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非头部反复取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9例Ⅲ度面积大于或等于70% TBSA伴头部Ⅲ度烧伤患者,采用Zimmer气动取皮刀于胸部、腹部、上臂、大腿、阴囊、足背及足趾反复取皮,行异体皮+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新鲜条状猪皮与自体邮票皮相间移植术、自体邮票皮游离移植术、Meek植皮术修复全身创面.观察各供皮区取皮间隔时间、取皮次数、愈合时
【机 构】
:
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463000河南省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非头部反复取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9例Ⅲ度面积大于或等于70% TBSA伴头部Ⅲ度烧伤患者,采用Zimmer气动取皮刀于胸部、腹部、上臂、大腿、阴囊、足背及足趾反复取皮,行异体皮+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新鲜条状猪皮与自体邮票皮相间移植术、自体邮票皮游离移植术、Meek植皮术修复全身创面.观察各供皮区取皮间隔时间、取皮次数、愈合时间,各h手术次数,创面完全封闭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结果.对供皮区愈合时间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胸部、腹部、上臂、大腿、阴囊、足背及足趾取皮间隔时间、取皮次数、愈合时间分别为(13.63 ±1.25)、(13.05±1.00)、(13.67 ±0.94)、(13.42 ±0.69)、(14.00±0.21)、(11.23 ±0.28)d,(3.60±2.07)、(3.96±1.74)、(2.67±1.53)、(2.75±0.95)、(3.00±0.15)、(3.81±1.22)次,(6.13±0.19)、(6.03±0.42)、(6.06±0.59)、(6.19±0.24)、(5.51±0.17)、(6.31±0.27)d,愈合时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5,P>0.05).9例患者共行异体皮+自体微粒皮移植术4次,条状猪皮与自体邮票皮相间移植术19次,自体邮票皮游离移植术17次,Meek植皮术12次.本组患者创面完全封闭时间为伤后60~100(81 ±17)d;住院时间31~195(110±56)d;8例存活,1例死亡. 结论 对于头皮不能利用的大面积深度烧伤,采用Zimmer气动取皮刀取皮,身体其他部位同样可反复供皮,达到封闭创面的预期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瘢痕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1例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原发病发展至瘢痕癌的时间、溃疡持续时间、病变部位、溃疡区面积、溃疡区症状、术前细菌学培养结果、组织病理学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 结果 (1)21例瘢痕癌患者年龄为19 ~74(47±13)岁,男女比例约为0.
患者男,47岁,30 kV高压电烧伤后6h急诊入院.检查:体温36.7℃,脉搏106次/min,呼吸频率25次/min,血压120/6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意识清醒,精神萎靡,烧伤创面位于右侧胸背部、左大腿及会阴部.右侧胸背部创面面积约4% TBSA,创面皮肤、皮下组织、肌肉明显炭化,第8、9肋骨外露呈炭黑色,并可触及第8肋骨断端.肋骨周围肌肉及软组织广泛坏死,坏死
目的 分析瘢痕疙瘩患者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多态性,探讨其与瘢痕疙瘩发生的关系及对血浆TGF-β1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笔者单位2011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169例瘢痕疙瘩患者设为瘢痕疙瘩组,另将119名健康献血员设为健康对照组.抽取2组受试者静脉血,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结合DNA测序检测TGF-β1基因-509C/T基因型,计算C、T等位基因频率;根据Har
目的 了解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深度创面的效果 . 方法 2007年5 月-201 3年12月,笔者单位应用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共修复22例患者拇指Ⅳ度损伤创面,创面面积为2.0cm×1.5cm~4.0cm×2.5cm,皮瓣切取面积为2.1cm×1.6cm~4.1cm×2.6cm,供瓣区均于同侧上臂内侧切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 .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血运良好,拇指创面愈合良好,供瓣区移植皮片成
患者男,33岁,工作时被380 V电击伤,短暂昏迷,于伤后1h入院.检查示:创面分布于右手掌和手指.右手掌为电流入口,创面无水疱,呈蜡白色,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部分皮肤坏死后呈焦痂,痂下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未见电流出口.其余肢体活动自如.诊断:2% TBSA Ⅲ度电烧伤.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在无手术禁忌的情况下于伤后第3天行创面清创+ VSD术,术中见右手掌创面干燥呈黑色焦痂,损伤累及肌肉层,部
例1 女,54岁,2012年9月25日于密闭室内因天然气爆燃致伤.收治入外院ICU病房,因呼吸困难行经口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机,伤后42 h转入我院.患者既往健康,无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史.检查:患者意识恍惚,体温38.2℃,脉搏120次/min,心率120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血压132/88 mmHg(1 mmHg=0.133 kPa);自主呼吸(频率为25次/min),双肺可闻及少量哮鸣
目的 了解近6年来笔者单位烧伤患者创面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并选择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18种常用抗生素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共检出2 15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455株占67.64%、革兰阳性球菌696株占32.36%.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最多,共529株,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
手指热压伤是由热烧伤和机械挤压伤共同导致的复合损伤,多为深Ⅱ~Ⅲ度,严重者可致指体功能丧失,截指率较高[1].因手指解剖结构精细,软组织较薄,易伴有动脉、神经、肌腱及骨关节的损伤,修复难度较大.2007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应用游离足趾动脉皮瓣修复67例患者手指热压伤创面,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目的 研究手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早期进行超短波联合序贯压力治疗,对患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65例单侧手部深Ⅱ~Ⅲ度烧伤患者.创面基本愈合后10~31 d,根据患者意愿35例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超短波、序贯压力治疗以及佩戴压力手套,设为综合治疗组;另30例患者仅行主动运动训练及佩戴压力手套,设为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患手外观,测量患手拇指、示
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常出现渗出较多、感染等现象,传统的VSD治疗费用较高,多数患者难以承受.笔者单位于2012年10月-2014年6月利用自制简易VSD材料联合皮片或皮瓣移植术治疗局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自制简易VSD材料的制备根据传统VSD的原理,笔者进行如下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