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架设阶梯 提高学习能力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PS表格制作单元主要利用插入表格、修饰表格等功能,完成生活中的表格制作,如课程表、记录表、各类统计表等教学内容。表格的制作在“WPS文字”中难度较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梯子”,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笔者在WPS表格制作中《插入表格》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自己的三点体会。
  一、 架一把兴趣的直梯,让学生随兴而上
  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本课教材中的实例原为制作一张“桑蚕观察记录表”,此教学实例与绝大多数城区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与学习内容产生距离感。没有良好的开端对于整堂课的学习效率来说无疑是一支冷却剂,于是我找准学生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界点,以此为支点搭建“学习的梯子”。把数学课中“解决问题”的内容引入信息技术课堂,自编教学实例,从制作一张“学校兴趣小组统计表”出发,“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让课堂生动、活跃起来。例如在激趣导入部分,提取信息,认识表格。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最佳信息情报组”的游戏,如何?
  出示:学校组织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分别有航模组、乐器组、书法组。参加航模组的同学中,四年级和五年级各4人,六年级有5人;参加乐器组的同学中,四年级有7人,五年级和六年级各3人;参加书法组的同学中,四年级和六年级各6人,五年级8人,请问,学校四到六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参加了兴趣组的活动?
  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仔细阅读题目,讨论题目中隐藏了哪些信息,同时,比一比哪个小组获得信息最准确。举手抢答,可同组补充!
  生讨论抢答,得出信息:一共有三个年级,三个兴趣组,以及各班参加的人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评出“最佳信息情报组”,并列出图1中的相关内容。
  师:老师把图1内容稍做改动,把它变成一张图2的表格,对比上面的纯文字资料,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学生分析交流,得出表格的优势:表格化后的资料更清晰、更直观。
  教师小结,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很多信息,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或阶段情况用表格的形式组织和表达出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表格的制作。
  此环节,教师巧用“游戏情境”架设“学习的梯子”,利用数学课中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学生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调动学生多感官、多形式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明确了表格的优势,直入学习主题。
  二、 架一道探究的阶梯,让学生拾阶而上
  卢梭认为: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随意地进行重复训练或知识填充,而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问题或任务出发,设计形式多样的阶梯性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新课探究时巧用拼图,认识行列。
  师:表格拼拼看,同学们如何通过老师提供的A、B块型拼出图2这张表格。(学生打开自己电脑上的白板文件进行尝试)
  师:这个表格中一共存在多少个A、B这样的块型?像A、B这样的块型在表格中有它特定的名称。
  小结行列、单元格的定义,明确行列、单元格的直观概念。
  师:可见,今天我们要插入的这张表格应该是几行几列?
  插入表格最关键的是“行和列”的确定,但行和列的概念却是学生经常容易产生混淆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此环节没有着急地讲解行和列的概念,而是给学生搭设了一个白板拼图游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思考、尝试并完成此拼图,在巧妙的预设中真正理解行和列的定义,在参与中明确行、列、单元格的直观概念。然后引导探究,插入表格。
  师:那么“插入表格”应该利用哪一个“标签”来完成呢?老师想请大家仔细观察WPS中的标签,然后大胆的猜一猜?
  生:“插入”标签。
  教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就请大家打开WPS文字,插入一个这样的表格。记得有困难的时候请“导学单”小老师来帮忙哦。
  在“插入表格”这一环节,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插入表格”的方法,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WPS文字中的各种标签,大胆猜想应该使用哪个标签,并请学生说明理由。在教师如此预设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就对“插入表格”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判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各标签功能的再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尝试“插入表格”的操作,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分析判断是否正确。此环节的内容相对简单,故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关注引导、学生体验,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借助导学单或书本进行学习。经过教师如此设计,学生在有目的的探究过程中学习,事半而功倍,正所谓“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就是这个道理。
  在微课导学,绘制表头时可这样教学。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比较这两张表格的差别。
  学生观察发现差别,教师顺势而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制作,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三个问题,自学微课,找出答案,尝试操作。
  大屏幕出示自主学习的任务问题:
  (1)表头应该在哪一个单元格内?
  (2)绘制斜线表头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3)行标题和列标题应该分别在表头的什么位置?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微课,尝试完成绘制斜线表头的方法。完成后的组内成员可互助学习。
  师:同学们,上述三个问题有答案了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举手抢答,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组内成员可以补充,第2、3个问题上机演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别的问题?(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再进行修改)   绘制斜线表头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部分,蕴含的知识点多,生成性的情况也多。为此,我选择了以微课为载体的学习型阶梯帮助学生探究学习,围绕具体问题、教学难点设计生动、直观的微视频,避免了教材、学案学习的枯燥性,学生学得主动,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决定学习的次数和学习进度,降低此内容的学习难度,提高自身学习效率。此环节中,学生在自主微课学习的基础上,我还辅以组内成员互助这一手段,发现问题协作解决,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学习绘制斜线表头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主学、组内帮、来抢答、新发现、再实践”等环节,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究——实践——再探究——再实践的良性循环,使课堂更具实效。
  三、 架一座拓展的云梯,让学生乘势而上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教学评价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再提高。同时,在整节课中通过拓展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掌握课堂上的知识技能后,内化为解决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并在巩固拓展时评点提升,学以致用。
  师:这节课,同学们完成得都不错,谁来展示你制作的表格?
