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应对“阳光抑郁症”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i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的一些人:从表面上看,他们是那么地快乐和充满激情,他们的所到之处有如阳光,让周围灿烂快活,但你知道吗?在一个人的时候,他们有着突然收敛的笑容和心中刹那的隐痛。“阳光抑郁症”,你是否也曾经历?
  
  不能够正常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因为一个正常人能够把自己的悲伤、愤怒、怨恨、委屈、不满等等不高兴的事情表达出来,那么朋友和同事就会知道他(她)的困难,并尽自己的能力来帮助他们。而“阳光抑郁症”患者往往把自己真正的情绪隐藏起来,只向人展示自己阳光的一面,长期得不到宣泄的负面情绪积累下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专家支招:
  如果你不说,我又该怎么知道呢?
  只有勇敢地向同事,朋友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和朋友交流才能够在自己困难的时候给自己提供必要的帮助。你如果有了困难不向亲人倾诉,不向朋友倾诉,亲人朋友怎么知道从什么地方帮助你呢?阳光抑郁症的患者要注意了,你也可以自己尝试和坚持写些心灵日记,这些日记对于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有重要作用。
  
  对于自己的人生不能“完美”的不满
  “要求完美”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是一种伤害的武器。这种人的情感世界非常脆弱,他们的内心好像一层很薄的玻璃,一旦伤及,就难以复原。所以他们用周身美丽的阳光把自己和外界的真实隔离开。他们会塑造出一个极为虚假的自我,然后在这种阳光的自我中陶醉,最后,在这种陶醉中将自我毁灭。
  专家支招:
  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的生活!
  我们必须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在阳光的背后,有时候晴天,有时候雨天,有时候刮风,这才是我们真实和无法逃避的生活。当我们自己能够真实地、理性地、客观地看待事情的时候,心情也就能更为平静和安详,这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
  
  对于得到朋友的关心和照顾不再抱任何的希望
  可以说一个阳光抑郁症的患者多少有一些儿童幼稚期的心理特征。因为在儿童心目中,他们会初步地建立起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度。比如那些得到了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的儿童,就能够在成人后和别人建立起信赖的关系。而有些孩子从幼年起就缺乏这样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感觉,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自己承受,从不信任别人能够坦诚地帮助自己。
  专家支招:
  恢复自己最为纯净的内心!
  如果你暂时无法找到知心的好友来倾诉内心的忧虑,不妨这样做:
  (1) 在绿色的森林中呐喊,把自己的愤懑、怨恨、委屈和不愉快用声音表达出来。
  (2) 随着音乐舞蹈,用舞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 赶紧去健身,保龄球、射击、击剑、跆拳道、跳操等运动都有着疏泄情绪的作用。
  (4)上述途径仍然不起作用,可以到心理医生处进行心理咨询。但是当你了解和认识自己之后,你隐藏在阳光下的那份抑郁,还要你小心翼翼地舒缓开。
  
  心理测验
  
  密码泄露你的感情弱点
  现今,每个人都拥有密码,领款不能没有密码,每天用的电脑更有密码,世界真是处处有密码。可是,也许你并不知道,从密码的选择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情感世界。
  A生日或自家电话号码
  B身份证号码
  C三天两头就视心情而更换
  D精心设计,谁也猜不出的奇怪组合
  
  测试结果
  A 会选用生日或自家电话号码来当密码的人,其实是很好搞定的人,因为他(她)心里在打什么主意,相处一段时间,就可以掌握到八九分。所以这类人要是有爱情走私或是搞鬼,很快就会被爱人发现到一些蛛丝马迹。
  B 这类人戒心很重,所以建立在情感关系上的信任,将是最重要的关键。他们喜欢观察对方,甚至出些测试来考验对方,不时考虑双方的适合程度,如果没有得到信任,两人的关系就无法有进一步的突破。
  C 这类人变化没有规则可言,连他(她)自己都无法控制。要讨好这种人,是高难度的挑战,因为连他(她)都不知要的到底是什么。所以要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对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D 这类人内心较为复杂,想得很多,爱变也喜欢变,老是会想如何让人猜不透。对付他们的最佳方法是有时要能一针见血,掌握对方的想法;有时即使知道,也是要装傻一下,让他们有点成就感,又不会觉得你太蠢,总之欲擒故纵就对了。
  (责任编辑 刘俊)
其他文献
褐土是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山西省的主要耕作土壤中有286.1万公顷是褐土,是山西省粮食、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等农副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由于自然环
为了揭示植物性调节不同类型的女子体操运动员的ВСР与ЦГД之间的联系,以及根据植物性调节训练负荷的类型确定ВСР和ЦГД指标应答反应的特点,分析8~11岁女子体操运动
两会期间,记者就中国物联网的现状与发展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曹淑敏认为,物联网这个概念的提出应该是在1999年,后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物