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中职会计专业微课教学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ll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挑战,为教育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崭新空间。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各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被人们创造并利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中,以它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要,进而大大提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个性化学习及其特点
  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理念,教师们一直在探索因材施教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006年7月,新西兰教育部长史蒂夫·马哈雷在一次研讨会上提出 “個性化学习”的概念,带领教育工作者朝这一方向更进了一步。个性化学习是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就置于教育的中心,围绕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塑造教学。
  不同个体对外界信息刺激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相同,由此形成了学习者在学习上的不同类型与不同风格,其主要表现在时间偏好、感觉通道、知觉风格、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学习差异的个性化教学也应具备选择性和多样性两大特点。选择性是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征,个性化教学的课堂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选择某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开展学习。多样性是个性化教学的外部总体特征,由于学习者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智能基础、态度价值以及生理和心理基础,他们的学习需求也各种各样,学习者会根据自己选择的学习任务和确定的学习目标来选择不同进度的学习资源。
  二、微课教学及其特点
  近几年一种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式被提出并广泛传播, 这就是微课,它是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出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视频。微课的核心组成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技术操作过程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应用“小环境”。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
  微课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讲解精炼、资源使用方便、激发学习兴趣等。
  第一,教学时间短。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来说,微课教学的时间一般只有5到8分钟左右。
  第二,教学内容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主题突出,可以是一个核心知识点,也可以是体现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教学互动活动。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微课教学设计更加精准,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达到结构完整、讲解精练。
  第三,资源容量小。每个微课资源容量一般都在几十兆左右, 视频格式大多为rm、wmv、flv等,便于学习者在线学习或下载保存到诸如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学习,也适合于教师之间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第四,激发兴趣效果好。由于微课教学时间短,所以每一个微课都要采取独特的方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微课具备多元格式的特征,设计时能满足不同学习者感兴趣的内容主题和形式,支持个性化的内容。
  针对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投入状态均不高的现象,微课通过设计学习者感兴趣的主题,采用学习者喜好的形式,能延长学习者的注意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社会阅历少,对企业经济业务难以理解,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但喜欢实际操作。针对这一特点,要求教师能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微课恰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三、适应会计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微课教学
  结合微课的特点,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将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理念融入微课的教学设计中,在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环节以及以不同会计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等方面使用微课。
  1. 不同教学内容中的微课应用
  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两者需要合理地分工。
  教师首先要认真筛选出适合使用微课教学的内容,可以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概念,也可以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技能点,或者是教学重难点。尤其是有关会计技能操作演示的课堂教学,如点钞、珠算、小键盘输入等,教师授课时都是在实物投影仪下演示过程,但是,演示和观看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设备的性能、教师的临场发挥以及学生座位的差异等因素,很难让每一个学生看清操作演示中一些细微的动作,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领会和掌握教师传授的操作技能。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只能再面对一个个学生,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解和反复操作。除此之外,学生很可能课后复习只能依靠回忆,回忆时如果出现记忆的偏差,就会导致巩固了错误的操作技能。
  使用微课教学视频来展现教师的技能操作,每个学生不仅都可以直观地看清演示中细微的动作,而且能在课后利用教学平台反复播放观看,模仿练习,使学生既快又准地掌握技能。
  教师要认真准备微课教学视频,利用微课教学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教学问题。但是,有些难度较高、较复杂的知识点还需要教师再次回到传统课堂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不同教学目标下的微课应用
  会计专业教学中往往一个知识点会有不同层次的能力目标,如基础能力、拓展能力、创新能力等几个层次。基础能力目标以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为主;拓展能力目标以学会进行案例分析为主;创新能力目标则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某项会计业务时,可使用微课1介绍该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和操作过程,达成基础能力目标;利用微课2展示不同企业的实际操作案例及案例分析,达成拓展能力目标;使用微课3找出案例中的问题,分析不同的处理对企业造成什么影响,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目标。
  3. 不同教学环节上的微课应用
  会计课程中专业术语较多,且不易理解,实践性和理论性较强,而中职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使用微课教学不仅可以将完整的技能分解成几个技能模块,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训练,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利用微课进行学习。首先,学生可以一次或多次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其次,教师利用微课在传统课堂上进行全面的新授教学;最后,学生通过将微课内容存入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课后练习和复习,课后反复和有选择地利用微课学习对因跟不上教学进度而造成的学习效率较低的学生有很大帮助。
  4. 针对不同会计专业课的相关知识点的微课应用
  会计专业各专业课程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知识点往往相通,这一门课的知识很可能是另一门课学习的基础。教学中经常需要学生回顾这些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努力构建一个会计微课资源体系平台,如会计基础知识、财务会计各模块知识、财税理论知识、法规理论知识等都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将各科知识点的微课上传到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微课资源。例如,学习财务会计时学生对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的业务核算总是不熟悉,容易遗忘,此时学生可在线学习财税理论模块的相关微课,以扫除财务会计学习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曹献龙.微课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N]. 广东科技报,2013-01-18.
  [2]赵荣敏.微课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 (03).
  [3]赵雪梅.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整合的实践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12,30(08).
  [4]陈晓东.个性化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03).
  (作者单位: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以结晶理论为指导,探讨影响仲钨酸铵(APT)粗晶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在生产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棉土窝钨矿五号矿脉开采中,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底柱替代自然矿柱,减缓了地压显象,降低了矿石损失率,了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程度。
贵州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水利放在同样重要位置,出台了《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2015年开始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会战,从强投入夯基础、破瓶颈补短板、创领先
在小学教育中,大部分知识都是源自于课本,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是靠阅读得来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阅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快地获得我们想要知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和等离子体(PLASMA)领域里正兴起自动焊接和高精密焊接、切割的新技术。同时,由于焊接母材的种类、规格、形状日趋繁多,对电
一、关于“节外生枝”  现今的有些教辅资料往往都是“集各家之大成”的拼凑产物,往往忽略了本身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因此,老师的教学往往需要“节外生枝”才能勉强应付。每节课除了完成新授课的内容还得做一些内容上的扩展,这样一来课堂内容就显得臃肿,重点知识和知识轮廓不够清晰,学生也不见得能掌握和消化。当然从长远的学习目标来看,“枝”还是要生的,但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循序渐进,课堂上应用多元化的手段使学生尽可
六盘水市110kV某新建城市变电站,站址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场地多为淤泥或杂填土,厚度在0m到3m之间,为明显的软弱土地基,现以该变电站地基处理方案为例,讨论城市变电站软弱地基换填
成本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两者结合产生战略成本管理。在传统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框架基础上,应用最新的蓝海战略对企业的战略成本
在数码技术日益普及之下,商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商业摄影,人们的生活也随之而多姿多彩。在摄影技术快速地更新下,更新换代的相关摄影产品也加快了步伐,紧跟潮流。人们有时在操
11月9日,2015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结果在上海揭晓,来自全国各地18家出版社的20种图书荣膺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将代表中国参加201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自2003年以来,先后有12批251种“中国最美的书”亮相德国莱比锡,其中13种图书荣获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反映了当今中国书籍设计的面貌和水平,也体现了中国书籍设计者在与国际设计界的联系和交流过程中,不断创新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