  (选择一个同学的表格进行展示,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指出表格的优缺点并再次进行修改完善,教师提示还可以对表格进行美化修饰,为学生后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师:我们的生活中表格随处可见,细心的你留意了吗?(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呈现各种类型的表格)让我们好好地利用它,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现在,老师就想请你帮爸爸妈妈制作一个记录家庭收支情况的表格。(出示内容,学生完成设计制作)
  此环节,教师架设了作品展评和运用拓展两个内容: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和师生评价让表格制作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家庭收支情况,用本课习得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一步培养他们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可见,教师通过架设合理的学习之梯,能够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更加有效地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在主动的探究、实践中获得新的学习能力的发展。
  (顾雪刚,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215400)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摘要:约占全班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中等生是处于班级“灰色地带”的群体,在英语学习中他们缺乏强烈的参与意识,处于游离与尴尬的状态。因为精力所限,教师往往是“抓两头”,遗忘了“灰色地带”。为促进全班同学,特别是中等生的发展,可从优化评价,突出指导,心理引导等三个方面着手,有效促进中等生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灰色地带;中等生发展;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要:渐序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是一种作文序列化和快速化相结合的作文训练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改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目标要求,对“543”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模式从训练方法、操作流程、实践成效诸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渐序快速写作训练;“543”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55-04  一
一、认识和开端  我们最初知道周德藩先生关于“科学认读”的构想,认为思路可行,意义重大,从而决定组织实验,是1998年底的事情。周德藩先生时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而锡山区当时还是“锡山市”,市教委领导陪同周德藩主任到荡口中心幼儿园和荡口实验小学,向学校领导和老师介绍实验构想,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响应。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几点共识:  1.“科学认读”构想的首要目标,是“让八岁中国儿童实现自主阅读”,进而
提出“发现语文”,并不是简单的“学术树旗”或者概念叠加,同样也不限于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现语文”研究的合作者、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戴继华在《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构建》一文所说的“一种教学主张、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怀有“三观两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哲学、生命哲学)的根本诉求。  在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发现作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时候,我悟到,当“发现”
摘要:增强自身竞争力,就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名师工作室是提升教师、培养名师的重要平台。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在名师工作室建设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63-03  一、组建过程  名师工作室是区域内同学科(或关联学科)教师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在具有丰
摘要:语文课堂上,学生围绕着学习任务呈现的所说、所划、所议、所写等,都是课堂的学习信息,信息处理得好,就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以“语文课堂的信息处理如何促进学习”为主题,观察与分析张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我们可以看到重要信息的及时发现与处理,信息处理在目标的导向下进行,用丰富的信息让学习更丰富,可以推进深度学习,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也可以发现信息处理针对性、覆盖面不足等问题。进而得出这样的思考:
摘要:综合思维是地理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思维方式,地理综合思维希冀学生掌握包括地理要素、区域、时空等多角度的综合分析能力。导学单是高中地理课堂的一种教学新方式,旨在通过活动单任务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地理活动单的设计应具有生动的素材、新颖的形式、精心的设问、适度的疑难,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活动单,应坚持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合理评价的基
摘要:作为一种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表达,信息素养培养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学校图书馆是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与平台,其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基于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中职学校图书馆在重塑过程中,综合性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有效的馆校共建是基础,而学科教学与图书馆的深度融合——嵌入式教学则是落脚点。  关键词:信息素养;中职学校;图书馆重塑  一
摘要:阅读教学要善于运用教学文本蕴含的、互动生成的言语实践契机,在教科书编者、文本、学生、教师之间开展多维度对话活动。可通过因言明象、寻象观意、会意品言、由言意兼得到言意共生等方式,鼓励学生运用言语能力解决问题,获得思想与智慧的提升,培育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言语智慧。  关键词:文本对话;言语智慧;背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
摘要:在全纳教育的视野下,宿迁市黄河小学尽可能为教育场域内的每一个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個性发展的条件和机会。通过“1 X”社团活动逐步实现学生个性的蜕变,以三“jin(jing)”课程推动家长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以全纳教育理念涵育教师宽广的情怀,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他们用多年的实践,诠释了“全纳教育”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全纳教育;核心价值;新市民子女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