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学医的,但对捐精还是觉得很新鲜。”赵天分析他去捐精的动机是,新鲜、能挣钱,此外还能帮助人。
郑金龙拖着几大箱子证据,从老家湖北鄂州来到武汉,继续为儿子打官司,他就是捐精猝死者郑刚的父亲。去年2月份儿子死后,郑金龙就将华中科技大学及其附属的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告上法庭,并索赔400万。9月11日,这个案子在武汉洪山区法院重新开庭,此时离他最初为儿子打官司已经一年多了。
在捐精猝死事件之前,捐精原本是讳莫如深的事情。但是当这件事被贴上“中国第一例捐精死亡事件”的标签之后,在新闻媒体的大肆报道之下,人们才发现,捐精原是寻常事。那么捐精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捐精志愿者们为什么要去捐?
“唯一的福利”
2008年的某个下午,中山大学医学院大四学生赵天,在学生宿舍里看到了一幅关于捐精的海报。事情距今已经久远,他有点记不清海报的内容,只记得“比较低调,也不显眼,说有3000元的报酬”。
“我是一个学医的,但对捐精还是觉得很新鲜。”赵天分析他去捐精的动机是,新鲜、能挣钱,此外还能帮助人。
赵天一个人去了广东精子库。一位男医师接待了他,拿出一张表让他填,填完表之后又拿出了一份协议书让他签字,医生在旁边告诉他,他的精子会拿到北方,而且只会给五位女士,所以不需要担心会有什么风险。这些话也成了赵天后来向别人介绍捐精情况的固定桥段。
赵天甚至没有来得及仔细端详周围的环境,医生就示意抽血、录指纹,之后递给赵天一个试管,让他去小房间里操作取精。这一切都进展神速,非常的简单。他原以为房间里会有很多道具。事实上整个房间的布局一览无余,墙壁上就挂着几张女性裸体海报,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下面还有一部影碟机,上面摆放着几张成人影碟。赵天没有“水土不服”,很快就将精子排进试管。墙壁上有个暗格通道,用来放试管,取精完毕后就将试管放进去,不需要面对护士。
第一次不能算是捐精,精子只是用来测试是否合格,合格以后要回来捐10次。医生问他是否愿意充当精子库的宣传志愿者。还说如果能在3个月内介绍10个人来捐精,他就能获得提成,赵天一口答应。
在为精子库宣传的同时,赵天也得到自己精子合格的通知,他共捐了6次。每次取精后,有100元误工费以及20元交通补贴。根据协议,赵天需要捐够10次,每次能获得200元,并且会在最后一次把每次剩下的80元一次性补足。赵天没能坚持到10次,捐第6次的时候,赵天告诉医生自己因为学习忙,以后不来捐了。或许是曾当过宣传志愿者的缘故,医生也爽快地一次性地将之前5次剩余的400元悉数给他,这也是他做宣传志愿者唯一的“福利”。
捐精招来的同志
与赵天不同的是,姜一去捐精纯粹是工作需要。他是杂志《男人装》的编辑,也是国内真人出镜的捐精者之一。
现在网络上還能搜到姜一和同事许若仪的视频《寻找捐精者》。姜一强调如果不是刚好杂志做这选题,“还真没有考虑过捐精”。
2011年2月19日早上8点,姜一前往国家人口計生委科研所人类精子库。与姜一同来捐精的还有招募的志愿者、同事曹书魁等人。医生向大家交代了一下流程,便发了登记表让大伙登记,然后便对他们进行单独的面试。医生的问题很简单,包括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等,但这些全由志愿者说了算。唯一的关卡就是要志愿者褪去裤子,做生殖器官的检查。若能通过,就可以进行捐精。
取精室是姜一重点观察的对象,取精室是个四室一厅的屋子,厅里的角落上有一台落满灰尘的电视机,下面是老款DVD机。姜一好奇地打开,发现是“伴随着轻音乐的裸女孤芳自赏片”,这是作酝酿情绪用的,但很快医师就过来关掉了,他给出的理由是广东的一个精子库曾因志愿者看光碟而被关闭。
姜一钻进取精的小房间里,发现房间很简陋,除了海报就是一张床、一张椅子和一个洗手盆。姜一早就知道小护士帮助取精是假消息,但没有A片助兴,基本靠想象自慰取精,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姜一的环境还不算最差,许若仪去的取精室里居然还贴有猛男的海报,只能理解为工作人员的失误。他们陆续完成了取精任务。
姜一自称“长相安全、肌肉发达、长跑健将、正直壮年、经验丰富”,是計划中的种子选手,但他却没有通过。精子库医生介绍捐精标准是,精子数量必须达到每毫升6000万个,而活跃程度分为ABCD四等,A为最活跃状态,D为死亡状态,A加B的比例必须超过60%才可视为合格。姜一的精液化验报告是,1毫升里有1.6亿个精子,但精子A加B等级的总数为45%。
姜一的“意外夭折”,促使许若仪一个人跑去捐精,因为需要保证有编辑能体验完整个捐精过程。看似瘦弱的许若仪通过了精子测试。当接到精子库的人打来的电话,被告知精子合格,可以参加精子捐赠时,许若仪说他心里怒喊“我比谁都男人”,那一天“几乎是近几年最快乐的一天”。最终许若仪在一个月内捐了12次,完成任务。
杂志付梓印刷,走进千家万户。杂志里,姜一、许若仪、高杉等都裸露上身拍照。他们的真实姓名跟捐精绑在一起。但没想到的是,这件事还是造成了他的困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不少男士来到杂志社找他,而那些人都是同性恋。尽管姜一在文章中已说出家有发妻,但或许是他们拍照方式尺度很大,以致引起了同性恋的关注。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状况。
郑金龙拖着几大箱子证据,从老家湖北鄂州来到武汉,继续为儿子打官司,他就是捐精猝死者郑刚的父亲。去年2月份儿子死后,郑金龙就将华中科技大学及其附属的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告上法庭,并索赔400万。9月11日,这个案子在武汉洪山区法院重新开庭,此时离他最初为儿子打官司已经一年多了。
在捐精猝死事件之前,捐精原本是讳莫如深的事情。但是当这件事被贴上“中国第一例捐精死亡事件”的标签之后,在新闻媒体的大肆报道之下,人们才发现,捐精原是寻常事。那么捐精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捐精志愿者们为什么要去捐?
