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胆肠内引流及支架植入术后再手术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合理胆肠内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危害及其处理,以期临床能更合理地应用胆肠内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共55例不合理胆肠内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55例患者中,肝内胆管结石未处理2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6例,胆总管空肠侧侧或侧端吻合(不离断胆总管)5例,胆肠吻合技术不恰当2例,输入襻肠段过短3例,不合理的胆道支架植入6例.本组患者均通过再次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疗效满意.结论 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不合理的胆肠内引流技术常常导致治疗失败,加重患者的痛苦,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因此,应该严格把握胆肠内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指征,必须注意手术的彻底性及手术操作的规范化,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T及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CT及MRI检查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9例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16例共19个病灶,位于肝左叶8个,肝右叶5个,跨叶4个,尾叶2个.病灶形态规则,15个病灶边界清晰,4个边界模糊.瘤体直径2.2~9.6
目的 研究脾功能亢进时血脾屏障的改变,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和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3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脏为试验组,20例外伤脾脏为对照组.每例脾脏选取5块组织,HE染色后计数生发中心,总生发中心数量一平均值×脾质量.统计脾脏质量,术前血常规数值.统计学计算生发中心数量与血常规数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比较,试验组中血常规数值显著降低,脾质量增加(平均值764.2 g),生发中心增多(平均值
全面掌握胆道解剖变异谱是安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肝切除术、活体肝移植等手术的重要前提.现有的胆道解剖变异谱均来源于样本量有限的数据库[1-2],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其全面和科学的认识.近年来,人们对胆道解剖变异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少见胆道变异类型被陆续报道[3],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对胆道变异的认识.本文介绍特殊类型的右后肝管
期刊
目的 研究经皮瘤内注射88Re-锡硫胶体对兔VX2肝癌模型的疗效及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建立45只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只.分别瘤内注射生理盐水0.1 ml(A组,对照组)、无水乙醇1 ml(B组)、37MBq 188Re-锡硫胶体0.1 ml(C组).各组分别于术后1、4、7天处死5只动物,测量肿瘤体积,并行病理学检查及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所有荷瘤兔均在术前及术后1、4、7天检测A
目的 探讨采用精准肝蒂解剖法行肝段切除术的术前评估以及手术技术要点,并初步评估其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04例行解剖性肝段切除术的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精准肝蒂法组(44例,简称精准组)和常规切肝法组(60例,简称常规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并进一步对其中之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1)两组病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常规组与精准组两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危重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PTGBD联合LC治疗组患者(n=35)和急诊LC治疗组患者(n=48)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结果 LC手术时间(t=0.601,P=0.551)和术后住院时间(t=0.979,P=0.3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失血量[PTGBD+ LC组(79.43 ±46.27) ml,
目的 探讨应用肝脏三维重建模型进行虚拟肝脏手术,对实际手术方案制定及术中策略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22例肝大部分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64-MSCT三期薄层扫描.将获得的影像数据导入Myrian(R) XP-Liver医学影像分析系统(Intrasense(R),France),分别由一名外科医生和一名影像科医生将扫描图像三维重建来进行虚拟
目的 研究肿瘤抑制蛋白CYLD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中的表达状况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探讨其在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7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NP组及氯化钆(GdC13)治疗组,每组24只.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酸钠的方法建立ANP大鼠模型.各组术后1、3、6、12 h分批处死动物.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AM),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
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术(PB-OLT)是一项成熟的原位肝脏移植技术.与经典原位肝移植术(ST-OLT)相比,背驮式肝移植术避免了术中对肝后下腔静脉的阻断,无需术中临时性门腔静脉分流(portocaval shunting)及体外转流术.该法节省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改善了术后移植肝恢复状况.本文分析肝静脉解剖变异与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术式选择的关系.术中选择合适的肝静脉吻合方式可以减少术
“围手术期处理”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它是外科临床不可忽视、甚至关系外科尤其手术病人生命安全的至关重要的核心大问题!近些年来有渐被忽视的严重趋向,值得引起各手术专科的充分重视和警觉,以确保外科诊疗的质量和安全.大医成长源于床旁.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