正> 1 前言随着计算机实时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配电网自动化系统(DMS)和电网调度化系统(EMS)对变电站控制自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变电站机电一体化的数据
<正> 企业集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日本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日本企业集团的结构和机能做
<正> 战后,自1951年日本开始对外投资以来,尤其是进入70年代后,日本的工业公司跨国式经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像三井、三菱等六大财团和主田、松下等十八个独立系企业集团这样
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日元升值严重地冲击着日本经济,日本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对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日本经济战略的调整,对国内乃至世界尤其是对亚太经济形势
<正> 一、环球战略的展开 1.从海外子公司进口产品。战后,日本企业一直实行加工贸易、以出口产品为主的海外战略。在1985年秋季日元急速升值及其以后日元升值已成定势的国际
<正> 1985年9月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不到3年间,日元对美元比值由250:1升到121:1,升值幅度达1倍以上。日元升值给日本企业以巨大冲击,使得日本经济出现了“日
<正> 一、日本企业海外经营的简单回顾日本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始于1951年。到1987年底,日本从事海外经营活动的企业有2200多家,这些企业设在海外的办事机构和工厂有13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