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下)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dyt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医所称的“两纲”即“冷病热治、热病冷治”,是治病的两大法则,具体治法则分内治法和外治法,其外治法尤为丰富,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1.放血疗法 用碎瓷片锐端或铁制针具在指(趾)尖、指(趾)甲旁、肘窝、腘窝、人中、舌下青筋等处点刺出血,视病情放一至数滴血。
  2.爆灯火疗法 用灯草芯浸透桐油或菜油,在灯上点燃后往选定的部位迅捷点灼,可听见轻微的爆烈声,被灼处皮肤可见高梁大小的白色焦点。
  3.生姜吸穴法 医者将适量生姜嚼烂含于口中,以口对准患者穴位用力吸至发红,穴位有百会、印堂、风池、风府、肩井、神阙、涌泉等。
  以上三法属于急救疗法,多用于各种突发性急症。
  4.滚蛋疗法 有滚生蛋和熟蛋两种。滚生蛋:取生蛋一只洗净晾干,然后用此蛋在患者前额、胸、背、腹部、手足心等处来回或顺时针滚动,至鸡蛋发热为止,主治热病。滚熟蛋:用治冷病的单药或具有重镇作用的金、银首饰与鸡蛋同煮,蛋熟后将蛋取出稍候,然后用热蛋在患者前额、额角、背部、胸腹部不断滚动,使热力和药力透过皮肤入内达到治疗冷病的目的。
  5.火针疗法 视疔、癀大小,选用特制的不同规格的铁针,然后估量疔、癀顶端与根部的距离,用卡子卡在针尖适当部位(避免刺入过深或不及),将铁针烧红从疔、癀顶端垂直刺入,当速进速出。主治疔、癀类疾病。
  6.抹酒火疗法 在粗瓷碗内倒适量白酒点燃,医者用手不断蘸燃烧的白酒敷于患处,并施以摸、拍、揉、捏等手法。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等。
  7.热熨疗法 将颗粒状食盐炒热装入布袋内,趁热熨肚脐、胸腹、背心及其他病灶;也有医者直接用手掌蘸桐油烤热后为患者熨以上各部位。本法主要用于各种病情轻微的冷病。
  8.拍击疗法 用手蘸白酒在患者小腹及大腿内侧用力拍击,至其痛不可忍为止。主治“扯肠风”、“缩阴症”等。
  9.针挑疗法 在背脊肺俞穴、脾俞穴等部位,或大、小鱼际处,皮肤经消毒后,用大缝衣针(也须消毒)挑破皮肤,挑出少量皮下脂肪并剪去,然后包扎好伤口。主治小儿疳积、哮喘、小儿麻痹症等。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王家阿婆今年65岁。前些日子因为膝关节疼痛到医院看病,骨科医生给她拍了X线片,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因她疼痛比较严重,医生处方的药物中包括一种叫做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止痛药。但是,处方之前医生问了她好些问题,如有没有胃病、心脏病、高血压病,有没有药物过敏史,等等。王阿婆虽然不明白这些问题有什么关系,但是,觉得这位医生非常仔细,连连夸奖,约好了下次门诊的时间后,王家阿婆高兴地回去了。
最近看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近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暨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的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90%的中国老百姓对如何安全合理用药缺乏了解。竞赛中错误率在50%以上的问题集中在8个方面,涵盖婴幼儿用药安全、孕期用药、药物禁忌和不良反应、药品贮存和用法等方面内容,这里借着这个统计结果提醒大家安全用药。  1 51.07%的网友对新生儿慎用氯霉素等抗生素药物缺乏了解  氯霉素主要经肝脏代谢灭
因为“交代病情”,山东莱芜的儿科医生李宝华被患者家属“记住”,并因此致祸。10月3日上午,刚刚值完夜班的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医生李宝华被一名患者家属持刀砍伤,并于当天下午宣告不治。  当地公安通报称,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目前,警方已就此事成立专案组调查。另据国家卫计委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派出工作人员对李宝华医生的家属及莱钢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慰问,督办案件侦办工作。  据了解,李宝华遇
在很多人眼里,腹泻如同感冒发热一般,是一种小毛病,谁一生中没有拉过肚子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病人数达14亿人次之多。腹泻常见,但并不等于是小问题。调查表明,发展中国家每年因急性腹泻死亡的人数达1千万!在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罹患腹泻,其中,儿童与老年人所占比例很高。在这样的形势下,最令医生担心的是,很多患者往往凭经验乱服药,尤其是滥用抗生素。那么,腹泻选用什么药才是合理有效的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和活动后呼吸困难。这种疾病通常呈进行性进展、不完全可逆,多与吸烟和环境污染等有关。慢阻肺患病
近日,在2014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称,以燃煤为主的不清洁能源过量消费,是我国雾和霾日益严重的最根本原因.
格列吡嗪为近年上市的第二代磺脲类降糖新药,常用制剂如美吡达,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过去认为引起低血糖反应以优降糖为主,格列吡嗪并不多见。但近年文献显示,有10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格列吡嗪引起了低血糖,严重者发生了低血糖昏迷。因此,在应用格列吡嗪时必须高度注意。  准确诊断,对症下药  格列吡嗪主要用于:单用饮食控制治疗未能达到良好控制的糖尿病轻、中度2型患者;过去虽用胰岛素治疗,但每日需
土茯苓3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5剂为1疗程。一般服药2个疗程后鳞屑变薄,皮疹减少;3~4个疗程后皮疹开始消退。
某男,30岁,农民工。尿频、尿急、尿痛3日,尿检白细胞强阳性,红细胞弱阳性,诊断为急性膀胱炎。医生开出复方新诺明(SMZ-TMP)口服3天。  某女,42岁,农民工。发热、腰痛(以左侧腰痛明显),尿频、尿急症不明显,尿检查有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医生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开出头孢曲松钠静脉点滴10日量和黄连、黄柏、苦参、猪苓、车前草、木通等中药煎剂口服10日。  都是尿路感染(尿感),为何用药差别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方式的改变,依赖电脑者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肌肉韧带疲劳,加速了颈、腰椎疾病的发生。数据显示,我国近1.5亿人患有颈椎病;60岁以上老人中,82%患有颈椎病,50~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71%。而且,颈椎病日趋年轻化,20~40岁的青壮年颈椎病患病率高达59.1%,就连青少年也屡屡中招。那么,日常该如何保养颈椎呢?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