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服务泛化问题及其解决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乡村领域的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诸多误区,其核心在于忽略了服务公共性的重要意义,陷入服务泛化的困境.本文以“12345”公共服务平台的乡村实践为经验基础,指出公共服务是公私利益治理的复杂过程,需要基层政府同时具备服务与规制的双重职能,实现公共利益.服务泛化导致私人利益寻租空间不断增加,更瓦解了基层政府的规制权与公共利益仲裁者的角色,从根本上削弱了基层的公共服务能力.基于乡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性、关系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具备公共服务的视野,以村庄为单位实现乡村利益整合、维持公平分配秩序.由此可见,服务型政府要从理念迈向实践,必须处理好服务公共性的问题,厘清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边界,实现服务与规制职能的均衡.
其他文献
也许我们永远不该轻谈霍克思与杨宪益之译本孰优孰劣。当我们多少了解了一些译者的命运时,就更不该妄加评判。    11月23日,95岁的杨宪益病故于北京;此前的7月31日,86岁的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在牛津去世。短短5个月内,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红楼梦》英译者先后亡故。  20世纪70年代,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Gladys Margaret Taylor)合译的《红楼梦》与霍克思译
“我愿意做一个体制内推动改革的人士,而不愿意被人称作公共知识分子。我们主张用渐进改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平时说得这么尖锐?主要是因为担心社会动乱”    人物周刊:“文革”早期,你曾经也被卷入。回首那段岁月,为什么整个社会竟然可以如此疯狂?  秦晓:我觉得这段历史也有它的必然性。人类本身就有非理性的一面,在特定情况下都会干出像“文革”那样的事,法国大革命、希特勒法西斯时期的出现也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