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民族志文本建构——以科尔沁萨满仪式为例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的活态形式的遗存,为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契机。萨满仪式音乐作为人与神之间的一种媒介,是在一定空间中建构的稳定结构。它主要由“观念—行为—乐音”等文化要素构成。仪式过程中音乐为文化局内人提供了情绪上的支持,并成为与“神灵沟通”之时不可或缺的仪式因素。其利用包含旋律、唱词、器声、行为一体的“多行描述”方法来记录萨满仪式“片刻”。第一手资料的文本先用蒙古语书写完成,在案头工作之时,根据写作的需要转写为其他文字的音乐民族志文本。这样一来,既能体现萨满文化的口述资料价值,也加强了仪式民族志的书写深度与细节。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立足农村的全面发展,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提出的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研究的甘肃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食为本”,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资料,如果没有粮食,人们的生计将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1959年至1961年的农业危机
农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其总量的有限性,决定着农地资源的稀缺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张,非农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必然要占用大量农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衰成败又决定着科学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除了依靠
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由成千上万个合同关系组成,在这个意义上讲,市场化就是合同化。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整财产流转关系、规范市场秩序发挥着举足轻
<正>很久以前,一个男人叫"爱人",一个女人叫"情人"。一天,男人和女人同时出现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了两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因为从未见过,也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他们都不由自主
期刊
“韩寒现象”中的韩寒代表了现今一部分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的另类式的发展模式。“韩寒现象”是一种多元化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 ,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现象和敢于反叛与创新的社
随着航空航天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纤维纺织技术的潜力逐渐被复合材料所利用,为了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特殊的结构功能,研制开发了多种具有新型纺织结构的纤维立体织物。其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向着现代方向发展。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因素很多,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紧急避险作为一种正当化事由,在世界各国刑法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对于紧急避险行为的一些基本属性和成立条件等在各国刑法学者之间却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本文以中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