“唯一的福利”
2008年的某个下午,中山大学医学院大四学生赵天,在学生宿舍里看到了一幅关于捐精的海报。事情距今已经久远,他有点记不清海报的内容,只记得“比较低调,也不显眼,说有3000元的报酬”。
“我是一个学医的,但对捐精还是觉得很新鲜。”赵天分析他去捐精的动机是,新鲜、能挣钱,此外还能帮助人。
赵天一个人去了广东精子库。一位男医师接待了他,拿出一张表让他填,填完表之后又拿出了一份协议书让他签字,医生在旁边告诉他,他的精子会拿到北方,而且只会给五位女士,所以不需要担心会有什么风险。这些话也成了赵天后来向别人介绍捐精情况的固定桥段。
赵天甚至没有来得及仔细端详周围的环境,医生就示意抽血、录指纹,之后递给赵天一个试管,让他去小房间里操作取精。这一切都进展神速,非常的简单。他原以为房间里会有很多道具。事实上整个房间的布局一览无余,墙壁上就挂着几张女性裸体海报,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下面还有一部影碟机,上面摆放着几张成人影碟。赵天没有“水土不服”,很快就将精子排进试管。墙壁上有个暗格通道,用来放试管,取精完毕后就将试管放进去,不需要面对护士。
第一次不能算是捐精,精子只是用来测试是否合格,合格以后要回来捐10次。医生问他是否愿意充当精子库的宣传志愿者。还说如果能在3个月内介绍10个人来捐精,他就能获得提成,赵天一口答应。
在为精子库宣传的同时,赵天也得到自己精子合格的通知,他共捐了6次。每次取精后,有100元误工费以及20元交通补贴。根据协议,赵天需要捐够10次,每次能获得200元,并且会在最后一次把每次剩下的80元一次性补足。赵天没能坚持到10次,捐第6次的时候,赵天告诉医生自己因为学习忙,以后不来捐了。或许是曾当过宣传志愿者的缘故,医生也爽快地一次性地将之前5次剩余的400元悉数给他,这也是他做宣传志愿者唯一的“福利”。
捐精招来的同志
与赵天不同的是,姜一去捐精纯粹是工作需要。他是杂志《男人装》的编辑,也是国内真人出镜的捐精者之一。
现在网络上還能搜到姜一和同事许若仪的视频《寻找捐精者》。姜一强调如果不是刚好杂志做这选题,“还真没有考虑过捐精”。
2011年2月19日早上8点,姜一前往国家人口計生委科研所人类精子库。与姜一同来捐精的还有招募的志愿者、同事曹书魁等人。医生向大家交代了一下流程,便发了登记表让大伙登记,然后便对他们进行单独的面试。医生的问题很简单,包括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等,但这些全由志愿者说了算。唯一的关卡就是要志愿者褪去裤子,做生殖器官的检查。若能通过,就可以进行捐精。
取精室是姜一重点观察的对象,取精室是个四室一厅的屋子,厅里的角落上有一台落满灰尘的电视机,下面是老款DVD机。姜一好奇地打开,发现是“伴随着轻音乐的裸女孤芳自赏片”,这是作酝酿情绪用的,但很快医师就过来关掉了,他给出的理由是广东的一个精子库曾因志愿者看光碟而被关闭。
姜一钻进取精的小房间里,发现房间很简陋,除了海报就是一张床、一张椅子和一个洗手盆。姜一早就知道小护士帮助取精是假消息,但没有A片助兴,基本靠想象自慰取精,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姜一的环境还不算最差,许若仪去的取精室里居然还贴有猛男的海报,只能理解为工作人员的失误。他们陆续完成了取精任务。
姜一自称“长相安全、肌肉发达、长跑健将、正直壮年、经验丰富”,是計划中的种子选手,但他却没有通过。精子库医生介绍捐精标准是,精子数量必须达到每毫升6000万个,而活跃程度分为ABCD四等,A为最活跃状态,D为死亡状态,A加B的比例必须超过60%才可视为合格。姜一的精液化验报告是,1毫升里有1.6亿个精子,但精子A加B等级的总数为45%。
姜一的“意外夭折”,促使许若仪一个人跑去捐精,因为需要保证有编辑能体验完整个捐精过程。看似瘦弱的许若仪通过了精子测试。当接到精子库的人打来的电话,被告知精子合格,可以参加精子捐赠时,许若仪说他心里怒喊“我比谁都男人”,那一天“几乎是近几年最快乐的一天”。最终许若仪在一个月内捐了12次,完成任务。
杂志付梓印刷,走进千家万户。杂志里,姜一、许若仪、高杉等都裸露上身拍照。他们的真实姓名跟捐精绑在一起。但没想到的是,这件事还是造成了他的困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不少男士来到杂志社找他,而那些人都是同性恋。尽管姜一在文章中已说出家有发妻,但或许是他们拍照方式尺度很大,以致引起了同性恋的关注。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