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青年:我也是微电影导演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脑瘫,6岁才会走路,初三休学。17岁立志当导演,18岁开始FLASH制作。身兼编剧、导演、拍摄、制作于一身的24岁建昌小伙姚凯,5年完成了5部微电影。他曾被指导老师称作“倔小子”。他的人生理想是当导演,拍电影。
  “把当下的场景拍下来,我会感到异常兴奋。”
  近日,姚凯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征集发生在大家身边的难忘事、感人事,将这些或传递亲情,或反映社会现象的故事作为他创作微电影的素材。
  姚凯患有先天性脑瘫,部分脑神经受损,影响了肢体和语言功能,直到6岁,他才学会走路。由于疾病,姚凯初三便休学在家。直到现在他仍然走路不稳,说话不很清晰。
  在接触电脑和网络的过程中,姚凯对动画制作产生了兴趣。2007年4月,姚凯在父母的支持下,到北京学习FLASH制作。因手抖无法用笔画画,姚凯学习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只好在出租屋里用自己的电脑做动画,再拿到学校请老师指导。
  在学习动画FLASH制作的过程中,姚凯又迷上了拍短片。
  “把当下的场景拍下来,我会感到异常兴奋。”从那时开始,姚凯就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当导演,拍电影。于是,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姚凯,通过自学踏上了拍电影的探索道路。
  “想通过影像表达个人看法,参与社会生活。”
  起初,老师们从他的身体情况来看,建议他做影视剪辑。这样不仅可以挣钱,还不用操那么多心。可姚凯的想法就是当导演,他不只想参与编写,更想参与整个创作过程。
  2008年6月,姚凯的第一部微电影创作开始了。“DV是从开婚庆公司的叔叔那里借来的,演员都是我的同学和家人。大家都是友情出演,不计报酬。一方面是对我的支持,另一方面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姚凯说,可操作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大家是头一次在镜头前露脸,所以拍摄过程中,台词、走位都需要指导,有时一个镜头要拍十几遍甚至是几十遍。
  说起印象最深刻的微电影作品,姚凯说,是他在2012年8月创作的《应该做的》。电影讲述了一位老人被车撞后,肇事司机逃逸。一对好心父子将老人送往医院,却被老人误认为肇事者。好心父亲被警察带去调查,不得不将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交给邻居照看,但邻居认为照顾自闭症男孩是个负担。幸运的是男孩记住了肇事车牌号,当肇事司机被找到后才发现,原来正是这位邻居女儿的男友……邻居深感后悔,被撞老人也来向这对父子道歉。
  通过这部微电影,姚凯想传递的信息是:生活中,我们在做事情之前,应该先想“这是否是应该做的”。
  让姚凯觉得骄傲的是,这部片子的创作受到了建昌县人民政府和民政局的支持,他们还拨款支持姚凯创作。
  “它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我想通过影像传递出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折射,表达个人看法,参与社会生活。我认为用微电影这种传递方式最好、最强。”姚凯说,他在整个创作中体会到了极大的乐趣,也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同。未来,他还要坚持做一名导演,拍好微电影。
其他文献
5周岁直接入学上四年级;不足8周岁小学毕业;未满14周岁就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山西河曲县年仅14岁的男生范书恺出现在清华大学报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然后,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各大媒体、网站上,被称作“跳级王子”。而实际上,他是一个低调而腼腆的男生,他也不喜欢别人拿他的年龄来说事。意外走红并非他的意愿,他只想顺利地完成他的大学梦。  最感谢的人是父母  14岁能考入清华大学,范书恺坦诚,
基于地质过程,特别是沉积地质过程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航空相片和遥感影像的解译,结合野外考察和地貌与沉积物分析,研究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演变过程,并对其形成和演变原因进行探讨。晚第四纪以来,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从第二排山麓到下游冲积平原,可划分为四期规模较大和三期规模较小的冲积扇;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形成演变受气候、构造或气候—构造耦合作用的共同影响,具有多成因性和多层次性。
在获取24个旅游网站分省访问量资料的基础上,利用origin软件描述了其距离衰减的形态,运用区位熵、空间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三指标对其衰减集中度进行了计算,总结出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度特征,为旅游目的地确定目标市场以及旅游网站的建设与营销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发现:1)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主体上符合峰值衰减形态,包括指数衰减的单峰形态和高斯衰减的多峰形态,证实了地理距离仍然是虚拟旅游行为的限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