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生物课堂的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对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体现生物的“学以致用”;适当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拉近生活与生物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生活是探索的、智慧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涉及到生物知识,生物问题。《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越来越强调让“生物教学走进生活”。下面,笔者根据多年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让将生活化知识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策略,笔者愚见,仅供参考。
  一、生物课堂的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
  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生命线,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失掉了教育。”心理学也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时,学生自動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入生物问题,将生物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生物,让生物知识“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这样,同学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才会减少对高中生物学习的畏惧心理,增强生物学习的乐趣,积极的投入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来。
  例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涉及生物知识的现象与同学们分享,共同探究,让同学体会到生物知识的神奇魅力。上课伊始,我就提出来一系列的生活中涉及到生物知识的问题与同学们分享:同学们也许不知道,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生物,你每天也都在同它们打交道。同学们露出了疑惑的神色,生物涉及的面这门广吗?于是,我接着说,菜市场的阿姨为何在菜上洒水?为何用糖蜜西红柿呢?为何嗑瓜子时嘴唇会发白?为何洗衣服手会起皱?听着我一口气提出来这么多的生活中涉及到生物知识的问题,同学们惊叹道:生物知识真强大呀!几乎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同学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现象几乎“耳熟能详”了,但是一旦涉及到原因,大家却“说不清也道不明”。这不禁激起了同学们对生物知识强烈的探究欲望。生物就是一个谜,等待着我们一起去揭晓谜底!
  二、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对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体现生物的“学以致用”
  在人们的生活中,利用生物知识的现象处处都是,但是我们却常常熟视无睹,主要原因是人们在观念上缺乏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种意识。在现代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活中,这些司空见惯的生物现象,转化为生物教学实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生物的应用意识,体现生物的“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动机,以便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的生物知识。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例如:在移栽植物时我们为什么要剪去部分枝叶,而且必须带土移栽呢?果园里的果树为什么需要定期进行修剪呢,这不是在损坏树木吗?人们自己在酿酒的时候,为什么先要将坛子敞开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将坛子密封放置呢?例如,在教授《酶的特性》这节课的时候,就指出了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人们常用的洗衣粉,为什么要加酶呢?我们常常吃的奶酪中也要加酶,这是为什么呢?在人们酿酒的过程中,为什么也要用到酶呢,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又例如,在讲到光合作用的时候,提出蔬菜大棚为什么要经常“放风”呢?农民伯伯经常锄地的原因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除草吗?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都是人们对生物知识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学生会真正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生活离不开生物,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的应用意识,又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生物课堂教学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得课堂教学鲜活了、具体化了,同学们的学习更加活力四射了。
  三、适当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拉近生活与生物的关系
  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往往充斥着很多专业术语与名词,让人听起来枯燥、乏味、陌生,这样自然不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我们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生活化的语言,会达到什么效果呢?我想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样既可以拉近生物与同学们实际生活的关系,同时也能够让同学们对生物科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同学们知道原来生物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例如,在教授关于生物的遗传性的知识点时,我借用了生活中人们熟悉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来形象的说明生物的遗传现象。在教授关于生物的变异性的知识点时,我借用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来形象的说明。在讲到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时,我借用了“鹬蚌相争”这个典故。在讲到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这个知识点时,人们熟悉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相信,同学们只要理解了诗句,就会明白温度对生物生长的重要性。
  在课堂的教学中,针对某些知识点适当的运用同学们熟悉的诗句、谚语、典故,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使得生物学与同学们的生活联系更紧密,从而激发同学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四、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将生活常识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增强所学知识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从而提高对生物学的应用意识。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生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薛军.立足生活实际,实现趣味教学—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J].新课程(教研版),2010(10)
  [2]谢建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6.31(1)
其他文献
【摘 要】好的记叙文,对结构总是很讲究的。好的结构,提升记叙文魅力;不好的结构,对记叙文伤害极大。必须认真对待记叙文结构,研习记叙文结构技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峭起突收法;特写镜头法;彩线穿珠法  结构指的是诗文书画等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记叙文的结构,指的是记叙文材料组织和内容编排的具体形式。记叙文结构就好比人体的骨架;人体没有骨架,就成了一堆肉泥。因此,安排好结构对写好一篇记叙文极
论述了社区图书馆的作用,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不足,提出了社区图书馆科学持续发展的几点具体措施。
【摘 要】隨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中职学校必须考虑到可持续发展,而学校想要健康、长远地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构建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对中职学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在执行制度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中职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职学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应对方法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物理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成效;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把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真正做好实验教学。  【关键词】初级中学;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在教学中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是物理教学界的共识
介绍了加气站的类型和压缩机进气压力值的差别,论述了压缩机进气压力与增压速度及功耗的关系,对站前调压器及调压幅度进行了分析。
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就当今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服务创新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在图书馆服务创新背景下馆员的职业规划及二者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
对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漏渣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风帽阻力及选型对锅炉安全及经济性的影响,分析了锅炉运行中漏渣的原因,探讨了布风板稳定运行的条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对创新教育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初中物理作为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前言  针对于目前的初中课堂教学而言,“科学探究”俨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作
应用引文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引文数据库”中《中国肿瘤》2001-2010年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普赖斯定律确定了高被引论文,对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烦次、作者分布、作者合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