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生态文明为古城添彩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u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为了展示长三角区域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这些城市在十八大之后的新思路、新做法,本刊特推出“长三角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榜样城市系列报道”。
  古城绍兴的历史已经超过了2500岁,堪称中国历史文化的圣地。尤其令人赞叹的是,这座古城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日前,绍兴市发改委主任傅陆平接受了新民周刊和新民晚报记者的联合采访。
  《新民周刊》:绍兴市在长三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发展都处于中上游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是一个亮点,2011年达到了33273元。请问绍兴市在富民增收方面采取了哪些有益做法?
  答:对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绍兴市委、市政府一向以来非常重视,将其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我们开展工作主要是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千方百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一直以来,我们按照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要求,广开就业渠道,积极开展各项增收工作。在制度上,绍兴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的增收机制。在措施上,围绕各地实际,出台了一大批惠民政策,同时加大财政的惠民支持力度,2011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18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1%。
  另一方面是多管齐下提高居民收入的含金量。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把现金收入增加等同于生活富裕,而是要让居民手中的钱更加值钱。为此,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致力于打造“社保全覆盖城市”,让居民充分享受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的保障作用。目前,绍兴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已达到311万人,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447万人(绍兴常住人口为490万人左右);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医保制度,真正实现了城乡统筹,并且率先实现市域范围内医保“一卡通”。今后,我们要逐步将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实现公平社保、普惠社保。
  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我们一定会按照这个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新民周刊》:从您刚才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绍兴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十分关注,请问绍兴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改善民生要有具体的载体和抓手,每年市政府都会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实事,然后挑选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十方面民生实事工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市人民承诺完成。
  今年,市政府确定了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交通建设等十方面民生实事,具体被分解为43项具体内容,落实到各级各部门。除之前提到过的社保类内容外,还包括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万套、帮助3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引导1.2万人成功创业、增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50个以上、新投放公共自行车2000辆以上等具体内容。迄今,总体进展良好,已有31项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其余有望在年底前完成。
  而且近年来,绍兴市对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这也为我们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新民周刊》:目前绍兴市在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作为制造业大市,绍兴对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没有侧重和倾斜?
  答:截至去年年底,绍兴的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2%,55.0%和39.8%。作为制造业大市,制造业比重一直较大,近年来,我市三产发展势头也不错,三产占比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而且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强大支撑。因此,二、三产业在具体的发展中,各有侧重点:
  第二产业方面,特别是制造业,我们主要是抓好“6 4”产业体系:即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兴信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提升纺织、化工、轻工食品、五金机械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形成增长点,营造突破点,占领制高点,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产业方面,在整体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做到“选择性发展”: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研发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使得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得到同步发展,构筑起支撑产业发展、生活居住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新民周刊》:制造业在绍兴未来发展中是不是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答:从城市整个区位看,绍兴近邻上海,紧邻杭州、宁波,处于1-2小时大都市圈内。同时,北部有宽阔的海涂空间,曹娥江有充裕的淡水资源。从世界范围的发展规律看,绍兴完全具备了发展工业经济,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三大优势条件。绍兴是制造业大市,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将抓住这个重点,并通过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努力将绍兴打造成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先进制造业强市。
  《新民周刊》:生态文明将是今后很长一个阶段的“热词”。我们看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民众对于生活环境的诉求越来越直接。绍兴对“生态文明”是怎样理解的?
  答: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建设生态文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一直坚定不移地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2003年,我们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决策,2005年出台了绍兴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10年制定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与此同时,我们实施了循环经济“850”工程,开展了“811”环境保护行动,执行了“清水工程”计划,启动了“蓝天工程”行动,推动了“森林绍兴”建设。一系列政策举措紧锣密鼓地出台、及时有力地推进,既展示了绍兴各级政府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力度,也彰显了绍兴人民崇尚生态、向往绿色的美好愿景。
  在经济飞速发展但资源环境承载力日益下降的今天,应更加重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赢。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和“五位一体”的高度来集中论述,这是审时度势、意义深远之举。未来绍兴的发展,毫无疑问会继续坚持让生态文明成为发展的导向,我们将围绕“生态绍兴”建设,重点做好三篇生态大文章:
  一是做好生态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加快构建生态型经济,这是破解发展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绍兴以轻纺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占了三分之一强,对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加快提升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扶持“静脉产业”,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做好生态环境优化这篇大文章。水,是绍兴之魂,绍兴人以水为荣、以水为乐。近年来,通过各方努力,我们建成了总投资12亿元的市区环城河整治工程和全长26公里的曹娥江引水工程,极大地优化了城市水环境。我们将继续重点围绕水环境的管理和整治,结合大气污染治理、生态屏障建设等举措,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打造碧水、青山、蓝天、绿地。
  三是做好生态文化弘扬这篇大文章。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依靠民众的广泛参与。我们将积极宣传和倡导现代生态文明,推动建立生态核心文化体系,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崇节约、环保、健康为核心理念的“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促使人们养成自觉的生态观念,努力形成全民重视生态、全民弘扬生态、全民维护生态的良好风尚。
其他文献
本文从频率域分析了陕西近年来记到的约十个地磁湾扰和磁扰。结果表明,渭河南北的垂直分量位相相反,水平分量也存在异常,源场极化方向和异常幅度有一走关系,同相和异相感应矢
由国家地震局组建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七人应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工学院院长埃斯特瓦(L.Esteva)教授的邀请于1985年12月10日至12月23日对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地震与墨
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与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研究室于近日联合召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课题研讨会。中央国家机关24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同志参加研讨。其主要内容及观点综述如
用法国产ROCK-EVAL(Ⅰ型)生油岩分析仪与日本产GC-RIA气相色谱仪相联,并采用国产的交联柱所组装成的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流程,能快速有效地提供干酪根定性定量数据。与其它色谱
兰州钢厂650分厂于1978年建成投产。主轧机由650×1/500×3二列组成,设计能力为年产17万吨。目前主要产品是普碳、20锰硅60、75mm方坯和普碳16×150、20×105mm带坯。一座10
高脚竞速运动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比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要双手握住马杆,双脚踏在马镫上,同侧手脚配合运动。因此,应根据其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指出其项目的规律性,从中发现
地壳中铀含量(2.5×10~(-4)%)几乎比地幔岩中的(3×10~(-7)%)高三个数量级,并且在酸性岩中最高(3.5×10~(-4)%),这在地球化学上迄今还是一个谜。下面我们将根据地球是由冷却
为推动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下,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兵工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腐蚀与防
会议名称一、稀土催化剂用于汽车排气净化技术交流会二、稀土催化化工学术交流会三、稀土产品及其分析的标准化及质最控制讨论会四、稀土在农业、林业、养殖业上应用研究学术
由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物探方法研究室研制的《全自动岩土体边坡稳定监测系统仪》,经过一年多野外试验,十月十八日在蓉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 该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