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社区护士参与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来我社区中心就诊并签约家庭医生的7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37例,高血压病常规管理并由社区护士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37例,常规管理,比较依从性、SAS和SDS评分、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知晓率、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依从性;血压水平;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185-02
目前,我國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约2.7亿,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各类媒体加大高血压知识的宣传,社区居民控制血压的意识也有明显提高,但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仍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1-2]。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血压、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态平和,改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是现代人们生活追求的目标[3-4]。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联合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级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社区护士参与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取方便取样选取与我社区中心签订家庭医生合约的74例高血压就诊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高血压指南2010》中原发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病史≧6个月且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病情平稳,意识清楚,无交流障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排除标准: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危急重症者;年龄>85 岁者。随机分组,研究组37例,高血压病常规管理并由社区护士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37例,常规管理,比较依从性、SAS和SDS评分、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专业指导,通过视频、微信公众号和宣传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并发症,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合理用药。定期举办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讲座,与居民互动,使其参与到其中,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要点及基本技能。
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并由社区护士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研究团队由全科医生3名、社区护士6名组成。干预前共同学习《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方法,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方案等,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实施如下:①集中访视:由护理负责人组建高血压小组,每周活动一次,共6周,后每月一次活动,持续一年。活动内容包括健康大课堂、观看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视频、高血压小组同伴教育、健康大步走等活动。②电话访视:针对患者近期健康情况,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指导患者学会自测血压。每次电话访视时间为10~20 min。③家庭访视:家庭访视的形式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示范性指导,观察其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由工作在10年以上的社区护士与家庭医生共同完成。受试者保证每人至少接受一次访视,20~30 min。

控制危险因素如下:①生活方式指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控制血压起着重要作用。建议高血压患者控制饮食:控制热量摄入,每人每天油量摄入25 g,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6 g,增加钾的摄入,水果200~350 g/d和蔬菜300~500 g/d,饮水量1500~1700 mL。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除去每天日常生活外,增加运动,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 min。②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显著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使BMI<24;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是增加运动,减少热量摄入。③药物干预:对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由签约家庭医生根据患者高血压危险因素分级分层进行管理。社区护士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指标。④心理疏导:高血压患者往往感到孤独、焦虑,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社区护士对患者的情感和心理的失落,要更多地关心和理解患者,得到家属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及时消除和疏导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听舒缓音乐、看娱乐性的节目,释放压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x±s表示,t检验,计数率(%)表示,c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共纳入高血压患者80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过程中,干预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3例,失访率为5.00 %,最终实际完成74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7例。
2.2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组血压降低显著(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依从性高(P<0.05),详见表3。
2.4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详见表4。
2.5生活质量评价 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生活质量优(P<0.05),详见表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5]。证明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社区健康教育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调动个人和群体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应[6-7]。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的水平,达到控制疾病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社区护士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时,一方面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患者依从性明显提升,从而把血压维持在稳定水平,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社区卫生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胡杰. 健康教育对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 46(4): 158-161.
[2] 沈莹, 王陶陶, 高敏, 等.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 54(2): 155-159.
[3] 张海霞.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管理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8): 952-954.
[4] 顾洁,张茵英. 基于链式管理模式的多学科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 36(5): 54-57.
[5] 聂礼贺, 赵丽珍, 张欣, 等. 徐州市市区高血压患者对“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的接受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8(12): 1136-1140.
[6] 马春红, 赵洁, 马鹏涛, 等. 社区护士主导的家庭医护团队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9, 33(17): 3056-3059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高血压指南2010[J]. 中国高血压杂志, 2011, 19(8): 701-743.
[8] 刘赟赟, 陈红, 刘国莲, 等.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28): 3478-3484.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依从性;血压水平;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185-02
目前,我國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约2.7亿,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各类媒体加大高血压知识的宣传,社区居民控制血压的意识也有明显提高,但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仍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1-2]。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血压、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态平和,改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是现代人们生活追求的目标[3-4]。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联合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级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社区护士参与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取方便取样选取与我社区中心签订家庭医生合约的74例高血压就诊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高血压指南2010》中原发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病史≧6个月且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病情平稳,意识清楚,无交流障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排除标准: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危急重症者;年龄>85 岁者。随机分组,研究组37例,高血压病常规管理并由社区护士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37例,常规管理,比较依从性、SAS和SDS评分、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专业指导,通过视频、微信公众号和宣传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并发症,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合理用药。定期举办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讲座,与居民互动,使其参与到其中,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要点及基本技能。
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并由社区护士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研究团队由全科医生3名、社区护士6名组成。干预前共同学习《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方法,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方案等,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实施如下:①集中访视:由护理负责人组建高血压小组,每周活动一次,共6周,后每月一次活动,持续一年。活动内容包括健康大课堂、观看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视频、高血压小组同伴教育、健康大步走等活动。②电话访视:针对患者近期健康情况,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指导患者学会自测血压。每次电话访视时间为10~20 min。③家庭访视:家庭访视的形式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示范性指导,观察其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由工作在10年以上的社区护士与家庭医生共同完成。受试者保证每人至少接受一次访视,20~30 min。

控制危险因素如下:①生活方式指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控制血压起着重要作用。建议高血压患者控制饮食:控制热量摄入,每人每天油量摄入25 g,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6 g,增加钾的摄入,水果200~350 g/d和蔬菜300~500 g/d,饮水量1500~1700 mL。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除去每天日常生活外,增加运动,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 min。②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显著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使BMI<24;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是增加运动,减少热量摄入。③药物干预:对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由签约家庭医生根据患者高血压危险因素分级分层进行管理。社区护士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指标。④心理疏导:高血压患者往往感到孤独、焦虑,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社区护士对患者的情感和心理的失落,要更多地关心和理解患者,得到家属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及时消除和疏导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听舒缓音乐、看娱乐性的节目,释放压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x±s表示,t检验,计数率(%)表示,c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共纳入高血压患者80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过程中,干预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3例,失访率为5.00 %,最终实际完成74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7例。
2.2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组血压降低显著(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依从性高(P<0.05),详见表3。
2.4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详见表4。
2.5生活质量评价 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生活质量优(P<0.05),详见表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5]。证明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社区健康教育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调动个人和群体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应[6-7]。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的水平,达到控制疾病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社区护士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时,一方面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患者依从性明显提升,从而把血压维持在稳定水平,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社区卫生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胡杰. 健康教育对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 46(4): 158-161.
[2] 沈莹, 王陶陶, 高敏, 等.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 54(2): 155-159.
[3] 张海霞.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管理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8): 952-954.
[4] 顾洁,张茵英. 基于链式管理模式的多学科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 36(5): 54-57.
[5] 聂礼贺, 赵丽珍, 张欣, 等. 徐州市市区高血压患者对“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的接受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8(12): 1136-1140.
[6] 马春红, 赵洁, 马鹏涛, 等. 社区护士主导的家庭医护团队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9, 33(17): 3056-3059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高血压指南2010[J]. 中国高血压杂志, 2011, 19(8): 701-743.
[8] 刘赟赟, 陈红, 刘国莲, 等.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28): 3478-3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